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5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88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107篇
  1987年   120篇
  1986年   85篇
  1985年   109篇
  1984年   103篇
  1983年   131篇
  1982年   87篇
  1981年   80篇
  1980年   72篇
  1979年   76篇
  1978年   61篇
  1966年   49篇
  1965年   132篇
  1964年   105篇
  1963年   126篇
  1962年   54篇
  1958年   65篇
  1957年   56篇
  1956年   2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阿尔都塞的马克思著作研究中,多元决定和结构因果性这两个概念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通过考察阿尔都塞对这两个概念在理解马克思的“方法论”上的价值和应用的论述,来解释这两个概念。但这种研究方法并不认为在《资本论》或其他著作中,马克思实际上有一种具体的或明确的方法论。对我们来说,马克思主义中是否有方法论仍然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对于任何的马克思方法论的探讨,这些概念都是重要的。本文的任务之一就是表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的贡献和“理论革命”不能简单地用方法论来描绘。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思  相似文献   
72.
目的、意向和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个意向性目标搜寻的计算机模型,它有两个部分,静态部分包括一个目标表征和到达这个目标的程序。动态部分是一个感觉输入、中间信息加工,行为输出的重复的反馈循环。人类意向必然伴有意识,但机器人则可能无意识而有意向。 利用目标搜寻系统机器人模型,我们对目标搜寻系统的目的连续统下了定义;这个连续统从简单的直接反应系统一直到意向性系统。对这个目的连续统有两种传统的解释:一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普罗提诺的终极原因理论,二是希腊原子论者和现代进化生物学家的还原主义学说。本文评价了这些学说。 本文考察了几种类型的意识机能,提出了以自动机为依据的意识理论,比较了人类和计算机。从计算机结构的角度来看,人类意识是一类特殊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73.
这项研究探索了小学儿童的攻击与影响儿童是否采取攻击行为的社会认知的两个等级的联系.给攻击性和非攻击性的儿童(平均年龄为11.3岁)提供二个调查表,让他们进行回答.一个调查表是测量儿童对自己进行攻击的能力及相应的行为的认识(即自我实力的认识),而另一个调查表则测量儿童对攻击性行为会得到的奖励和惩罚的后果的认识.  相似文献   
74.
 这项纵向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1)在幼儿园里所提供的认知任务对儿童的学业成就的预见性;(2)教师和母亲对儿童的一般认知能力和实际成就的评价对于学业态度的预言性.在进入幼儿园以前对儿童进行初试,255名幼儿园儿童被追踪到一、二、三、五、十年级,认知任务中的一个分项目与中学成就分数保持着相关,特别是在阅读方面.十年级儿童的能力的自我概念、成功期望、成功的价值以及对任务难度的认识都表现出性别和学习内容范围的影响.男孩往往偏爱算术,而女孩则更喜欢阅读.儿童的学业态度与母亲对他的早期评价及实际成就分数都有相关,女孩尤为如此.母亲的评价与女孩对算术的态度有正相关.在全部11个年龄时期中都存在着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75.
本研究采用性别标定作业,测验了43名出生21个月到40个月的儿童辨别男女孩和男女成人图片的能力,并在通常按性别类型分的三种行为(选择玩具、攻击性和同龄游戏伙伴的选择)上对通过性别作业的儿童(平均年龄30个月)与未通过性别作业的儿童(平均年龄26个月)进行了比较.本研究预测,通过了性别作业的儿童会选择同性伙伴和更有性别特点的玩具,通过了性别作业的女孩攻击性会减弱,男孩则没有变化.但结果只证实了攻击性和选择同龄伙伴的预测,选择玩具的预测则没有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76.
某些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研究者认为,模仿与言语获得没有关系(Slobin,1967).早在六十年代,不少人研究了儿童直接模仿成人句子的效果(Brown,Bellugi,1964;Cazden1965).他们认为,尽管模仿在儿童语音、新词语的获得和习惯语表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并不能说明模仿在儿童句法获得中起作用.Slobin(1967)指出,在某种情况下,儿童能对成人的句子正确地模仿,只是能模仿的这些句子比儿童自发的句子(Spontaneous sentences)稍长或稍复杂些.我们认为,这种模仿能加强儿童的句法能力,因此有利于儿童下一阶段句法能力的发展.近些年来,Bloom,Hood和Lightbown(1974)提供了儿童早期言语发展的证据,表明有模仿倾向的儿童似乎是通过模仿来掌握新的语义句法关系以及新的词汇、习语.有模仿倾向的儿童在语气材料和上下文知识的处理中是积极的.这些研究涉及到句法,也涉及到发展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物性论》     
罗素说过,“几乎没有任何别的大诗人要等待这么久的时间才为人所认识到,但是到了近代,他的优异性差不多已是普遍公认的。”这位大诗人便是卢克莱修(约公元前99年—55年)。他的哲学巨著《物性论》在写成之后,整整湮没了一千余年,直到1473年才被发掘出来。而且在中世纪,它仅仅存下了一份手稿。该书用诗歌体裁著成,共六卷,七千余行。马克思曾据之称赞卢克莱修是“真正罗马的史诗诗人”,是“朝气蓬勃的,大胆的、富有诗意的世界主宰者”。  相似文献   
78.
(一)孽海生涯四十春,风花雪月枉哦吟。欺名交负诗文债,居室常牵儿女情。五蕴焉能空浊体,六如未必了凡心。无边佛法人间有,处处随缘证夙因。 (二)自是尘心终未泯,杨枝洒落指迷津。收将狂慧板三宝,证得因缘学五乘。名利场中鄙俗客,菩提树下仰高僧。借来南海半瓶水,化作东山一片云。四十三周年生日皈依三宝赋呈正果老法师@德纯~~  相似文献   
79.
罗素的观点看来是主张,类型论提供了避免一切悖论的方法,此外类型论在本质上还是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让我们依次来考虑这两点。晚近的作者在所谓“语义悖论”和集合论悖论之间作出了区分,而罗素没有这样做。埃匹曼尼德悖论被称为语义悖论,因为它在本质上涉及到真的概念(谎话是不真的);并且“真”被称作一种语义关系,因为它是  相似文献   
80.
一、历史运动心理学的基础在于运动学习和动作操作。1920年之前,就有少数人单独地进行一些零星分散的调查。这些调查推动了各种心理变量影响动作操作的研究。首先在美国发表的是观众对自行车比赛的影响。在1918年,伊利诺斯大学的心理学家C·R·格里菲斯对足球运动员和篮球运动员的反应时进行了比较,这仅仅为以后的研究播下了一些种子。在此期间,其它国家(苏联、德国和日本)也有类似的研究。 1920—1940年间,有些人对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发生了特殊的兴趣。美国的运动心理学之父 C·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