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3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22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4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5篇 |
1979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71.
撒哈拉以南非洲日渐成为伊斯兰极端主义的理想地,这里的宗教极端主义运动方兴未艾。宗教极端主义"恶之花"的怒放,同样也根植于这片特殊的"沃土"。伊斯兰极端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以温和为特色的撒哈拉以南非洲伊斯兰教中发生、发展,与该地区内部与外部的宗教、政治、经济与文化因素密切相关。而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恶之果",则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社会难以下咽之苦果,其负面影响远超宗教之外。 相似文献
72.
73.
采用2(笔画数:多笔画、少笔画)×2(结构特征:构型对称、构型非对称)×4(频级:4级)三因素的被试内设计,通过分析29名有效被试的平均反应时和平均正确率来探讨纵横码认知加工的规律,从而揭示汉字输入中形码的认知加工模型,结果发现:(1)形码的认知加工没有显现出笔画效应、频率效应,说明其基本加工单元与汉字知觉的基本加工单元不同。(2)在反应时上存在形码码数的差异,码数少的反应时显著快于码数多的,系列加工的方式非常明显。(3)结构效应显著,且错误码识别的平均反应时显著更慢,而平均正确率更低,符合多层次格式塔双向加工模型的假设。 相似文献
74.
75.
76.
2010年12月19日,由天津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主办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公正"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人民大学道德科学研究院徐惟诚院长参加会议并讲话,天津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健 相似文献
77.
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元认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行为元认知的特点.从元认知的角度揭示网络成瘾行为的心理机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元认知水平包含有七个因素,并且其总水平与网络成瘾有显着的相关。 相似文献
78.
中学生成就动机的年级差异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 引言 成就动机是一个人对于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 ,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动力。它是比较稳定的因素。从个人角度而言 ,成就动机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 ,是激励自我取得成就和推动向前的重要心理机制 ,同时也是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从社会意义而言 ,人们的成就动机水平与经济增长、社会财富的积累、技术的进步等一起被视为社会繁荣进步的重要指标。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特金森 (J·W·Atkison)认为 ,成就动机包含两个部分 ,即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 相似文献
79.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非适应性认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avis的认知-行为模式揭示的非适应性认知是网络成瘾产生的充分条件,本研究通过《戴维斯在线认知量表》的测验,分析网络成瘾者产生网络成瘾行为的非适应性认知基础,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形成的认知原因。 相似文献
80.
这是一篇从有神論的立場評介薩特尔自由哲学的文章。作者首先簡略地介紹和評論了薩特尔的政治态度、哲学思想和創作活动,特別指出他重复了尼采的“上帝死了”,对宗敎进行过“不少过于憤恨的嘲笑和歪曲的批評”。然后,作者就以薩特尔的若干戏剧作品与哲学著作为依据,說明他主张人是“由他自己造成的东西”,是“注定自由的”,从而认为“决沒有設計人性的上帝”,走向无神論和否认上帝的“虛无主义”。同时,作者指出薩特尔的一个矛盾,即薩特尔也談人受到不能摆脫的“束縛和制約”,以此怀疑“人是否有权享受这种高度的自由”。最后,作者站在經院哲学的立場上批判了薩特尔的主覌唯心主义絕对自由論,說“人是有限的存在物”,“人在做出决断时不受自己設定的规律的制約,而受一种往往預先給定的良心的判决的制約”,“人的行为和創造”不仅来自“自己的意志”,而且也同样来自“上帝的恩賜”,人即使处于自由状态中,也是以“上帝”的存在为前提。作者批評薩特尔“把人提高为他自己的創造者,否认了作为造物主的上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