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香港建道神学院学者梁家麟博士从80年代至90年代末专注收集农村教会资料,著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村教会》(1999年香港建道出版社)。该书“就农村教会作为中国主流的现象,探讨基督教在中国未来的角色和挑战。”本文根据近年来调查所得,重点研究农村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发生的变化,回应梁书。一、农民和农村的历史命运从世俗层面考查,农民教徒和非教徒农民都生活在农村,依附于土地和农业经济。农民教徒在经济、政治方面的社会地位的变迁,是同非教徒农民基本一致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耗费三年时间调查研究了20年…  相似文献   
22.
荀况是战国时代新兴地主阶级的杰出思想家、朴素唯物主义无神论者。这是大家所公认的,在学术界几乎已经没有争论了。但是,荀况的宇宙观究竟是朴素辩证法的,还是形而上学的?在这个问题上,至今还有不同看法。我们认为荀况宇宙观的基本倾向是属于朴素辩证法的,虽然还有形而上学的缺陷和局限。但是,包遵信同志的《论荀况宇宙观的形而上学特征》一文(《历史研究》1977年第4期),认为苟况宇宙观是以形而上学为其“特征”的,“它没有能从根本上冲破形而上学宇宙观”。这就否定了荀况宇宙观的朴素辩证法的基本性质。我们  相似文献   
23.
中国儒教的十个方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一对于儒教来说,并不存在哪些是儒教,哪些不是儒教的明确的分界线。因为它的范围是不确定的,所以很难做出一个使大家都满意的定义。例如,从中国国内来说,有“阳儒阴释”、“儒、道、佛三教合一”之说,在士大夫阶层的思想里,儒教与道家、佛家的界线就是不确定的。至于在民间宣传的儒教主义和对于儒教的  相似文献   
24.
一、重视情感培养,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半言三冬寒”。由此可见,一句话对人的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情感具有情境性,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感气氛中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应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25.
人文社会医学教学,应从各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内涵”深化以及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全景式”的“医学人文概论”为导论,辐射众多人文社会学科的领域;以专题讲座为载体,凸现医学教育“前后期”特征的连贯性和延续性;加强课堂教学与“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实践相统一,努力培养素质全面、人格高尚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26.
陈村富 《世界哲学》2004,(1):2-2,10-16
本文旨在对近几年关于Being问题的讨论做个补充。从原创文化视野看,希腊不仅是西方文化中求“是”与求“真”的源头,而且也是文学艺术与宗教中崇尚“出神”、神秘、热恋、迷狂与虚构的源头。在“迷恋”(philos,爱)与智慧联姻产生哲学(philosophia)之  相似文献   
2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须是全校参与的,建立以发展性和预防性的工作为重点,作好补救性与矫治性的辅导治疗服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有完成该项工作的基本队伍,要求教育者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组织、指挥和进行业务指导。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来拓展,作为新的途径来开辟,把它与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认识,积极参加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8.
宗教传播与文化交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理论上论述了宗教传播与文化交流的关系,区分了迄今文化交流的两种范式。范式Ⅰ表现为同行专家的直接交流与对话;范式Ⅱ是历史上常见的,以战争、贸易、传教等为载体和中介。本文分别称之为范式Ⅱ-1,Ⅱ-2,Ⅱ-3。三者的共同点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武士、商人、传教士,其过程表现为战争、贸易和传教,所追求的目标是战胜对手,赚钱赢利,弘扬所传之教。范式Ⅱ所起的文化交流的作用不是行为主体的动机和目的,往往是历史活动的客观后果。由于宗教本身是其文化的核心,在异质文化区传教必然引发两种文化深层上冲突或融合,因而传教士必须对异质文化有基本的研究,所以Ⅱ-3的文化含量远高于Ⅱ-2、Ⅱ-1。人文社科各学科,也必须不同程度地研究宗教和宗教传播。  相似文献   
29.
眩光强度对视觉判读作业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葛列众  金文雄 《心理科学》1997,20(4):361-362
与此文有关的交流请与葛列众(310028杭州大学心理系。)联系0引言眩光对视觉作业的操作有着极大的危害,其中眩光强度起着非常明显的作用[1,2]。但是,眩光强度多大时才能对视觉作业产生影响?至今,尚无系统的实验研究。本研究拟在控制观标亮度大小的条件下,用正确率、反应时作指标,对不同眩光强度对视觉判读作业绩效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其结果将为制定合理的眩光控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1实验方法1.1视觉作业和眩光强度等级实验视觉作业为兰道环判读作业。兰道环外径为7mm,内径为6.5mm,环宽为0.5mm,兰道地环的缺口为1mm。实验时…  相似文献   
30.
“入法界品”中的五十五处、五十三位智者: 一九八○年,在日本举办的东大寺展览中展出“华严五十五处画卷”。这是东大寺所藏的画本。内容是善财童子依次拜访智者求教的故事。画卷中图有智者,智者前面,善财童子合掌求教。画面上写有《华严经》“入法界品”的文字。那么,“入法界品”是讲什么的?它讲说“十地品”中菩萨修行阶段的十地。在“入法界品”中,名为善财的童子在大乘佛教修学过程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阶段修行,最后到普贤菩萨处。最后说: 善财童子能自行至普贤处,究竟诸大愿海,不久应当与一切佛等。到此,善财童子完成了最终的悟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