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41.
胃肠肿瘤过度治疗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尽管现代胃肠肿瘤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过度治疗现象仍普遍存在。临床医生缺乏整体观念,过度关注“瘤体”本身;医患双方“宁左勿右”的心理现象以及经济利益驱动是过度治疗存在的根本原因。外科手术和综合治疗的过度化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和患者生活质量低下。只有以循证医学的原则指导和规范肿瘤治疗;建立正确的临床决策分析模式;更新观念,坚持个体化综合治疗;加强综合治理,才能使胃肠肿瘤治疗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2.
技术医学时代与医学教育大基础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医学教育亟须将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并重,并实现科技与经济结合;而现有的专科医学办学模式已明显滞后现代科技并制约着医学的发展。为此,现代医学教育大基础观的新思维与办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模式已顺应技术医学时代的到来而诞生!1技术医学时代的到来1.1科学高潮与技术高潮的交替演变科学与技术的发展,随着其重大的理论发现与技术发明成果数比重的变化,而呈现出科学高潮与技术高潮的交替发展。据我国科技计量学学者陈文化先生的研究,从公元前9世纪以来,技术高潮与科学高潮交替涨落周期,平…  相似文献   
143.
孟宪武同志在“死亡之死亡———新世纪医学目的之假设”一文(医学与哲学,1999,(6):45,以下简称孟文)中提出:“现代医学的一切理论和实践,实际上一直在紧紧围绕着战胜疾患,战胜死亡而进行的。”这使我也联想到与医学目的紧密相关的两个问题,即人类是否可以彻底消灭一切疾病,达到人人无疾而终,甚至最终达到永生不死(孟文提到的是长生不死)?本文想就此及新世纪的医学能否把消灭疾病与死亡作为自己直接的现实目标等问题展开讨论。1 什么是死亡,死亡能否死亡11 “死是个体历史的终结”[1]:人的生物学生命的…  相似文献   
144.
现代医学学科分类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代医学学科分类中的几个问题湖南医科大学(410078)贺达仁对现代医学的学科分类,自国内阮氏提出新的三分法和艾氏提出新的四分法以来,医学的各分支学科又有许多新发展,其中不少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沿艾氏四分法之思路,对分类原则、部类名称、子学科归属等...  相似文献   
145.
146.
147.
148.
<正>雷锋同志生活过的最重要的两个地方是长沙市和抚顺市,这两个城市既是雷锋同志的故乡也是雷锋精神的发源地。两个城市在对雷锋精神的追求与弘扬工作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取得了良好效果。一、雷锋故乡学雷锋的常态践行举措(一)聚焦以雷锋精神为元素的阵地建设长沙市和抚顺市以得天独厚的雷锋元素资源为依托打造常态化、永久性的道德实践阵地,充分发挥阵地的强稳定性、易参与性功能。一是发挥实体基地、固定营地、网络平台的辐射影响力。长沙市和抚  相似文献   
149.
一列宁在1908年写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先后给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下过两个定义,他在第二章和第五章分别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这个概念,正如我们已经讲过的,在认识论上指的只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且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列宁选集》第2卷,第89、192页)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学者曾就列宁的两个物质定义进行过热烈的讨论甚至争鸣。我和吴晓东也曾撰文,运用普通逻辑和辩证逻辑对…  相似文献   
150.
亲体肝移植的伦理学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活体肝移植术部分解决了供肝短缺的问题,10多年来其发展迅速,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由于活体肝移植需从活的供体身上切取部分肝脏,且供体多为患者家属,故存在着供体的选择、供体的贡献与代价,患者的家庭、心理、社会等伦理学问题。因此在提高活体肝移植技术水平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活体肝移植的伦理学问题,遵守伦理原则,使活体肝移植不但能从技术上达到,在伦理学方面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