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采用变化探测范式,考察社会排斥对非社会和社会性刺激视觉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发现社会排斥组的无意义图形视觉工作记忆容量显著小于社会接纳组,而对生物运动和面孔的记忆容量却显著大于社会接纳组。说明社会排斥对不同属性刺激的视觉工作记忆容量影响不同:社会排斥会损害与归属需要无关的非社会性刺激的记忆容量,而提高与归属需要有关的社会性刺激的记忆容量。  相似文献   
82.
本研究旨在考察肥胖女性对不同热量食物信息的情景记忆模式(项目记忆和来源记忆)差异。结果表明肥胖女性情景记忆的损伤是特异性的而非整体性的:(1)肥胖女性对高热量食物信息的项目记忆能力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女性,且对高热量食物信息的项目记忆能力显著高于低热量食物;(2)肥胖女性对高热量食物和低热量食物信息的来源记忆能力均显著低于正常体重女性,且肥胖女性对高热量食物信息的来源记忆能力显著低于低热量食物。  相似文献   
83.
~~当代中国心理学与西部大开发第三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第九届年会在西安胜利召开@夏凌翔 @陈红  相似文献   
84.
陈曦梅  罗一君  陈红 《心理学报》2020,52(4):485-496
基于积极心理学, 采用友谊质量量表、自我怜悯量表、身体欣赏量表和直觉进食量表, 对2438名初中生进行调查, 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友谊质量与青少年直觉进食的关系、作用机制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友谊质量与直觉进食呈显著正相关; (2)自我怜悯和积极身体意象在友谊质量与直觉进食间起中介作用, 且该中介作用包含三条路径:自我怜悯的单独中介作用、积极身体意象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自我怜悯-积极身体意象的链式中介作用; (3)中介效应性别差异仅出现在友谊质量与直觉进食(分维度)的关系中, 即“无条件地允许进食”和“进食不受情绪影响”两个维度。研究结果为促进青少年形成积极身体意象、健康饮食行为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干预指导。  相似文献   
85.
罗一君  牛更枫  陈红 《心理学报》2020,52(10):1224-1236
在生命史理论的视角下, 本研究通过两个研究揭示了生命早期环境不可预测性对过度进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1招募处于生命早期阶段的91名初中生(年龄12~14岁), 采用饱食进食(Eating in the absence of hunger, EAH)范式, 结果发现生命早期环境不可预测性能够显著正向预测个体饱食状态下的高热量食物选择(即过度进食); 研究2招募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暴发背景下301名武汉市居民(高死亡威胁组)和179名其他省市居民(控制组) (年龄18~60岁)为被试, 通过问卷法回溯性地测量生命早期环境不可预测性并探究其影响当前过度进食的机制, 结果发现生命早期环境不可预测性通过生命史策略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过度进食。同时, 死亡威胁(新冠病毒疫情)扩大了环境不可预测性通过生命史策略间接影响过度进食的效应, 而社会支持则能缓冲这一效应。研究结果为COVID-19背景下和灾后居民的健康进食干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6.
87.
陈红 《美与时代》2021,(2):72-73
园亭造型精巧,布设灵活,充分表现出古典建筑的审美趣味和空间观。圆明园四十景中,园亭根据山形水系、地势环境、文化渊源而选择不同造型,体现了"有法无式"的营构手法,丰富了园林的景观层次,形成既静美又富于变化的园林空间序列。  相似文献   
88.
首次采用多模态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的方法考察了78名学龄儿童(女性39名,平均年龄10.18岁)应激的神经关联。结果表明,儿童应激水平与内侧眶额叶、脑岛、颞上回和辅助运动区的灰质体积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脑岛和顶下小叶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涉及情绪加工的前额叶-边缘-颞叶脑区可能在儿童应激的个体差异中起着关键作用,而负责整合内外部信息(如,积极的自我评价和外部消极刺激)的脑岛与顶下小叶之间功能同步性的增加与儿童应激的降低有密切关联。基于结构网络的预测分析显示,感觉运动、额顶、突显、视觉和小脑网络对儿童应激水平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研究不仅丰富了儿童应激神经基础的实证证据,而且对儿童应激的早期预防策略和干预手段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9.
陈红 《心理学探新》2002,22(3):F003-F003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第八届学术会议于2002年7月13至16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友谊宾馆召开,由西北师范大学教科院承办。会议由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黄希庭教授主持。西南师大、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大、南京师大、西北师大、华南师大、江西师大、天津师大、北京大学、湛江师院、浙江大学、上海师大、贵州师大、华中师大、吉林大学、陕西师大、浙江师大、河北师大、深圳大学、首都师  相似文献   
90.
身体自我是个体对与自己身体有关的自我意识,它包括对自己身体的认知评价(身体自我概念、身体意象)、由此产生的对身体的满意度和个体对自己身体的管理三个方面。女性着装行为与身体自我的关系密切,本文从三方面分析了二者关系的研究进展与现状。未来研究应明确着装的暴露度与合身度的影响,探究服装选择行为的理论和机制,重视着装行为与身体自我的调节因素,并加强实验研究和跨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