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7 毫秒
71.
“双诊制”是健康守门人的基本政策.“双诊制”的伦理合理性在于,该政策是把公共利益放在首位的必然选择,它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原则进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有利于公共健康利益和公共经济利益.但涉及的伦理问题也需重视,存在公共利益与患者个人利益的关系,各项政策在协调利益时的统一整合,程序公正与实质公正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72.
针对临床上存在的手术前患者本人签字有违人文关怀,提出对病人的主体地位和自由权的尊重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本质;必要时病人权利让渡也是尊重病人的表现,在临床上具有可取性;医患沟通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病人的健康和幸福。  相似文献   
73.
作为人的存在方式,行动既有其理由(reason),又关乎原因(cause)。从具体的机制看,行动的理由与行动的原因所涉及的,是行动的根据与行动的动因。理由为行动提供了根据,也使对行动的理解成为可能。在现实的形态上,理由表现为一种系统,并关联着内在与外在、现实与可能等不同的  相似文献   
74.
采用三项实验分别考察了目标词的词频、可预测性和合理性对读者眼动模式的影响。结果显示:(1)词频、可预测性和合理性对目标词语的凝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都有显著影响,但在首次注视时间上主效应不显著;(2)词频和可预测性不影响目标词的跳读率和再注视概率,而合理性对目标词的再注视概率产生显著的影响;(3)远注视点眼跳倾向于将首次注视位置着落于目标词的开端部位,而近注视点眼跳倾向于将首次注视着落于目标词的中央部位;词频、可预测性和合理性均不影响首次注视位置。  相似文献   
75.
陈晓平 《世界哲学》2012,(2):71-88,105
贝叶斯方法论的创始人拉姆齐和布鲁诺.德.菲耐蒂把归纳合理性问题看作初始概率的合理指派问题,拉姆齐最终将其归结为一种能够自我支持的有用的习惯。相比之下,德.菲耐蒂的归纳合理性理论更为深入,因为他所证明的意见收敛定理为拉姆齐所说的习惯提供了逻辑的辩护。不过,他们二人的归纳辩护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且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向休谟的心理主义立场靠拢的趋向。豪森曾试图为贝叶斯条件化原则进行辩护,但后来却放弃了这一努力而完全倒向休谟的立场。笔者认为,如果把休谟哲学和康德哲学在贝叶斯主义的框架内互补起来,那将为归纳问题的解决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6.
NTV观点的核心思想是直陈条件句不是命题,它没有真值条件并且无真值,其既不为真也不为假,而只表现为一个相应的概率值。这就引发了一个有争论的逻辑哲学问题——直陈条件句能否嵌套。如果把直陈条件句视为无真值的,那么嵌套后的复合条件句就不能判断其真假(真值表不能使用)。对于直陈条件句能否嵌套的问题,学界有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要完全解决真之条件主义与条件概率主义两者之间的矛盾是非常困难的,然而,完全接受条件概率论题的哲学后果是非常危险的,同样,暗示放弃真之语义观也是非常危险的。  相似文献   
77.
交往合理性问题是当代哲学的一个前沿问题。从人类生存、发展与社会进步高度看 ,交往合理性的实质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其最高标准是真善美的有机统一。实现交往的合理性 ,必须从交往观念、交往手段、交往调控机制和主体交往资质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思考。  相似文献   
78.
本研究以老年抑郁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和汉密顿抑郁量表为工具筛选出老年抑郁个体和老年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通过空间线索化范式,以及分离的情绪Stroop范式考察了刺激呈现时间、线索呈现条件对老年抑郁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并探讨了老年抑郁个体注意偏向的发生阶段。研究结果表明:(1)在空间线索任务中,当刺激呈现时间为250ms或500ms时,老年抑郁组与老年正常组的返回抑制效应在各种情绪刺激下均无显著差异(P>0.05),即老年抑郁个体没有呈现出对任何情绪刺激类型的注意偏向现象;当刺激呈现时间为750ms或1000ms时,老年抑郁组的返回抑制效应在不同情绪刺激条件下差异显著,F(2, 66)=3.22,P=0.046,而老年正常组则不存在返回抑制效应在情绪刺激类型上的差异(P>0.05),提示老年抑郁组对不同情绪类型的刺激注意返回抑制能力不同;进一步检验得知:返回抑制效应在悲伤条件下,存在组间差异,分别是F(1, 33)=10.03,P=0.003;F(1, 33)=18.21,P=0.000,即老年抑郁组的返回抑制效应弱于老年正常组。(2)在Stroop实验中,老年抑郁组在单中性、双中性与单悲伤面孔、中性悲伤面孔、双悲伤面孔线索类型下的反应时差异显著;且当线索类型为单悲伤面孔、中性悲伤面孔、双悲伤面孔时,老年抑郁组与老年正常组的反应时差异均显著,即老年抑郁组的反应时明显长于老年正常组,F(1, 41) = 5.37,P=0.026;F(1, 41) = 7.08,P=0.011;F(1, 41) = 7.28,P=0.010;而当线索类型为单中性和双中性面孔时,老年抑郁组与老年正常组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抑郁组可能在自动化注意选择分配期存在注意偏向。研究认为,老年抑郁个体的注意偏向可能发生在注意初始分配阶段和解释阶段,且受加工深度的影响。在刺激呈现时间较长的条件下,注意偏向的效应更明显。  相似文献   
79.
基于初始箱庭作品的视角,考察父母婚姻问题对子女心理成长的影响及表现。采用实验组VS对照组研究设计,对两组共60名被试的初始箱庭作品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与对照组大学生相比,实验组大学生的箱庭作品在玩具选择类别和数量、箱庭场景和主题、动沙方式和制作时间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初始箱庭作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实验组被试内心不够丰富、防御性强、自我不够稳定、创伤感比较突出等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80.
对比《管子》两个英译本对《牧民》《权修》《立政》《枢言》《法禁》五篇中7处包含“耻”字的语句的翻译,不难看出,中国典籍英译中应该注意核心术语的翻译,对于核心术语,应尽可能采用语义翻译,而且应尽可能保持术语的前后一致;不能采取语义翻译的部分,应根据上下文内容保证译文的语义合理性;对句子与篇章的翻译,应符合目的语即英语的语法规范,保证语言的地道流畅,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以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