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21.
6 15岁儿童对友谊特性的认知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目的:(1)考察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友谊特性的认知发展规律和特点;(2)探讨儿童友谊特性的认知结构。研究采用结构访谈法,被试为来自北京市普通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6岁、8岁、10岁、12岁和15岁儿童共100名(每个年龄组20名,男女各半)。结果发现:(1)6—15岁儿童对友谊特性的认知结构由5个维度组成,即:个人交流和冲突解决,榜样和竞争,互相欣赏,共同活动和互相帮助,亲密交往。(2)对6—15岁儿童,友谊特性中的5个维度的重要性次序为:共同活动和互相帮助,个人交流和冲突解决,榜样和竞争,互相欣赏,亲密交往。(3)从发展上来看,对友谊特性不同维度的认知发展趋势有很大年龄差异。6—8岁儿童只能认识到友谊特性中一些外在的、行为的特征;以后才能逐渐认识到那些内在的、情感性的特征。但是,原来那些外在的特征并没有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被取代,而是与内在的、情感性的特性结合在一起,在认识中逐渐深化。(4)小学六年级儿童在共同活动和游戏上表现出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而在冲突解决上,女生的认知水平高于男生。此外,初中三年级学生在互相欣赏方面,男生的认识水平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22.
陈会昌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中国3-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系由中国儿童发展中心主持和组织、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国内六省市十三个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参加、于1991-1994年间进行的大型协作性课题.本课题的宗旨是,系统、全面地考察中国3-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情况,探索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发现父母、同伴、教师和其他社会因素对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影响作用,寻找适当的干预措施和测量手段.为更好地促进儿童社会性的正常发展提供可靠而有实用价值的科学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生活在中国现今文化背景下3-9岁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实证资料.这些结果将不仅对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和社区服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对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建设亦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3.
学医与学哲学的关系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卫校(075000)郑凤锁,宋秀珍学习医学,要学习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任何人包括医务工作者在内,在处理一个问题的时候,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着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是自觉地学习和使用唯物论与辩证法,就不可避...  相似文献   
24.
要推动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应从各自的实际出发,不拘一格地进行。通过对我校30项医学技术研究成果的分析,我们认为,取得医学技术研究成果的途径和类型主要有:依据科学原理,创造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积累临床资料和经验,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新的防治依据和指标;引进国外技术,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加以革新或改进;打破专业界限,从其它学科移植技术、方法或思路,来解决本专业的问题;对现有仪器、设备、诊断技术和防治措施的改进。中西医结合,也是我们期望对防治技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5.
儒家人学的理论基础是心性论,儒家心性论自孟子始具规模.孟子心性论不仅是其性善论的义理根据,而且还由此开出了宋明新儒家的心性之学.对于孟子性善论的基本含义,大体上有二种理解:其一是“人性本善论”,其二是“人性向善论”.“人性本善论”者的主要理据,从根本上说,在于把性善还原为心善,然后进一步把心还原为理义之心,具有道德自觉的本然之善心;“人性向善论”者虽然同样把性善还原为心,但认为善只是人心的一种倾向,性善只是心善的理想状态,而不是实然存在.由此可见,对于孟子性善论的不同理解,源自于  相似文献   
26.
他,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和我在修院相识虽不到一年,但他的高尚品德,热忱的心灵,坚定的意志,却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我是82年10月5日,离别了亲人,告别了故乡,来到佘山修院的。由于旅途的疲劳,一进修院就生病了。当时我很懊悔,因为在修院举目无亲,互不相识,失去了亲人的照顾,朋友的爱护。当我正在悲观失望的时刻,他来了。他那亲人般的温暖,无微不  相似文献   
27.
爱的奉献     
九十年代的第一个暑假,谁也没有想到会在无锡三里桥天主堂度过,更没有料到生活得那么顺利、快活、充实,更是那么有意义。这真要感谢我们的天主,是祂上智的安排和仁慈的眷顾,遂使我们在获得爱的同时,也学会奉献自己的爱。我们一行八人,于1990年7月中旬到达无锡,受命办起读经要理班。其时的无锡,异常的闷热,来自大湖之畔的凉风,便显得那么的难能可贵。想到肩负的重任,我们几个竟大气也不敢喘一下了。自从恢复宗教信仰自由、开办修院,培养神职接班人以来,办读经要理班,还是破天荒第一回。记得修道不久,有位老  相似文献   
28.
肖蓓苓  邹泓  陈玉珠 《心理学报》1982,15(2):103-108
此实验测定了20个大学生和青年工人的垂直错觉。错觉模式的诱导部分为一组平行斜线,测试部分为差不多互相垂直的竖直线和水平线。在平行斜线诱导下,被试产生了把测试部分看成垂直的错觉。错觉量的大小与诱导线的倾斜角度有关。把此错觉模式的诱导部分与测试部分分开,以实体镜观察时(一个眼各看一部分,两眼同时观察)则没有发生错觉,说明此错觉最初可能发生于视网膜上。此错觉可用侧抑制理论来解释。  相似文献   
29.
关于儿童对公私财物损坏的道德判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儿童正确认识公与私的关系,促进公有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心理学有必要对不同年龄儿童理解公私关系,形成公有观念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发展的研究。 儿童的道德发展是皮亚杰(J.Piaget)曾经研究的课题(1932)。皮亚杰用假设道德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