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多种所有制形式下的利益主体多元化及中国社会结构的分化,导致社会公平呈现为底线诉求与最大诉求并存的二维空间结构.中国社会的公平危机最突出地体现为底线危机,实质就是基本物品被剩余化分配的危机,根源于公平二维度之间的外在对立与紧张.建构社会公平就是在公平二维度之间建构内在张力,根本途径就是坚持包容性增长,既保持底线又刺激增量,从而真正化解公平与效率的冲突.  相似文献   
32.
佛教禅定作为一种佛家认知宇宙实相及自我意识的研究方法与操作技术,为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种觉知自我意识的极有效方法。本文从心理学方法论角度出发,结合佛教禅定的内证实践,系统阐述了禅定过程中的研究对象(识蕴)、研究方法(止观)等诸方面的内容和特点。佛教禅定的心理学方法论研究是有别于其他文化形态方法论研究的一种独特证知方法,是对西方心理学方法论研究的一种补充与超越。  相似文献   
33.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诊疗决策.运用循证医学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有效地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降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34.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诊疗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诊疗决策。运用循证医学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有效地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降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35.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很难治愈的一种疾病,绝大多数的患者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患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最终需要肾脏替代疗法来缓解症状,如透析治疗或选择肾脏移植。巨大花费同疾病本身使患者身心均受到很大的压力,CKD患者抑郁、焦虑情况普遍存在,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营养状态和治疗配合性及疾病的预后,因此解决其心理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6.
错误信念任务中的知识偏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观点指出,年幼儿童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发展变化,不是发生了概念变化的质变,而是知识偏差的表现。知识偏差是指当我们尝试理解一个更不知情的观点时,不能忽略自己拥有的额外信息并受此影响而产生偏差的倾向。本文对知识偏差的含义及其在错误信念任务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做了较为详细的综述和分析,并就在错误信念任务中消除知识偏差影响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7.
国外研究者认为高自尊个体的内控性高,因此其在心理性应激情境中的反应不那么强烈,而国内研究者从集体文化(中国)考虑,则认为高自尊个体的社会认可需求较高,因此在心理性应激情境中的反应更强烈.本研究采用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作为应激情境,采集41名中国大学生被试在这一情境下的客观参数(心率)作为心理性应激反应的指标,通过问卷测量被试的自尊水平、内控性水平和社会认可需求水平,考察自尊影响心理性应激反应的机制.结果发现被试的自尊水平与应激情境下的心率呈正相关,并且社会认可需求在自尊与心理性应激的关系中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本文从文化差异角度提出自尊预测心理性应激反应的模型可能需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来分别探讨.  相似文献   
38.
以90名4-6岁儿童为被试,探讨了儿童在小模型旋转任务中利用线索学习和位置学习表征空间位置的年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对线索学习的利用要优于对位置学习的利用;(2)4岁儿童已经可以使用线索学习的方式表征空间位置,但到6岁左右才开始能够使用基于方向的位置学习;(3)线索特征对于儿童的线索学习有显著影响,明显、突出的线索有利于儿童的线索学习。  相似文献   
39.
模仿非任务相关动作的行为被称为过度模仿。研究以94名4-6岁儿童为被试,通过操纵无关动作与结果之间的关系,考察了儿童遵守规范的动机对过度模仿的影响。结果发现,当遵守规范导致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时,儿童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过度模仿;而当遵守规范与得到结果不冲突时,儿童过度模仿的比例显著增加。这些结果说明遵守规范的动机影响儿童的过度模行为,当遵守规范的动机降低时,过度模仿行为减少。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