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6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7 毫秒
71.
变性术后的患者是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心理问题非常突出,它是生理、个人、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因此,通过社会、家庭及个体的共同努力,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个体心理模式,稳定其心理状态,可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这对于变性手术的成功和帮助变性后患者重新走向社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正野生动物电影纪录片的制作者——德瑞克·朱伯特和贝弗利·朱伯特夫妇,从年轻就一直居住在非洲博茨瓦纳的野生环境中,长达30年。在拍摄过程中,不管画面怎样惊心动魄,他们始终不去介入,只专注于拍摄。有人曾这样问朱伯特夫妇:"当肉食动物在捕杀弱小动物时,你们也眼睁睁地看着,不上去帮一丁点忙吗?"朱伯特夫妇的回答是:"是。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无动于衷’。"一句"无动于衷",朱伯特夫妇的行为让很多  相似文献   
73.
维特根斯坦和奎因都鄙视形而上学的和认识论的思辨,并且都花大力气批评传统的哲学概念和理论。但是他们在此批评之后继续从事哲学的路径是不同的。维特根斯坦把哲学等同于对传统哲学思维的批判,并且仅此而已。奎因则通过把哲学问题重塑为科学问题来尽其所能地挽救以往的哲学,并且对他重塑之后的问题做出回答。与人们对维特根斯坦和奎因的通常看法相反,我认为他们从事的哲学研究是互补的、并不是不兼容的。他们只是在表面上看是对立的;而实际上赞同其一方并不意味着拒绝另一方。  相似文献   
74.
葛兰西批判布哈林的《社会学通俗教材》,反对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独立的、封闭的范畴体系,反对他把唯物辩证法贬低为形式逻辑。葛兰西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统一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是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哲学)。实践哲学的伟大成果恰恰是哲学的具体历史化、哲学和历史的同一。葛兰西在狱中难能可贵地、独立地得出"辩证法、逻辑学和认识论三者同一"的结论。葛兰西认为,要证明客观实在,需要求助于历史和人,从而客观的意味着"人类地客观的"、"普遍地主观的"。  相似文献   
75.
以追踪研究的方式,在汶川地震后3.5年、4.5年和5.5年三个时间点,采用社会支持问卷、反刍问卷和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对汶川地震后245名中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建立交叉滞后模型,考察社会支持、主动反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发现,震后3.5年至5.5年间,社会支持与主动反刍之间的跨时间点预测作用不显著,PTSD对社会支持的跨时间点预测作用不显著,但对主动反刍具有显著的跨时间点正向预测作用。震后3.5年至4.5年间,社会支持对PTSD的跨时间点负向预测作用、主动反刍对PTSD的跨时间点正向预测作用均显著,但是这些作用在震后4.5年至5.5年间变得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以帛书《易传》比对《论语》中关涉《周易》的章节,从而确定这些章节是属于孔子晚年所说的话。此外,从帛书《易传》所见的哲理,-显示了晚年的孔子已经具有哲学家的形态。关心形而上的问题,并且对这些哲学问题有很深的体会。孔子说《易》,开辟了以义理研究《易经》的新途,亦展示了一个学术发展的转折点,即儒家的道德形而上学以孔子为开山。  相似文献   
77.
78.
·12汶川地震发生两个月后,对508名灾区的幼儿园、中小学教师进行测量,结合他们对地震前状况的回忆,考察其地震后主观幸福感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与回忆得到的地震前感受相比,地震后灾区教师体验到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降低。(2)极重灾区教师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降低程度大于重灾区和轻灾区教师。(3)教师遭受的客观损失严重程度能显著预测其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降低;而创伤后身心症状在其中起完全中介的作用,即创伤事件引发教师创伤后身心症状,而这些症状日趋严重,使其体验到的消极情感增加、主观幸福感降低。  相似文献   
79.
对斯宾诺莎的必然主义的理解,必须突破“平原景观”的琐碎本体论框架,转向一种“山地景观”的奠基本体论:不仅要问是否存在必然实体,更要追问,在所有必然事物中,何者最为基础。从奠基的观点看,脱离现实主义的基础来谈论必然主义并不可行,对严格必然主义的因果决定论辩护也不令人满意;借助对斯宾诺莎反抽象主义的分析,有助于建立一个关于奠基必然主义的类比论证;只有温和必然主义才是一种奠基必然主义,才具有更强的解释力,这有助于突显实体的基础性地位,也有助于澄清宿命论对必然主义的本体论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80.
华锋 《世界哲学》2023,(1):150-159+161
本质主义在近几年模态知识论的讨论中得到了大量的关注和认可。继法恩对本质的模态性解释路径提出挑战之后,学界掀起了新亚里士多德式的本质主义的新浪潮。洛提出了一种先验的严肃本质主义,他认为我们可以凭借对给定事物的真实定义的理解而把握到该事物的本质,然后再依据桥律(□xP→□P)我们就可获得模态知识。我们认为,面对自然类事物的模态探讨时,运用纯粹的先验方法总会顾此而失彼,而采用一种混合式的分析进路将会是未来探讨如何获得模态知识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