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1.
9月7日北京市的部分阿洪和各区清真寺民主管理委員会的代表参观了京郊通州区張家湾人民公社。这次参观,使大家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实际的社会主义教育,进一步认識到在党的正确領导下,农村发展的新面貌,已經或正在成立的人民公社(共产主义社会的萌芽),将逐步加速消灭农村和城市之間、工农之間和工农与知識分子之間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2.
当年离开"穷乡僻野"家乡的我,初入大学课堂时,对于一切都是那么懵懂。偶然的一次,我与你开启了相识的机缘。如今,我已是一介大学毕业后的蜗居读者,看似心有空天之梦,身却无寸技之能。但须臾不曾放弃自己追求的梦想。我极其喜悦你的芬芳飘溢。是你的精纯之质,启迪了我的睿  相似文献   
113.
田辰山 《学海》2003,(1):112-119
一、历史大循环条件下的类似文化自觉一百多年的历史 ,宛如走了一个大循环。这一大循环包括两种现象 ,一种是中国思想界重新拾起 1 9世纪中叶至 2 0世纪初思考过的同样的文化问题 ,出现与那时类似的对传统文化的自觉现象。另一种是 1 9世纪中叶至 2 0世纪初国际环境在今天出现延续现象。不过大循环不是历史又回到原来的位置。1 9世纪中叶至 2 0世纪初的中华文化自觉表现在中国思想界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崇尚西学上。魏源从 1 842年就开始提出中国要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主张 ,要求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①洪仁 1 85 9年撰《资政新篇》提出了…  相似文献   
114.
作为圣经历史批判方法之一种,传统历史方法试图呈现圣经中各传统形成与流传的过程。本文以拉德的六经与诺特的五经为文本考察的中心,探讨他们对这一方法的具体运用及其贡献。同时,本文对这一方法的预设以及引发的质疑与困境,亦作出述评。  相似文献   
115.
正宋真宗赵恒执政期间,有两位皇亲国戚因为争夺父亲的遗产,闹得天下皆知。兄弟二人都认为对方分到的财产比自己的多,不公平,于是告到衙门。本来财产纠纷案也不是什么大案子,可是因为两人都是皇亲国戚,地方官员不好认真追究,无法解决他们的矛盾。两人依仗着关系,又将事情闹到了皇宫。事情越闹越大,搞  相似文献   
116.
当我们考察汉代的社会与思想时,会发现汉代史籍中记载的大量的“谣”与当时的社会特别是政治生活密切相联.这些“谣”往往以曲折的方式对后来出现的政治事态作出预言,表达了当时的知识分子群体及一般社会民众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态度,因而它们构成了汉代社会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里,我们试图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对汉代作为预言的“谣”所表现的社会批判意识作一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17.
鄙人学过一段时间的中医,《本草纲目》、《汤头歌诀》读得烂熟,如今又供职于心理辅导室,主持心理门诊,治标治本,常得妙方,临床实验,效果颇好,兹录数则与朋友们分享。  相似文献   
118.
简讯两则     
8月2日至4日,《中华心——胡秋原政治·文艺·哲学文选》首发式暨胡秋原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京召开。海峡两岸学者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近百人出席了会议。胡秋原现为台湾中国统一联盟名誉主席,《中华杂志》发行人,是台湾统派中最有影响的人物。多年来,胡秋原同“台独”、“独台”势力进  相似文献   
119.
考察短式知觉压力量表(PSS-10)在中国大学生中的效度和信度。用PSS-10、一般健康问卷(GHQ-12)、生活取向测验修订版(LOT-R)、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以及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对176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PSS-10的条目质量良好; 经探索与验证后,量表的潜在结构为稳定的两个因子,与实测数据拟良好; PSS-10的效标关联效度较好。总量表、无助感和自我效能信念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了测量学要求; 两周后其重测信度大于0.6; 它们的问卷辨识系数均大于0.9。短式知觉压力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能够作为有效测量大学生领悟或感受到压力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0.
田锐 《心理学探新》2021,(6):490-495
心理弹性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其研究趋势正向老子守柔的观点靠近。“韧”是“柔”最基本的语义,守柔是一种温和的韧性,带有弹性特征,是以积极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予以动态调控和适应,体现了在坚韧中渗透、在温和中顺从、在容纳中消融、在去欲中致静、在处下中利他、在统合中促和的心理弹性内涵。基于此,守柔式家庭教育的弹性策略可以是:认知上的弹性预设,即以家长的理性引导而促进孩子的适应性; 情绪上的弹性传递,即以家长的积极心态而诱发孩子的积极性; 沟通上的弹性拓展,即以家长的易接触性而增强孩子的可塑性; 动力上的弹性支持,即以家长的柔性操作而提升孩子的抗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