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心智游移(mind wandering,MW)是一种特殊的注意分散状态,是个体内部自发的一种非自主内源性意识体验。选取101名初一学生被试,采用心智游移频率问卷和SART测验研究初中生的心智游移特质和状态,并分别考察两种角度中的心智游移、工作记忆对初中生阅读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心智游移相对较低;(2)心智游移影响初中生的散文阅读;(3)工作记忆影响初中生的散文阅读,且心智游移在其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场依存—独立认知方式干扰抑制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镶嵌图形测验筛选出28名被试完成Stroop干扰任务,探讨场依存—独立认知方式的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对无关信息干扰抑制机制的特点和差异。结果表明:(1)场独立者在认知加工中具有较场依存者更强的对无关信息干扰的抑制效能。(2)在Stroop任务中,对字色也存在自动化加工,只是自动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03.
当代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邹广文  常晋芳 《学海》2001,(5):68-73
大众文化的兴起是改革开放尤其是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的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与之相应 ,对大众文化的感性描述、理性分析和价值评价成为目前国内文化讨论的热点之一。我们曾初步分析过大众文化现象的一些感性特征 ;关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定位 ,我们也已有过简要论述。① 本文中 ,我们将在感性描述的基础上和价值定位的指引下 ,深入、全面地梳理和概括当代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②从本质上说 ,当代大众文化是一种在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市民文化 ,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产生的 ,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  相似文献   
104.
学生认知方式影响文章阅读理解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初二学生为被试 ,考察了不同认知方式学生对不同体裁文章以及对有无标记说明文的学习效果。结果表明,(1)不同认知方式学生对散文的学习无明显差异,对说明文的学习场独立学生要好于场依存者;(2)场独立者对有标记的说明文的学习效果要好于场依存者;对无标记说明文的学习,场独立与场依存者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5.
中学生学习倦怠与未来时间洞察力、成就目标取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89名中学生进行施测,探讨了学习倦怠及其与未来时间洞察力和成就目标趋向的关系.结果发现:(1)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成绩趋近、掌握趋近和掌握回避有显著的正相关,并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成绩回避取向和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并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2)掌握趋近取向与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并有预测作用:成绩回避和掌握回避与学习倦怠有显著的正相关,并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3)掌握趋近、成绩回避和掌握回避取向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习倦怠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对自我构念、自我效能感、关系和谐以及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275名企业员工,事业单位人员以及公务员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回归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独立自我比互依自我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显著更大;独立自我显著地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绪,对消极情绪的预测作用不显著;互依自我显著地正向预测积极情绪,对生活满意度和消极情绪的影响不显著;自我效能感、关系和谐分别在独立自我与主观幸福感、互依自我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7.
以675名初中和高中学生为被试,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获得506名青少年在其班级中的网络中心度,并确定他们所属的同伴团体,在此基础上考察同伴团体的行为规范对其问题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班级层次的问题行为水平和其他相关变量后,同伴团体的问题行为水平能够正向预测青少年自身的问题行为;(2)青少年在同伴团体内部的地位能负向预测青少年的问题行为,青少年在班级社交网络中的度数中心度能正向预测其问题行为,而中介中心度能负向预测其问题行为;(3)交互作用分析表明:同伴团体的问题行为水平主要对低中介中心度的青少年产生显著影响;仅在问题行为水平较高的同伴团体中,青少年的度数中心度正向预测其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108.
为考察不同行为激活系统/行为抑制系统下的个体在Iowa赌博任务反应模式下的决策行为,本研究采用人格问卷与行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了人格、冲动和行为决策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行为激活系统三个维度与行为决策存在显著负相关,行为激活系统低分组的IGT得分较高,行为激活系统高分组的IGT得分较低,而冲动特征与IGT得分相关不显著;(2)行为激活系统高、低分者在IGT任务上差异显著,且行为激活系统高分组者在收益-风险并存情境中表现出"即时收益优先"的决策模式。结果提示,在收益-风险并存情境中,高行为激活的人格特征者倾向风险决策模式。  相似文献   
109.
印象整饰对强迫服从后态度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宋广文  陈启山 《心理学报》2003,35(3):397-403
以194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实验室实验法和利克特型态度量表,对Festinger和Carlsmith“强迫服从的认知性后果”实验进行了验证研究,并对个体印象整饰水平—自我监控力的差异对强迫服从后的态度中庸现象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自我监控性高低极端组在强迫服从后的态度得分不支持Festinger等实验的结果;(2)个体的印象整饰水平的差异对强迫服从中出现的态度中庸现象有显著影响作用。仅从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来解释复杂的社会行为是不够的,我们既要考虑个体自身的因素也要考虑外在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自然科学研究的任务在于探索、研究和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及其规律,除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外,必须经过科学抽象。正确地认识科学抽象的作用、过程以及科学抽象的形式,对于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提高学习和运用理性思维的自觉性,无疑是有益的。 一、科学抽象的作用 抽象一词,拉丁文abstraction,原意指分离、排除或抽出。科学抽象就是排除事物非本质的、表面的、偶然的东西,抽取事物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东西,揭示客观对象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