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选取受过音乐训练和未受过音乐训练的汉语儿童为被试,在同一呈现速率条件下以歌曲、韵律和朗读三种方式呈现一段英文材料,从单词、句子和篇章三个层面探讨音乐训练经验和材料呈现方式对第二语言言语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1)音乐组的记忆成绩高于非音乐组;2)相比于朗读材料,儿童对于歌曲和韵律材料的记忆效果更好;3)在单词和句子层面,音乐组和非音乐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歌曲材料上,而篇章层面没有类似发现。该结果表明音乐训练和材料呈现方式均能影响儿童的第二语言言语记忆,并且音乐训练效应对材料呈现方式表现出选择性  相似文献   
92.
王亚鹏  董奇 《心理科学》2007,30(3):657-660
本文在对区块设计和事件相关设计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介绍了当前fMRI研究中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区块与事件相关混合设计。这种研究范式能够有效地分离认知加工过程中持久的、状态相关的过程与短暂的、项目相关的过程,并且已经在fMRI研究中得到了初步的应用。文章最后指出了使用这种研究范式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并且指出了其在认知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
该研究采用531名中国汉族健康大学生为被试,综合考察了5-HTTLPR(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连锁多态区)基因型、性别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之间交互作用与面孔表情识别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性别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面孔表情识别上有显著的主效应。总体来说,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和女性的被试具有较好的面孔表情识别能力。5-HTTLPR基因型、性别、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它们在面孔表情识别上的三因素交互作用也显著。该三因素交互作用主要是源于,在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背景下,女性携带有5-HTTLPR长片段等位基因比短片段纯合子表现出稍差的面孔表情识别能力。该结果体现了基因与环境多因素交互作用对面孔表情识别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4.
学校危险和保护因素与初中生偏差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学校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对初中生的偏差行为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以1739名初中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学校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及其与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1)学校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分别与初中生偏差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和负相关;(2)学校危险因素得分随年级升高而增长,保护因素得分随年级升高而降低;(3)“偏差行为榜样”、“教师的支持”、“知觉到积极期望”是对初中生偏差行为有重要影响的三个学校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95.
基于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数据库,采用多水平建模分析来自全国100个区县421所学校12,023名小学4~6年级学生报告的学校心理环境特征对同学校12,019名小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特点。结果表明:(1)小学4~6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中超过24%的变异来自学生以外的学校和区县。(2)在控制学生年级、性别、家庭背景和学校所在地、师资和生源特点等基本特征后,学校水平的心理环境特点仍然可以显著解释小学4~6年级学生认知能力10%~24%的学校间变异,其中公平与公正感的作用相对最强。(3)学校积极心理环境对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作用具有累积性,并对女生、来自收入较低家庭、来自总体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学校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更强的保护性作用。本研究扩展了学校心理环境的多水平分析,为在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中开展学校心理环境的评估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96.
运用《外语课堂学习焦虑量表》和《教师教育行为问卷》对399名3~6年级小学儿童英语课堂学习焦虑及他们知觉到的英语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1)小学儿童英语课堂学习焦虑随年级升高而逐渐增长,五、六年级儿童在交际畏惧、考试焦虑、否定评价恐惧方面的得分都显著高于三、四年级儿童;(2)交际畏惧和考试焦虑是我国小学阶段儿童的主要焦虑类型;(3)在英语课堂学习焦虑的三个维度上,男女生差异均不显著;(4)教师的消极反应与评价、鼓励与帮助是预测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焦虑的重要变量。研究结果表明,学校、教师和家长应重点关注高年级学生的课堂学习焦虑情况,加强情感疏导,并且教师要多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有助于降低学生的课堂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97.
李燕芳  董奇 《心理科学》2004,27(3):531-535
自1966年Clay首次提出早期读写能力(Emergent Literacy)的观点以来,对于0—6岁学前儿童读写能力的研究引起了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该文首先介绍了早期读写能力的提出与界定.然后具体从社会文化背景、家庭读写环境、幼儿园读写环境三个方面对影响儿童早期读写能力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目前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小结,并指出了在我国进行相关研究的迫切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陶沙  李蓓蕾  王耘  张华  周江  陈瑶  董奇 《心理科学》2003,26(2):253-256
本研究考察了婴儿情绪特征、母亲受教育程度和母亲社会情绪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1)情绪特征不同婴儿的在积极社会情绪行为上无显著差异,而在消极情绪行为上,负性情绪组婴儿的显著地少于负性情绪组婴儿的母亲;(2)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在积极情绪行为上无显著差异,而在消极情绪行为上,受教育程度高的母亲显著地少于受教育程度低的母亲;(3)综合考察婴儿情绪特征和母亲受教育程度两方面因素,受教育程度在大专以下、负性情绪较多婴儿的母亲在积极情绪行为上与其他组的母亲无任何差异,而其消极情绪行为显著地多于其他组的母亲。  相似文献   
99.
李蓓蕾  林磊  董奇 《心理科学》2003,26(1):87-89
本研究考察了我国儿童筷子使用技能特性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发现:(1)在儿童筷子使用技能的精确性、时效性以及稳定性上,4岁组儿童和其他组都存在显著差异,5岁组和7岁、8岁组儿童存在显著差异,8岁组儿童的发展水平与成人仍有显著差异;(2)学业成绩好和差的儿童在筷子使用技能的稳定性上存在显著差异;(3)儿童筷子使用技能的时效性和稳定性与其语文成绩显著相关,与其数学成绩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0.
选择研究课题,是进行任何一项心理学研究的起点,也是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最重要、最困难的任务之一。如何选好研究课题,不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而且也是一门重要的做学问的艺术。广义而言,研究课题的选择包括确定研究方向和选择具体研究课题两个方面的内容。所谓研究方向,就是研究人员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从事研究活动的工作方向,它规定了我们在一个时期内的研究领域和内容。心理学史表明,许多有成就的心理学家,一个时期甚至一生总是集中主要精力在一个方面、一个领域内进行探索,从而在这个领域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人员在一个时期内有相对稳定的方向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使研究工作有连续性和积累性,并可以成为选择具体研究课题的线索和范围。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范围,面对广阔的领域和数不清的问题,研究工作就无从着手。因此,确定适当的研究方向,应引起每一个心理学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所谓研究课题,就是科学领域中尚未认识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