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探讨结构和熟悉性在惯用语加工中的作用,本研究操纵惯用语的结构(偏正、动宾)和熟悉性(高、低),采用Eyelink 1000 plus记录104名大学生阅读包含惯用语的句子时的眼睛注视过程。结果发现:高熟悉惯用语的第一遍注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均短于低熟悉惯用语的;只有加工低熟悉惯用语时, 偏正结构惯用语的总注视时间短于动宾结构惯用语的。结果说明,结构只影响低熟悉惯用语的晚期加工,偏正结构比动宾结构惯用语语义整合更容易;熟悉性影响惯用语整个加工过程,高熟悉比低熟悉惯用语加工更快。实验结果支持惯用语的混合理论。  相似文献   
82.
本研究探讨了无背景音乐、中文流行背景音乐和英文流行背景音乐对熟悉与不熟悉中英字词记忆的影响。以90名通过CET6的大学生为被试。实验1使用熟悉中英名词各32对进行即时回忆任务。实验2增加了任务难度,使用不熟悉中英字词各10个进行即时再认任务。结果表明,无音乐条件下记忆量显著高于中英流行音乐条件;在实验1中,中文流行音乐条件下对熟悉词汇的回忆量显著低于英文流行音乐条件;在实验2中,中英文流行音乐条件下的词汇再认量没有显著差异,但中文流行音乐条件下对中文不熟悉字词识记干扰更小,英文流行音乐条件下对英文不熟悉字词识记干扰更小,提示听觉输入语言熟悉度和视觉任务难度都会影响无关言语效应的大小,听觉语言熟悉度的影响受视觉任务难度高低的制约。  相似文献   
83.
以发展的整体互动论和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考察青少年早期冲动性的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采用Barratt冲动性量表、家庭环境量表、青少年感知校园氛围问卷对天津市某中学210名初中生进行了为期1年的3次追踪调查,使用潜变量增长模型、潜类别增长模型、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青少年早期冲动性的发展呈线性增长趋势,并可分为三个亚群组:恒低组(16.67%)、恒高组(41.43%)和居中升高组(41.91%);(2)家庭环境亲密度和教师支持对亚群组有显著预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在青少年早期冲动性的动态变化性、个体差异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4.
本研究采用边界范式, 通过操纵预视词和目标词的词类一致性探讨中文阅读中副中央凹中能否加工词类信息。实验采用单因素3水平设计, 三种预视条件: 一致预视、词类不违背预视、词类违背预视。对实验数据进行线性混合模型及贝叶斯分析发现: 词类违背条件和词类不违背条件下对目标词的注视时间和注视概率没有显著差异, 即无词类信息的预视效应。该结果倾向于支持序列注意转移模型, 眼动控制模型的未来发展应更加关注灵活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85.
本研究根据道德认同模型与亲社会行为理论,以808名大学生志愿者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探索心理虐待与忽视对志愿投入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心理虐待与忽视对志愿投入的影响主要由公正世界信念与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来实现。本研究揭示了心理虐待与忽视与志愿投入的关系及内在机制,丰富了公正世界信念和道德认同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6.
智力运动是以开发智力为目的且涉及到较多认知活动的竞技运动。研究表明, 长期的智力运动经验会影响专家在领域内任务中知觉及记忆的行为表现及其大脑活动。智力运动经验使专家知觉广度增大的同时, 促进专家对棋子关系进行整体性知觉加工, 且这一过程与颞顶联合区、缘上回、压后皮质、侧副沟、梭状回等区域有关; 在长时记忆中存储的具体(空间位置)及抽象信息(知识、策略、棋子关系等)是专家记忆优势发生的基础, 该过程与内侧颞叶、额叶和顶叶有关。未来研究可以从智力运动类型、创新实验范式, 结合测量设备及认知特点, 深入探讨智力运动专家整体知觉优势及记忆优势的神经机制, 为人工智能和技能训练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7.
为了考察背景性质对ASD者搜索面孔的影响,设计两个眼动实验任务,要求14名7~10岁ASD儿童和20名同年龄正常儿童观看图片。实验一采用将面孔嵌入风景图片中引起语义不一致的刺激;实验二采用含有面孔的无意义背景乱序图片刺激。结果发现:(1)面孔与背景语义不一致并不能促进ASD儿童对面孔的搜索;(2)乱序背景对ASD儿童面孔搜索与加工没有产生干扰作用,但使正常儿童的搜索时间变长;(3)一旦觉察到面孔后,ASD儿童对面孔的注视时间少于正常儿童。表明正常儿童对面孔的搜索与加工受背景性质的影响,而ASD儿童不受背景性质的影响;一旦发现面孔,ASD儿童的注意维持较短,但面孔加工模式与正常儿童相似。  相似文献   
88.
白学军  岳鹏飞 《心理学报》2013,45(7):715-724
在情绪标注的研究中,存在着情绪标注是增强还是抑制负性情绪以及非情绪标注能否抑制负性情绪的争论。研究选择负性情绪面孔和图片为实验材料,以女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了16导生理记录仪记录其完成任务时皮电、指温和指脉率上的变化。实验1以负性情绪面孔为材料,采用经典范式试图验证以往研究结果。实验2采用负性情绪图片为材料,探讨了情绪标注和非情绪标注对负性情绪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1)在情绪标注条件下被试的指脉率比情绪匹配条件下的更低;性别标注(即非情绪标注)条件下被试的指脉率与性别匹配条件下的差异不显著;(2)在情绪标注条件下被试的指温比自然或人工标注条件(即非情绪标注)下的更高。研究结果表明,情绪标注可以抑制负性情绪,而非情绪标注则不能抑制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89.
返回抑制(IOR)是指注意过程中个体对已搜索过的位置进行抑制, 从而在随后该位置上出现目标时发生注意重新定向或反应变慢的过程。本研究使用ERPs技术, 采用线索-靶子范式, 考察了情绪目标辨别任务中IOR的发生过程及二者的神经机制。结果发现, 与无效线索相比, 有效线索下的P1波幅更小, N1波幅更大, 正性、负性面孔N170的波幅比中性面孔大。表明当要求被试做情绪辨别任务时, IOR与对情绪信息的反应之间发生了分离, 表现出情绪加工的优先。这说明IOR和情绪偏向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神经通路上的适应机制, 也为进一步探究注意与情绪的关系问题提供了来自神经电生理学的证据。  相似文献   
90.
采用《大学生脑科学素养问卷》,对天津市1450名大学生脑科学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大学生总体脑科学问卷正确率显著低于60%,其中,脑的功能、脑的组织结构和脑与学方面的得分更低;(2)书籍、网络和电视是大学生获取脑科学知识的重要渠道;(3)大学生对脑科学知识的总体关心程度偏低;(4)大学生脑科学素养水平受成长环境和父母文化程度因素的影响,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