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以631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攻击行为的关系,同时探讨越轨同伴交往的中介作用,以及该作用是否受自我控制的调节。结果发现:(1)消极父母教养方式对越轨同伴交往、攻击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越轨同伴交往在消极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攻击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我控制可以调节越轨同伴交往对初中生攻击行为的作用,对于低自我控制个体,越轨同伴交往起部分中介作用;对于高自我控制个体,越轨同伴交往的中介效应不显著,消极父母教养方式对攻击行为仅有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玉新  朱楠  陈晨  张建卫  王帅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12):2122-2132
工作旺盛感是个体在工作中同时感受活力和学习一种心理状态。组织情境中领导、组织支持和公平、工作特征和同伴均影响工作旺盛感。基于特质激活和自我决定理论, 构建“组织情境影响工作旺盛感的心理机制”模型:“全景式”和“离散式”组织情境能直接影响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 或者先激活特质, 再影响基本心理需求满足, 进而影响工作旺盛感。未来应加强“全景式”组织情境及其中介机制研究, 开展个体和组织情境变量以及社会层和任务层等多层次整合研究, 并运用动态研究方法研究组织情境与工作旺盛感之间的联动变化规律, 预测工作旺盛感。  相似文献   
13.
陈晨  刘玉新  赵晨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12):2076-2090
通过聚焦各需要满足(自主、归属或能力满足)间的“异质”性, 单维式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探索为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研究的整体框架提供了重要补充。独立、协同和平衡视角下, 综述了单维式需要满足影响个体的理论基础(内部动机和内化的外部动机的心理机制)和研究现状; 提出并论述了三种需要满足的有限可替代性。未来研究应深化三种视角的需要满足研究、探索需要满足间的补偿效应、单维式需要满足的神经基础和单维式基本需要受阻等。  相似文献   
14.
陈晨  张昕  孙利平  秦昕  邓惠如 《心理学报》2020,52(3):329-344
感知被信任是信任相关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逐渐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以往研究大多认为, 下属感知被上司信任对下属自身以及组织整体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却忽视了其潜在的负面影响。基于自我评价理论,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研究1、2)与多时间点、多源的实地问卷调查(研究3), 探讨了下属感知被信任的潜在黑暗面。研究结果表明:下属感知被信任会引发下属心理权利感, 进而增加其反生产行为, 下属感知到信任的稀缺性在这一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具体来说, 当下属感知到信任的稀缺性较高时, 下属感知被信任通过心理权利感影响其反生产行为的正向中介效应显著; 而当下属感知到信任的稀缺性较低时, 上述中介效应不显著。本研究发现了感知被信任的潜在负面影响, 并明确了其对反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 为感知被信任相关研究提供了更加全面、辩证的研究视角, 同时也扩展了心理权利感和反生产行为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哲学是以真理为目标的科学,而神学不是一门科学,它的目标是虔诚的生活所必须的实践行为.当代神学倾向于实践和实践行为的目标的特性,一定程度上是由现代哲学和社会学导致的,至少也是受到了后者的影响和推动.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虔诚的(宗教)生活本身是一个伦理学范畴,而这句话背后体现的仍然是实践行为和伦理学之间的一般关系结构.  相似文献   
16.
在公园建造领域有些设计师偏爱规模宏大、造型宏伟的园林艺术,但是也并不排斥有些设计师偏爱精致的园林艺术,微缩景观就是这些细致的设计师所欣赏所追求的。所以将微缩景观应用在公园建造中,是这些人所追求的,但是这些追求不无道理,因为在方寸之地容纳万千世界就是其神奇之处。现如今世界上有很多的微缩景观,包括中国也有,这就为微缩景观效果在公园建造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素材。有很多人在参观了微缩景观之后,会有"参观了微缩景观之后,感觉像环游了世界一样",这就是这样精巧的艺术所带来的心理感受。如何让游客更容易地接受微缩景观,如何让微缩景观更适用于公园建造,这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临床随访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的随访工作不尽如人意,失访率、拒访率高。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建立有效的临床随访模式是提高随访质量,减少失访率的关键。通过对我科1993年以来1千多例喉癌随访调查的经验总结,提出临床随访模式的构架。  相似文献   
18.
刘玉新  陈晨  朱楠  季正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6):1093-1110
神经组织行为学是指通过探究组织现象背后的生物学运作机理, 从神经生理视角发展并重构组织行为学框架的新兴多领域交叉学科。多维范式下的神经组织行为学包括从还原论到涌现论的哲学基础, 基于社会情境认知理论、跨层次研究和逆向推理的理论框架, 以及神经成像法和ANS测量法并行的研究方法。未来研究应注意神经组织行为学可能给组织理论带来的变革, 以及研究方法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9.
不平等问题是全球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应对的首要挑战, 也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障碍。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为缓解不平等、促进社会公平提供了新的途径。然而, 新近研究发现, 即使客观上AI决策具有公平性和准确性, 个体仍可能对AI决策的公平感知较低。因此,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AI决策公平感知的影响因素。然而, 目前研究较为分散, 呈现出研究范式不统一、理论不清晰和机制未厘清等特征。这既不利于跨学科的研究对话, 也不利于研究者和实践者对AI决策公平感知形成系统性理解。基于此, 通过系统的梳理, 现有研究可以划分为两类: (1) AI单一决策的公平感知研究, 主要聚焦于AI特征和个体特征如何影响个体对AI决策的公平感知; (2) AI-人类二元决策的公平感知研究, 主要聚焦于对比个体对AI决策与人类决策公平感知的差异。在上述梳理基础上,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AI决策公平感知的情绪影响机制等方向。  相似文献   
20.
认知闭合需要反应了个体在不确定情景中的认知动机, 在信息爆炸不断加重认知负荷的今天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研究梳理了认知闭合需要的概念结构与测量工具, 总结了近30年来相关研究在人格特质、信息加工、决策偏好、态度信念和精神健康等领域的研究结果, 最终指出区分“能力”和“动机”是未来研究的正确走向。此外, 未来的研究还应深入探讨认知闭合需要的概念与结构, 正确使用和合理开发相关测量工具, 并且丰富对其前因变量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