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质疑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内在价值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 ,并试图通过价值客观主义和泛主体论来提供理论证明。可是他们的证明并不成功 ,因为价值并不是自然物的客观属性 ,非人存在物也统统不是什么“价值主体”  相似文献   
42.
西方环保主义者在如何评价马克思与环保思想之间的关系上之所以未成功是因为他们没能真正地理解马克思的自然概念。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应包括三个层次:存在论层次、使用价值层次和价值层次。自然便是这三个层次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多动症 (MBD)儿童的智力、行为和认知事件相关电位的分析研究,发现多动症儿童的智力水平正常但均数都低于正常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和行为量表指数高于一般正常儿童,反映大脑认知功能的事件相关电位的N2、P3的潜伏期较之正常儿童组均延长,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44.
韩廷杰 《法音》2009,(11):51-54
因明是世界三大逻辑源头之一.是一门辩论术、逻辑和认识论三结合的学问.对于研究中国逻辑史、中国佛教史、印度佛教史、印度逻辑史、敦煌学、论辩学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但从明末到清末数百年间几乎成为绝学。  相似文献   
45.
道德何用?     
随着市场经济生活的形成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得到了空前的扩张 ,在某些人的眼里 ,简直没有什么东西不能以钱来衡量、用钱来交换。于是在现实生活中 ,一些试图同他们讲道理的人经常能听到他们自鸣得意的反诘 :“良心多少钱一斤 ?”或“道德值多少钱 ?”这的确是个让人犯难的问题。你若是说“道德不值钱”,那就正中设问者下的圈套 ,可你又确实说不出道德究竟值多少钱。越是不好回答的问题越值得我们思索。如果你是一个惟利是图的人 ,那道德对你来说确实一文钱不值 ,它既不能用于购物 ,也不能作为资本投资或存入银行生息。不仅如此 ,它…  相似文献   
46.
有效制度安排:市场经济走向道德经济之关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这个断语是个含义不确切的命题。我们不能凭此就对我国市场经济的道德前景盲目乐观。市场经济不是天然的道德经济。市场经济成为道德经济的关键 ,不在于道德说教 ,而在于有效的制度安排。现代广义信用制度的建构和有效供给 ,将是我国市场经济走向道德经济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47.
净土宗是普及性最强、流传最广的一个宗派。本文叙述了净土宗思想的起源与形成,以及由道安的弥勒净土信仰转变为慧远的弥陀净土信仰的过程,并阐述了昙鸾、道绰、善导三位著名高僧对净土宗的贡献。  相似文献   
48.
5月21日 ,我正在福建种德寺讲课 ,电波传来噩耗 :我们尊敬的佛教领袖赵朴老与世长辞了。种德寺的全体尼众和我一样 ,陷入悲痛之中 ,都为失去这位德高望重的会长而婉惜痛心。我与赵朴老有一份因缘 ,1998年 ,我受石家庄龙泉寺住持常开法师的委托 ,请赵朴老题写寺名。为限感谢朴老奉献墨宝 ,我托李家振先生将拙译《大史》带给朴老 ,以求教正。当李先生通知我去取墨宝时 ,令我惊喜的是有朴老写给我的亲笔信。当时朴老身患重病 ,正在住院治疗 ,为我写信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这不只是我个人的殊荣 ,表现出朴老对佛学研究的高度重视 ,他老人…  相似文献   
49.
在环境公正议题研究的理论层面,至少存在四个误区,即议题名称误区、概念释义误区、原则设计误区和种际公正误区。议题名称误区是指不该将"环境公正"和"环境正义"这两个概念完全等同,消解的方法是还原这两个词的不同所指,分别用于应然之处;概念释义误区是指不该直接从环境公正出发定义环境公正概念,而是应从一般性的公正概念推出环境公正概念的定义;原则设计误区是指不该把环境公正原则设计成了用其他词汇命名的原则,消解的方法是通过回答"环境公正应为何"的问题来直接获得环境公正原则;种际公正误区是指不该弄出这一公正类型和论题,消解的方法是用"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其他生物物种"的问题取代它。这四个理论误区的存在会给环境伦理学的学术事业带来三种不利影响,需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50.
我们都知道上课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是有效地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之一。即使我们备课很下功夫,教案也写得很有条理,但是如果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很不集中,这样也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按照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是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根据心理学的分析,注意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也即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两种。无意注意就是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就是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长期的工作实践使我逐渐认识到:初入学的七岁儿童非常好奇、好动、好问,一切新鲜的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