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蒋在哲写的《领导哲学》一书,前不久由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第九章论述了领导主体与客体。作者认为从客观上考察领导活动,是领导主体与领导客体的无限矛盾运动的过程,这是领导活动中的最基本的矛盾运动。下边摘其主要论点。在领导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依赖、  相似文献   
72.
病中的母亲     
田立柱 《天风》2018,(5):48-48
或许她可以感受到我在身旁,才放心离去母亲八十五岁之后,身体不如从前了,医生说她患了"老年痴呆症",需要有人照看,之前她是不愿意我们陪伴的,说一个人过了这么多年,挺好的,也清静。  相似文献   
73.
伊斯兰文化作为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在其漫长的发展与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艺术特色,在建筑、装饰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特有的文化元素对现代设计的使用借鉴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以明清之际儒生天主教徒论及"十诫"的著述为基础,探讨他们对"十诫"不同于耶稣会士的的诠释.文本诠释活动是建构身份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关注儒生天主教徒如何通过对"十诫"的诠释而建构他们的身份,从而呈现本土文化对基督教在中国的文化植根所作的回应与贡献.  相似文献   
75.
关于社会性格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陆剑清  宋继文 《心理科学》1999,22(2):144-147
本文针对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现状,通过调研发现当代人社会性格系由八个因素构成,包括集体主义,独立性,依存性、支配性与安定感。  相似文献   
76.
肿瘤生物治疗给当代医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77.
中国古代堕胎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见于史书记载的堕胎行为从汉代就开始了,并且形成三种堕胎技术。唐宋以后,由于人口增长的压力,堕胎在一些地区出现了普遍化倾向,导致堕胎的公开化和职业化。但由于传统重生育、反堕胎观念的存在,堕胎技术一直受到歧视,得不到完善,人们为此付出了长期的血的代价。  相似文献   
78.
魏晋时期指从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到公元420年东晋灭亡,共200年的时间.魏晋时期是个乱世,加之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疫病发生频率远远高于前朝.  相似文献   
79.
HSK主观考试评分的Rasch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观评分中存在的不一致性导致主观评分的信度降低。多面Rasch模型基于项目反应理论,可以应用于评分员效应的识别和消除,从而提高主观评分的信度。该文介绍多面Rasch模型的理论和应用框架,设计了基于该模型的HSK主观考试评分质量控制应用框架,利用HSK作文评分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80.
田海华 《宗教学研究》2007,4(4):172-177
明末天主教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互动,同时表现在"文化植根"与"文化渗入"两方面,即中国本土文化对天主教来华的参与和贡献,同时,天主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本文以耶稣会士反对纳妾为例,呈现一些中国天主教徒如何因为委身于天主教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于耶稣会士而言,纳妾直接违背了"十诫"之"毋行邪淫"的诫命,而作为耶稣会士主要传教对象的士大夫阶层,纳妾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而且,它符合儒家注重孝悌的道德价值。二者之间的冲突与紧张,导致了诸多的论争,而且,象王徵这样的天主教徒,一生都在围绕纳妾的问题而历经痛苦的挣扎与考验,并以悲剧告终。这样的事例表明了天主教曾经对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发生重要影响,就是促使人们采纳一夫一妻制,并对中国传统的婚姻道德实践构成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