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李旭  陈世民  郑雪 《心理科学》2015,(3):721-727
为探讨成人依恋影响病理性网络使用(PIU)的内在机制,采用自陈式问卷调查了483名大学生,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法考察了社交自我效能感和孤独感在成人依恋与PIU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孤独感在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对PIU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2)社交自我效能感和孤独感在依恋回避对PIU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成人依恋通过社交自我效能感和孤独感的中介作用影响PIU,且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两个维度的中介机制有差异。  相似文献   
32.
为探讨社交媒体自我控制失败、时间效能感和消极完美主义对硕士生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对广东省408名硕士研究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1)社交媒体自我控制失败显著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2)时间效能感在社交媒体自控失败和主观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消极完美主义在社交媒体自控失败和时间效能感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对于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社交媒体自控失败对时间效能感的负向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3.
为了探讨初中生感戴状况对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采用赵国祥编制的初中生感戴问卷、姜乾金的特质应对方式问卷、陶芳标的学校生活满意度问卷,对广州市7所初中进行问卷调查,得到839份有效问卷.结果表明:(1)初中生感戴不存在年级差异,但是性别差异显著,女生感戴总分和人物取向感戴得分要显著高于男生.(2)感戴对学校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应对方式在感戴对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4.
采用自由分类和多维标度的方法,分析了582名汉族被试的人格结构。结果表明,汉族拥有“积极/消极”、“性格/气质”和“外倾/内倾”这三种人格结构维度。  相似文献   
35.
青少年网络行为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青少年网络行为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网络行为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社交焦虑量表对692名青少年进行研究。结果:(1)青少年网络行为与主观幸福感和社交焦虑相关显著;(2)主观幸福感和社交焦虑在网络成瘾与非成瘾之间差异显著;(3)网络成瘾与非成瘾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和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不同;(4)影响网络成瘾与非成瘾青少年总体主观幸福感的变量不同。结论:网络行为对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为了探讨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186名大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分析。结果表明,自我价值感的人际接纳权变性对积极情感产生负向的直接效应,并通过自我价值感对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分别产生负向的和正向的间接效应;自我价值感的道德原则权变性则对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均产生正向的直接效应,并通过自我价值感对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分别产生正向的和负向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37.
为了分析文化融合、社会变迁背景下大学生自我观的特点,及自我构念与自尊、关系和谐、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采用了自我构念量表、自尊量表、关系和谐量表及主观幸福感量表对44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文化融合、社会变迁背景下,代表集体主义文化价值观的互依我在大学生自我观中仍占优势.大学生自我观可分为二元型、独立型、互依型和边缘型.本研究中,四种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32.5%、18.6%、18.0%、30.9%.(2)自我构念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不同自我观类型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差异显著,二元型个体主观幸福感水平最高,边缘型最低,独立型、互依型处于中间水平.(3)自尊在独立我与主观幸福感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互依我一方面通过关系和谐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另一方面,通过关系和谐对自尊的促进作用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38.
许思安  郑雪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8):1207-1211
认知方式是人们在对信息和经验进行组织和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是一个人在感知、记忆和思维中经常采取的、受到偏爱的和习惯化了的态度与风格。少数民族认知方式的跨文化研究集中在认知方式的发展规律、认知方式的性别差异、民族间认知方式的差异, 以及与其他变量相关程度的探究上。  相似文献   
39.
西方心育教学模式评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雪  王玲 《心理学探新》2000,20(1):23-27
本文探讨了心育与心育教学模式的意义 ;着重介绍了西方几种有代表性的心育教学模式 ,即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威廉姆斯的创造与情意教学模式、开放教室的教学模式与勒温的敏感性训练等 ;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 ,分析了西方心育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40.
一、目的儿童知觉—运动协调发展的问题是儿童心理学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问题之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特别重视知觉和运动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皮亚杰认为儿童通过感知—运动的协调活动所逐渐建构起来的最初的感知—运动水平的认知结构,是儿童日后认知发展的基础。皮亚杰肯定了感知觉—运动协调活动在儿童最初的心理发展阶段即感知—运动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