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71.
姚夏倩  皮连生  宋颖文  张计蕾 《心理科学》2001,24(2):188-190,201
本研究以语文分段能力为例,初步探索以策略性知识为目标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实验发现:1.在小学四年级集中一段时间教授某种分段能力的启发式规则(策略)是可以获得成功的。2.“按时间顺序”的教学对其它例文结构的分段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分段规则这种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对中等学生的收益较大。  相似文献   
272.
有一则近于黑色幽默的小故事:美国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4.85英尺。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标准,究竟从何而来的?原来这是英国的铁路标准,因为美国的铁路最早是由英国人设计建造的。那么,为什么英国人用这个标准呢?原来英国的铁路是由建电车轨道的人设计的,而这个4.85英尺正是电车所用的标准。电车轨道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而他们是用马车的轮宽作标准。好了,那么,马车为什么要用这个一定的轮距标准呢?因为如果那时候的马车用任何其他轮距的话,马车的轮子很快会在英国的老路上撞坏的。为什…  相似文献   
273.
采用纵向设计,研究幼儿从4岁到6岁在四种情境中的情绪表达规则理解和运用。发现:(1)厌恶情境中知识水平最高,社会定向目标发展先快后慢,多用掩饰策略;高兴情境中自我定向目标迅速发展,多用平静化和弱化策略;伤心情境中综合运用多种策略,生气情境中知识水平最低,为自我保护而少用弱化策略。(2)幼儿的知识和夸大策略迅速增长,两种目标发展因情境而异,弱化策略发展因性别而异。(3)可以很好地解释前人研究的一些争议。  相似文献   
274.
为理解医生的情绪工作要求导致离职倾向的影响机制,本研究以资源保存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工作负荷强化情绪表现规则导致工作倦怠并作用到离职倾向的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对1872名医生样本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医生的情绪表现规则和工作负荷都是通过情绪耗竭进而影响其离职倾向;同时,情绪表现规则与工作负荷对情绪耗竭的调节效应显著,并进一步影响到医生的离职倾向。基于这些发现,笔者讨论了理论及实践意义,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75.
本研究选择了5~9岁儿童各60名,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年龄儿童在不同行为规则情境和角色关系下儿童攻击性倾向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对不同行为规则情境下的攻击性倾向差异增加;同时,能够更好认识角色所具有的敌意,更理智地采取攻击行为。并描述了这些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76.
一是不要轻易相信“只有一个答案”的结论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的问题是有的,但是不多。生活中的大多数问题是不确定的,它有许多正确答案。如果我们认定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那么失去了大部分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可能失去的是我们最宝贵的创造发明成果。 二是不要轻易怀疑 “不合逻辑”的结论每当我们运用逻辑思维想出一个新意或当准备实施时,常常犹豫不决,往往会因“这不合逻辑”予以否定。结果失去的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机会,同时也丢掉了一分创新的灵感。科学的思维往往是从令人难以接受,难以理解开始的。 三是…  相似文献   
277.
该文对Braine提出的在推理心理学研究领域占居重要地位的“心理逻辑理论”做了综合述评。“心理逻辑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构成“心理逻辑理论”基础的一组推理规则图式、将推理规则图式应用于推理过程的推理方案、实际应用意义。Braine认为他和他的同事于1984年设计并实施的以“自然推理系统”所含各推理规则为实验材料的实验结果支持该理论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278.
马春雷 《世界哲学》2016,(3):114-120
休谟道德哲学是否暗含着一种实践道德的倾向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麦基基于狭义的道德,修正休谟的效用与约定的概念,创造出一种休谟式的实践道德体系。其中,麦基赋予休谟道德哲学的实践认识是否合理,他所建构的规范伦理学体系是否自足,以及如何从当代规则后果主义的视域中审视麦基的贡献与不足等问题仍然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