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居住区环境是建立在与人和谐发展的基础上的,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空间。该论文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对地形差别、水的利用等方面的考虑,实现局住区环境的生态设计。  相似文献   
32.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儒家文化,以及在它影响下所形成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了中国传统设计观的形成。设计的传统化与时代感是血脉相承的,将现代融合于传统、传统体现出现代感,这呈现的是设计文化的一种流动,一种前进,一种生机勃勃。继承与发扬传统的设计观念,融合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传统更好地体现出它的时代感,这既是我们的责任、义务,也是我们的优势。  相似文献   
33.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能力,倡导合作交流的课堂气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处理“分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的.  相似文献   
34.
现代管理是一门艺术。面对企业的管理,作为管理科学中基本理论问题的人性假设理论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地对企业进行人文化管理,其理论和实践,都必然地要建立对此理论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因此对于人性的正确、深刻认识和理解之于管理效果好坏、管理成败的意义就十分重要。人性是以人为本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人性假设作为管理理论对人的认识,已经成为各种管理研究的出发点。人性假设理论一般将人分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四种。  相似文献   
35.
音乐艺术是感受与表达的艺术,注重发展学生感受音乐和表达情感是现代音乐教育以人为本的特征之一。即兴创作与演奏调动了学生眼、耳、手的感知、支配、协调、合作能力,让学生体验到表达的快乐和创造的喜悦。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不能创造天才,但我们可以创造培养天才的环境。  相似文献   
36.
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城市规模迅速扩张,人口大量迁移,现代城市管理的难度已较从前大大提升。当前,"城市病"带来的挑战已愈发严峻,传统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粗放式的城市管理方式已愈发成为人居环境优化的重要障碍。只有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树立现代城市精细化管理理念,重新梳理城市管理的重点,寻找管理中的堵点、难点,对管理细节进行全面优化完善,依托大数据建立城市运行与管理体系以及信息平台,才能通过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来有力支撑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7.
中学音乐课是中学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和塑造中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新课改下中学音乐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音乐教学问题。要加强基础音乐课的教学改革,构建以人为本的中学音乐教学实践机制,通过音乐教学塑造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38.
当代医学的哲学难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医学科研和医疗服务的技术层面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医学科研和医疗服务的社会层面上.  相似文献   
39.
一、“以人为本”的宗教观与“以神为本”的宗教观从宗教发展的历史来看,在欧洲, “神”与“人”的对立是自文艺复兴开始凸显出来的。在中世纪,有神论的宗教观,确切地说,使基督教的宗教观的独占统治达到了顶点,不仅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如哲学、道德、文学艺术和科学成了它的婢女和仆人,而且人也成了神的创造物和奴仆。在宗教中,神或上帝是作为世界之“本”,即从本体论的意义上被确定为世界的“本原”的。因此,上帝被说成是具有创造一切的、至高无上的无限和绝对: 它创造了万物,又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它威力无边,赏罚分明;它预知你的来生,又支配你的今  相似文献   
40.
山崩地裂,突如其来,万千生命被顷刻吞噬的一场大灾难,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尽伤痛;八方驰援,爱如潮涌,亿万民众倾力相助的大营救,给民族精神的重生带来巨大转机。全世界在以新的目光关注中国,全中国在以新的视角反观自我。灾难中,我们看到了爱的温暖和爱的力量,经历了苦难,使我们更深切地认识到生命的有限与宝贵;灾难必将带来巨大的历史进步。灾难也昭示着:新时期的道德建设,应当重新确立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新的支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