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5年   3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姚琦  吴章建  张常清  符国群 《心理学报》2020,52(12):1421-1435
基于高成本价值信号理论, 本文探究了权力感对炫耀性亲社会行为的影响。5个实验的结果表明:权力感促使个体更愿意从事炫耀性亲社会行为, 高(vs. 低)权力感个体更倾向购买炫耀性亲社会产品, 更愿意进行炫耀性捐赠且捐赠金额较高, 也更愿意参与炫耀性善行, 其机制在于高权力感者具有较高的自我矫饰动机。本文对理解权力感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丰富权力感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文献有理论贡献, 对有效引导高权力感者从事亲社会行为具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2.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social and moral implications of wall in history and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to usher in the early Confucian discourse on wall and gate. The Confucian discourse implies that walls—either actual, virtual or symbolic—are there to defend and/or to separate, while gates enable the managed access to and opening-up the self-imposed insularity or moderate the self-centred exclusiveness that walls imply. By way of reinterpret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we will extract from a variety of Confucian discussions the ethical awareness that however strongly built, walls must be associated with gates, and that the wall and the gate are therefore locked in mutuality to make possible the reality of interconnectedness between the inside and the outside and between the self and the other. It will be argued that by using ethical virtues as tools to moderate separation and exclusiveness, Confucian discourses highlight the dynamics of the self-other relationship, and establishes an ethics that may well be still applicable to contemporary situations and can be drawn upon to help dissolve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values of populist self-centrism and those of globalist interconnectedness.  相似文献   
203.
手足口病重症、危重症常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细胞因子风暴说、正反馈说、促炎/抗炎因子平衡说等.本文根据免疫系统由固有性免疫与适应性免疫两部分组成及固有性免疫→抗原提呈→适应性免疫构成一个完整的免疫网络的已知理论,结合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观点对手足口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免疫学发病机制进行探讨,提出了“固有免疫代偿/失代偿”新学说.  相似文献   
204.
《周易》作为群经之首,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中国学术的各个方面都深受其影响。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内经》就是以易理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的。在中医学发展的早期,医与《易》的关系尚比较隐蔽,至明代则医与《易》的关系变得紧密而明显了。从《内经》至明代"医易学"的形成之间,作为金元四大家之集大成者的朱丹溪作了重要的准备性工作,本文对此略加分析。  相似文献   
205.
姚尧  陈晓湘 《心理学报》2020,52(4):456-468
已有研究表明, 音乐训练能提高成人对普通话声调范畴感知的能力, 此种训练能否增强幼儿对声调范畴感知的能力?训练效果是否受到训练时间长短的影响?本研究对幼儿园4~5岁幼儿进行音乐训练, 共40人, 分成音乐组和控制组, 每组各20人, 追踪考察音乐训练和训练时间长短对幼儿声调范畴感知能力提升的影响。实验采用前测-中测-后测设计, 对音乐组开展每周3次, 每次30分钟, 以小钟琴演奏为主的音乐训练; 控制组不进行任何有组织的训练活动。结果发现, 12个月音乐训练提升了幼儿对声调范畴感知的程度, 表现为音乐组幼儿范畴边界宽度显著小于控制组, 而训练6个月时, 该优势并不显著。此外, 12个月音乐训练还加强了幼儿区分范畴内刺激声学差异的敏感性, 而对范畴间刺激的区分能力无显著提高。本研究结果支持了音乐学习的歌剧理论(OPERA), 音乐训练具有跨域迁移作用, 可提升4~5岁幼儿对普通话声调范畴感知的能力, 但只有长期持续的训练才可能真正提高幼儿的音高精细化加工水平。  相似文献   
206.
人们追求人际和谐的动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和谐,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破裂,两种动机驱使人们在面对冲突时采取不一样的应对策略。那么,谈判作为一种与冲突密不可分的情境,谈判者的和谐的动机将会对他们的谈判结果产生什么影响呢?本研究整合和谐动机和谈判两方面的文献,探讨了在整合性谈判中两种不同的和谐动机与谈判者的行为以及谈判结果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在个体层面上,谈判者的促进和谐动机与其个体收益以及对谈判双方关系的评价正相关,而避免破裂动机与其个体收益以及对谈判双方关系的评价负相关;2)在谈判对子层面上,谈判双方总体的促进和谐与谈判双方的联合收益正相关。本研究不仅进一步论证了和谐动机的概念效度,而且从理论上论证了和谐动机与谈判的关系,对于谈判者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7.
天道性命之说是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打通了天与人、内与外、形而上与形而下,从而使发端于先秦时期的儒家学说具有了更多的形上内涵.理学家的天道性命之说超越了纯粹实用、功利的目的,而具有较强的伦理道德上的价值.它不仅探讨具体的道德规范、德目,而且还要进一步反思道德的超越根源和内在基础.这种"形上道德"有助于人们培养一种根源意识和超越意识.  相似文献   
208.
姚崇  游旭群 《应用心理学》2020,(1):48-55,47
为了考察情绪对于职业价值观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情绪量表、意义建构量表、职业价值观量表以及社交媒体依赖程度量表等,对938名员工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情绪对于职业价值观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意义建构在情绪与职业价值观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社交媒体依赖程度负向调节了情感与意义建构之间的关系。情绪通过意义建构的中介作用对职业价值观产生影响,并且社交依赖在路径的前半段起调节作用。探究情绪与职业价值观关系,对于科学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9.
消化性溃疡是世界性人类消化系统中常见病之一.随着人们对本病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基础和临床方面都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中,由于H.Pylori的发现,使这古老的疾病,赋予了现代的概念,并使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目前已有多种H2-RA、PPJ粪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但其高复发率仍待解决.为提高渍疡愈合质量(Quality of ulcer healing),黏膜保护剂的研发和应用方兴未艾.从分子机制探讨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人们已发现一些与之相关的基因.相信基因疗法将为治疗消化性溃疡带来飞跃性的发展,应用相关基因编码产物,有望从根本上治愈消化性溃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