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31.
焦循、阮元是清代扬州学派的领军人物,前者被誉为“一代通儒”,后者则是传承乾嘉汉学学脉的“最后一重镇”,两者的思想与学术,对清代中后期的学术变迁,影响甚巨。然而有关焦、阮的研究,一直是较为薄弱的环节。复旦大学陈居渊先生长期从事清代思想史、经学史的研究,南京大学出版  相似文献   
232.
本研究运用资源维持理论,解释家庭对工作冲突(FWC)、家庭对工作丰富(FWE)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反映个体差异的个性变量--责任性和反映组织背景的变量--组织支持的知觉(POS)对这一关系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233.
在北京雍和宫殿前,有一座青铜铸造、高1.5米的须弥山坐落在汉白玉雕刻的椭圆形六角莲瓣池座上。 须弥山,梵文的音译,意为“妙高”、“积善”等,是古代印度神话中的山名。《大部补注》称其为光明山,以金色光明故云耳。相传山高出水面8万4千由甸(l由甸为15—20公里),后为佛教采用,称其为“曼陀罗”,即按照佛教宇宙观的设计,认为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 这座典雅别致的须弥山,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其山顶造型严谨,是一座重檐楼阁四面开门的小坛城,称为帝释天。周围环绕高高的围墙,上面有排列有序的雉碟,《维摩经》谓金…  相似文献   
234.
本文提出社会公德角度对于浪费的对错认知可能是正负面标语发挥作用的重要调节变量。本文首先基于某高校宿舍用水免费和用电付费的情况开展现场实验,在浪费"免费水"的现场实验中,负面标语比正面标语更有效地节约了用水量;浪费"付费电"的现场实验显示正面标语比负面标语效果更好。之后以食物消费假想情景实验,进一步验证了从"社会公德角度的对错判断"是正负激励效果的调节变量。  相似文献   
235.
经典JACBART微表情识别测验只考察平静表情背景下微表情识别,生态效度不高。本研究创建生态化微表情识别测验,考察所有7种基本表情背景下的6种微表情识别特征。结果发现:(1)该测验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校标效度和生态效度,能够稳定有效地测量生态化微表情识别。(2)信效度检验揭示了生态化微表情识别特征。某些生态化微表情识别存在训练效应。生态化微表情与经典微表情或普通表情普遍相关。恐惧、悲伤、厌恶、愤怒微表情背景主效应显著;惊讶和愉快微表情背景主效应不显著,成对比较发现各背景下惊讶/愉快微表情差异不显著,但是与普通表情有广泛的显著差异。用不同背景下微表情识别正确率的标准差定义生态化微表情识别波动,发现生态化微表情识别具有稳定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236.
"新市民"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探究的社会群体,它连接着乡村和城镇,是"四化同步"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因素。由乡村到城镇,他们逐步由熟人社会步入陌生人社会,如何处理社会关系是他们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效社会认同的实现,既包括新市民群体对于城市社会的认同,还必须包括城市社会对于新市民群体的吸收、包容和接纳。基于新市民群体的特殊性,应该引入空间正义的概念来探讨其友善理念,引导其构建正确的友善观,注重新市民群体个人利益追求的合理性,同时关注群体内部成员的友善理念,促使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的友善观很好地融合,重构以友善为核心的价值生态,作为他们的精神支撑,从而解决其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37.
“河长制”:制度形态与创新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爱宝 《学海》2015,(4):141-147
基于人类社会治理模式演进的历史视野,从"权制"到"法制"再到"德制"的制度形态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仍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和超越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阶段,目前由我国地方政府首创并正在全国多地陆续加以推广的"河长制"应当既不属于典型的权力制度,也不属于典型的法律制度或典型的道德制度,但它又在不同程度上具有这三种典型制度形态的某些特征。从目前"河长制"存在的特殊制度形态实际出发,"河长制"的进一步创新趋向应定位为有序消解它的权力制度特征,适度追求它的法律制度构建以及逐步强化它的道德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38.
正清同治末年,天主教传入利川,1875年建堂于花梨岭,并相继开办学校、医院、孤儿院等教会事业,成为利川天主教活动中心。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先后在此办过"孤儿院"、恩施州教养院、"五七"干校、小学校、农科站和烟草站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活动逐渐恢复,目前,该堂仍然是宜昌教区十分重要的天主教活动场所。概况花梨岭天主堂位于湖北省利川市西部,距市城区12公里,从火车站驱车到花梨岭天主堂不到半小  相似文献   
239.
经学的分派与分期看似两个不同的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分派是关键,分期则是依据经学基本派别来确立的。而经学分派的根据在所重点训释的典籍的不同,正是依经学典籍的变化而形成不同的经学基本学派,并由此带来经学话语中心、范式的变化。据此可以将汉武帝以来的经学基本派别分为五经学、四书学、《尔雅》学三大学派,这也是经学发展的三大阶段,体现了汉武帝以来到晚清经学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有着自身演化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240.
清代社仓的兴废及其原因--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鸿山  王卫平 《学海》2004,16(1):131-135
社仓是传统社会备荒仓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隋朝所设义仓 ,因设于民间 ,故也有社仓之称。但随着隋唐时期义仓移至城市 ,社仓不复存在。南宋朱熹立社仓法 ,为后世沿用 ,标志着社仓的复兴。清代曾于雍、乾年间大力推行社仓建设 ,但旋兴旋废 ,究其原因 ,是因为社仓制本身存在缺陷 ,而清朝后期吏治的腐败也加速了社仓的衰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