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采用跨语言长时竞争启动范式探讨汉语为二语学习者言语产生中的跨语言干扰。实验1的被试选择18名俄语为母语者, 实验2选择18名日语为母语者。自变量是命名语言(一语和二语)和学习条件(学过一致、学过不一致和未学过), 因变量是测验阶段被试图片命名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实验分为学习阶段和测验阶段, 被试分别用一语和二语命名图片, 观察被试在测验阶段学过一致与学过不一致两种条件下是否都能产生促进效应。实验结果发现, 无论俄语为母语者还是日语为母语者, 被试只有在学过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快于未学过条件, 而学过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跟未学过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 汉语为二语学习者言语产生中存在跨语言干扰, 且语言间书写特征的差异对跨语言干扰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家庭系统理论与个体-环境交互理论,研究考察了父母情绪表达在父母婚姻质量与儿童内化问题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儿童迷走神经活动的调节作用。研究选取155名6~7岁小学儿童为被试,运用便携式生理多道记录仪采集儿童静息与任务状态下的心电(ECG)与呼吸率,换算出基线RSA与RSA反应作为迷走神经活动的指标,采用母亲报告的《婚姻质量问卷》、《家庭情绪表达问卷》和《儿童行为量表》测评父母婚姻质量、父母情绪表达及儿童内化问题。结果发现:(1)父母婚姻质量负向预测小学儿童内化问题;(2)父母消极、积极情绪表达在父母婚姻质量与小学儿童内化问题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小学儿童迷走神经张力(基线RSA)调节父母消极情绪表达与儿童内化问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婚姻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儿童内化问题,同时会通过父母情绪表达间接地影响儿童内化问题。另外,较高迷走神经张力能够缓冲父母消极情绪表达对儿童内化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近研究发现辱虐管理对下属互动公平感的负向影响受下属权力距离调节:对低权力距离下属来说这种影响相对较强,反之较弱。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本文对现有研究做了两方面拓展。首先,引入下属针对领导的总体公平感,考察权力距离在辱虐管理与总体公平感之间的调节作用,扩展那些仅关注互动公平感的研究。其次,引入领导-部属交换,解释权力距离具体是如何在辱虐管理与下属总体公平感之间发挥调节作用的。以296名企业员工为被试,研究发现:(1)下属权力距离在辱虐管理与下属总体公平感之间有调节作用;(2)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领导-部属交换的中介作用实现的,即对不同权力距离的下属来说,辱虐管理对领导-部属交换有不同作用,进而对下属总体公平感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4.
传统技术伦理学的外在进路影响了其实践有效性的发挥,荷兰技术哲学家维贝克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道德物化\"的思想,认为在具体情境中技术物与人共同构成复合的道德行动者,技术物也就具有一定程度的意向性和自由,能够承担起道德调解的作用,因此主张对技术物进行负载伦理价值的设计,使技术物在道德实践中发挥\"行动者\"的作用,对使用者的行为产生道德引导和规范作用。\"道德物化\"可以通过设计者的道德想象、扩展建构性技术评估和情境法得以实现。\"道德物化\"思想的提出超越了传统技术伦理学的二元分析框架,由外在进路转向内在进路,在技术的发展、使用及其社会嵌入过程中发挥了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使用模拟研究方法比较了以往研究中提出的基于观察信息矩阵、三明治矩阵的Wald(分别表示为W_Obs、W_Sw)、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统计量以及新提出的基于经验交叉相乘信息矩阵的Wald统计量(W_XPD)在模型——数据失拟条件下进行项目水平上模型比较时的表现。结果显示:(1)W_Sw的一类错误控制率有很强的健壮性。(2)W_XPD在Q矩阵错误设定的大多数条件下的表现优于W_Sw。结论:模型—数据拟合良好时可以使用W_Sw进行项目水平上的模型比较,当模型与数据失拟时W_XPD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眼动追踪考察两类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注意偏向的成分。在高低能量食物分别和非食物配对时,成功者对高能量存在注意警觉(加速探测)-回避(早期和总体的回避)模式;失败者对高能量存在注意回避(早期定向回避)-维持(早期维持)模式,即在早期注意更少的定向于高能量,但一旦注意到就出现维持偏向。在高低能量配对时,成功者对高能量注意警觉(早期定向)-维持(早期维持);失败者对高能量注意警觉(早期定向)-维持(早期、总体的维持) 。总体上,我们发现了不同亚类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线索加工的能量效应,即失败者比成功者对高能量食物注意更多的眼动证据。 相似文献
17.
以4-8岁儿童和大学生为被试,用虚拟生物图片为材料,采用2(不提供背景知识和提供背景知识)×6(年龄)的实验设计,考察背景知识对被试分类活动的影响及其年龄特点。结果发现:(1)两种实验条件下均有显著的年龄差异。(2)提供背景知识与否对不同年龄被试分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对4-5岁儿童分类活动的影响不显著,对6-8岁儿童及大学生分类活动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大学生心理需求、认知评估、自我调控和网络社交的关系,采用大学生心理需求量表、网络利弊权衡问卷、自我调控问卷和网络交往问卷对50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心理需求可显著正向预测网络社交;对上网的好处和代价认知评估在两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2)自我调控在心理需求和网络社交间起调节作用。由此得出结论,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可显著影响网络社交,对上网的好处和代价认知评估在二者间起中介作用,自我调控起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心理需求影响网络社交的内在机制,可为网络时代大学生进行健康网络社交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9.
Porges的多迷走神经理论提出迷走神经活动(vagal activity)与儿童的情绪及社会行为密切联系,已有研究探讨了儿童迷走神经活动与儿童的情绪反应及调节的关系,但研究结论不够清晰,需要进一步研究澄清。本研究选取93名4-6岁学前儿童被试,运用生理测量手段与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respiratory sinus arrhythmia,RSA)分析的方法,采用父母报告的学前儿童情绪反应强度、情绪调节能力、冲动性为结果变量,进一步探讨儿童迷走神经活动(以基线RSA、RSA撤出、RSA恢复为指标)与情绪反应、情绪调节及冲动性的关系。研究发现:(1)基线RSA与儿童情绪反应强度显著负相关,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显著正相关,基线RSA是儿童情绪反应强度显著负向预测因子,是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显著正向预测因子;(2)RSA撤出、RSA恢复性与儿童冲动性显著负相关,是儿童冲动性显著负向预测因子。研究结果支持了Porges的多迷走神经理论,表明迷走神经活动与儿童情绪反应、情绪调节及冲动性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2008-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出具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实施中的难题,依据内部控制相关规范,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内部控制系统完备性的主要因素进行分类,构造带有权重指数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内部控制评价结果难以量化的问题,有效弥补了单纯进行定性分析的不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