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1.
谭海华 《天风》2006,(20):37
置身于另外一个非故乡的城市,令我想起一个朋友的话,她说:走在异乡的城市,一切熟悉都是陌生。我想那是不认识主的人的想法,我们信主的人绝对不会有这种观点。因为天地万物都是神所创造,哪里的天空都一样。自从我们信了耶稣,生命就永远是春天,因为我们的生命连于元首基督,他已经从死里复活,将来我们也必复活。  相似文献   
12.
告别雨季     
谭海华 《天风》2004,(6):9-9
湿漉漉的天气,湿漉漉的心情。头上那一片天总是灰灰的,不知什么时候就下起雨来。偶尔有一丝的阳光,却只是暂时的,天晴过后仍旧是阴雨绵绵的天气。我曾经天真地想:人要是能随心所欲,那该有多好,这时候飞到九霄云外,不用受任何天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由广东省哲学学会、广东省孙中山研究会、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等六个单位联合发起的“孙中山哲学思想学术讨论会”,于4月4日至8日在广州中山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创立的哲学世界观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恩格斯公开发表了第一个表述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思想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和马克思合著了在其中正式提出“实践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自然辩证法》中,也表述了  相似文献   
15.
政治生态学的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生态学”这个词近年来人们已经不再陌生了,但这并未能显示出它有什么十分明晰和确定的含义。显然它被用来强调政治学或政治与生态学之间的某种联系,尽管导致这种联系的做法很有问题。在此文中我认为,“政治生态学”作为一个名称是很适用于某些实在的关系,包括那些虽然不彻底但已经被理解的政治经济学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科学方法论内部,从其适用领域的普遍程度来说,至少可划分为一般、特殊和个别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又由从对象规律转化而来的方法论和纯方法论两部分构成。先看一般层次。人们首先获得了有关世界观层次的某种规律性的认识,然后自觉运用这种规律去认识世界,就成为方法。这种  相似文献   
17.
作为意识形态批判的一种声音,后殖民圣经诠释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塞哥维亚是这一批判理论的先驱者之一。本文论述了塞哥维亚的后殖民圣经诠释,突出他由文本到读者的范式转移,以及关于离散者的诠释学。塞哥维亚始终强调多元性与全球视域,关注西方世界边缘的少数族群,并努力呈现他们的现实与经验,体现了作为文化批评家的担当。在当今批判的时代,他呼吁在对话的基础上实现对新范式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明清之际儒生天主教徒论及"十诫"的著述为基础,探讨他们对"十诫"不同于耶稣会士的的诠释.文本诠释活动是建构身份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关注儒生天主教徒如何通过对"十诫"的诠释而建构他们的身份,从而呈现本土文化对基督教在中国的文化植根所作的回应与贡献.  相似文献   
19.
田海华 《宗教学研究》2007,4(4):172-177
明末天主教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互动,同时表现在"文化植根"与"文化渗入"两方面,即中国本土文化对天主教来华的参与和贡献,同时,天主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本文以耶稣会士反对纳妾为例,呈现一些中国天主教徒如何因为委身于天主教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于耶稣会士而言,纳妾直接违背了"十诫"之"毋行邪淫"的诫命,而作为耶稣会士主要传教对象的士大夫阶层,纳妾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而且,它符合儒家注重孝悌的道德价值。二者之间的冲突与紧张,导致了诸多的论争,而且,象王徵这样的天主教徒,一生都在围绕纳妾的问题而历经痛苦的挣扎与考验,并以悲剧告终。这样的事例表明了天主教曾经对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发生重要影响,就是促使人们采纳一夫一妻制,并对中国传统的婚姻道德实践构成改变。  相似文献   
20.
十诫的文本结构与形式深受古代西亚诸法典的塑造与影响。本文探讨十诫之具体诫命的不同分法与解释,表明了不同的基督教信仰群体与流派,基于不同的神学立场,作出各自的宣称,也表明了十诫文本的历史性与开放性。十诫是历经流传过程的产物,融合了不同的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