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陈幼平 《社会心理科学》2003,18(4):47-49,95
文章讨论了文化对心理健康观念的影响,以及心理异常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和处理上的差异。并分析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心理异常的发生率另外还分析了不同文化在对心理异常的应对和处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92.
论脏腑实质的演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论脏腑实质的演变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傅延龄陈非脏腑是中医理论中的基本概念,脏腑理论是中医的核心内容,是中医基础研究的重要主题。研究脏腑有必须首先从理论上明白脏腑的实质。在古人认识脏腑的早期,脏腑是指在结构上相对独立的解剖器官。然而随着中医理...  相似文献   
93.
青少年对家庭影响和同伴群体影响的接受性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陈会昌  叶子 《心理科学》1998,21(3):264-265
1问题儿童发展研究领域中一种传统看法是,家庭因素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首要因素。但近期,美国心理学者JR.Harris(1995)综述了大量研究资料,提出了“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GrouPsocializatlontheoryofdevolopment),认为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特征没有长期影响,对儿童个性留下明显长远影响的环境是他们与同伴的共事环境。儿童在家庭中习得的行为并不总能迁移到家庭之外的环境中去,儿童是独立地习得如何在家庭中和家庭外的行为的。儿童参加并认同于一个社会群体.以此来学习如何在家庭外行事。社会文化的传递也主要是通过群体,而…  相似文献   
94.
“山魔的国家”在巴尔干半島东南部的群山之中,在阿得里海东南岸,屹立着一个又古老又年輕的国家。它就是我們的兄弟之邦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这个字,就是“(?)”的意思。这不仅是因境內山地多(?)而得名,同时也象征着阿尔巴尼亚民族坚强不屈,英雄豪迈的性格。我們如果閱讀一下阿尔巴尼亚的历史,就会了解这一点,并且会被阿尔巴尼亚人民的英雄事迹所激动。阿尔巴尼亚是巴尔干半島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然而从紀元一世紀开始,它就隶属于罗馬。到15世紀,又受土耳其暴君統治了四百五十年。在这悠久的  相似文献   
95.
法律和道德是规约人类社会行为的两大基本规范,二者虽同属上层建筑,但在理论和实践中却呈现出多维差异和相互影响。这种哲学关联反映在我国的治国方略上便表现为"法治"(依法治国)和"德治"(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然而,在我国贯彻治国方略的历程中,却生发出三个亟待厘清的时代论题:一是法律和道德是否构成一对矛盾?二是德治是法治的基础还是法治是德治的基础?三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无重点之分?人类发展的历史经验深刻表明,只有坚持法治和德治的刚柔并济、交相为用,才能真正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协同推进"四个全面",从而达成"善治",最终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96.
三山女神陈靖姑,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仓山区志》有载:陈靖姑于唐天佑元年(904)正月十五日生于藤山下渡,父陈昌,夫刘杞,堂兄陈守元,南台闾山学法,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卒,享年24岁。陈靖姑一生“讲经行法,降妖伏魔,扶危济难,救产护胎”,尤其是祈雨,除妖,拯救万民,做了许多好事;千百年来,深受广大民众的爱戴,乃至于被神化,群众为她建庙纪念。当时福建、江西、浙江和台湾等地香客纷至,朝谒无虚日。按返榕探亲的台胞说,目前仅台湾岛内就有一百多座宫庙供奉陈靖姑。据说在台湾有两大民间信仰,海上渔民信奉“…  相似文献   
97.
气质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会昌  张越波 《心理科学》2000,23(2):214-218
1 凯根的理论及其实验研究   80年代以后 ,儿童气质研究在方法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其代表人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杰罗姆·凯根 (JeromeKagan) ,在他领导下进行的关于儿童对不熟悉情境的行为抑制性—非抑制性的实验室追踪研究 ,无论在研究技术上还是在理论上 ,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凯根注意到 ,巴甫洛夫在描述狗的气质特征时 ,使用了兴奋性和抑制性这一对术语。这一特征在人身上是如何表现的呢 ?他经过长期观察和思考 ,发现当人面对一个不熟悉的或出乎意料的人、物体、感觉或情境时 ,其行为反应、尤其是巴甫洛夫所说的抑制行为能…  相似文献   
98.
两岁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类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研究采用实验室观察法,考察122名21-27个月龄的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类型,实验室程序包括儿童的自由活动、与陌生人的交往、在多种压力情境下的行为表现,与母亲的分离-重聚等.结果发现(1)本研究中使用的实验室观察程序能够有效地测查两岁儿童对母亲的依恋行为.(2)中国两岁儿童对母亲的依恋有四种类型淡漠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缠人型依恋、混乱型依恋,分布比例分别为11%,73%,7%,9%.其中安全型和混乱型依恋的表现与国外研究者描述的美国、日本等国家儿童的行为大体相同,但淡漠型和缠人型依恋为我国儿童所特有,其表现特点与国外研究者描述的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及焦虑-矛盾型不安全依恋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99.
农村温饱型地区父母的教育观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左右,从现有的资料看,对农村家庭教育的研究却是一片空白。因此探讨农村父母的教育观念及其特点显得不仅必要而且急迫。本研究的目的是查明农村父母的教育观念及其特点,为提高农村父母教育水平、改善农村人口素质提供资料。为了克服问卷和量表测查的研究效度较低的缺点,力求反映自然状态下农村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所关心的问题,查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子女的观念和行为,我们采用了半结构访谈法,对属于温饱地区的河南省商水县某村的66名父母进行了访谈,他们的子女年龄分别为7岁、9岁和11岁。  相似文献   
100.
社会准确性模型(SAM)将准确性分解为标准准确性和独特准确性,并计算这两者在判断者和目标中的随机效应,从而对人格判断的个体差异做出直接估计,是一种比传统的Cronbach方法和社会关系模型更有效的分析方法。该文介绍了SAM的概念和原理、数据分析与处理、研究设计与扩展形式,扼要综述了SAM与心理适应、喜欢及其他个体差异变量在人格判断准确性研究中的应用。未来运用SAM进行个体差异研究,应不断优化研究设计,简化建模难度,考虑更多变量及变量间的相互作用,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并与其他模型相结合,深入探讨人格判断的个体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