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1.
小学儿童一维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毕鸿燕  方格 《心理学报》2002,34(6):59-63
研究了小学儿童一维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及认知策略 ,同时 ,对心理模型理论进行了检验。被试为城市中等小学 7岁、9岁、11岁儿童各 2 4名 ,男女各半。 4种实验任务分别为三前提单模型、三前提双模型、四前提单模型和四前提双模型。采用个别实验 ,儿童在前提呈现的情况下进行推理。主要研究结果 :(1)从小学 7岁到 11岁 ,儿童的一维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明显提高 ,7岁儿童初步形成了一维空间方位推理能力 ,9岁和 11岁基本具有了这种能力 ;(2 )随着年龄增长 ,使用模型建构策略解决问题的儿童人次越来越多 ,绝大部分 11岁儿童都能使用这一策略进行推理。但即使儿童使用了模型建构策略 ,他们的推理成绩也没有反映出模型数量所造成的任务难度差异 ,即不符合心理模型理论关于模型数量的主要预期。  相似文献   
12.
探讨不同汉字解码技能在小学生阅读理解发展中的作用。208名二、四年级学生完成了认读准确性、流利性、声旁意识、形旁意识等汉字解码技能测验及阅读理解和言语理解测验。结果表明,汉字解码技能是阅读理解变异的重要来源。汉字认读准确性对二、四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均有显著的独立贡献,汉字认读流利性仅对二年级学生有显著的独立贡献,声旁与形旁意识没有显著的独立贡献。结果对认识儿童阅读发展及有效促进阅读学习具有启示。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图形刺激材料和文字刺激材料入手,探查了7岁、9岁、11岁儿童的一维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及其认知策略。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儿童的一维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从7岁到9岁,从9岁到11岁都有显著性提高。7岁儿童处于能力的初步形成期,9岁儿童是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期,11岁儿童已基本具有了一维空间方位单模型条件下的传递性推理能力;(2)小学儿童在图形刺激材料条件下的推理成绩显著优于文字刺激材料条件下的推理成绩;(3)前提数量的增加没有对小学儿童的推理造成显著性影响;(4)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模型建构策略的使用者越来越多,但在图形刺激材料和文字刺激材料下,儿童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所不同。在图形刺激材料下,大部分7岁和9岁的儿童采用知觉策略,11岁儿童中只有少部分人使用这一策略。在文字刺激材料下,模型建构策略是儿童推理的主要策略。少部分7岁儿童使用模型建构策略,大部分9岁儿童和绝大部分11岁儿童使用模型建构策略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6~8岁儿童三种时间副词理解能力及策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6~8岁儿童理解时间副词的能力进行了初步探查,结果表明:(1)不同年龄儿童对时间副词的理解能力不同。6岁和7岁儿童初步形成了对现在时间副词和过去时间副词的理解能力,萌发了对将来时间副词的理解能力;8岁儿童已具有了对现在时间副词和过去时间副词的理解能力,基本上具有了对将来时间副词的理解能力。(2)儿童在理解时间副词时多种策略并存。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效策略的生成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8岁儿童已有90%以上的人次能够使用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学习障碍的主要类型之一, 严重影响个体认知、情感与社会适应性的发展。书写与阅读关系密切, 阅读障碍者常常表现出书写加工缺陷。在行为层面, 阅读障碍者书写缺陷表现在书写质量差、速度慢和停顿多等多个方面。在脑机制层面, 脑成像研究发现, 阅读障碍者书写加工缺陷与字形加工脑区活动, 以及字形与运动区脑功能与结构连接异常有关。总体而言, 阅读障碍者书写过程中的字形通达缺陷的证据比较充分, 但字形与运动编码的衔接以及运动执行是否存在困难, 尚缺乏研究证据。相对于字母语言, 书写与阅读的关系在汉语中更为紧密, 汉语阅读障碍的书写研究将为开发汉语特色的诊治方案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6.
毕鸿燕  彭聃龄 《心理科学》2003,26(2):228-231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4-6岁儿童的直接推理能力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学前儿童萌发了评议条件下的直接推理能力,但年龄发展效应并不明显;(2)对于学前儿童而言,否定前提下的直接推理并不比肯定前提的难。但是,如果进行了反义词的转换,同样的任务,却增加了肯定前提下直接推理的任务难度,而对否定前提下的直接堆理没有影响;(3)学前儿童在直接推理时多种策略并存,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效策略的生成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有效策略的使用能力并没有与有效策略的生成能力同步发展,而是表现为落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汉语形声字声旁家族大小对整字发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毕鸿燕  胡伟  翁旭初 《心理学报》2006,38(6):791-797
拼音文字阅读中的“家族效应”是语音通达研究的一个重要角度,然而,汉字语音通达的家族效应研究却未见报道。本文运用快速命名的实验范式,对汉字形声字声旁家族大小对整字语音通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汉字阅读中也存在家族效应,但是与拼音文字正好相反,声旁家族越大,反应时越长,在不规则汉字阅读中表现更为明显,显示了汉语语音通达有别于拼音文字的特殊性。另外,作者在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汉字形声字阅读的模型,以期更深入地揭示汉字形声字阅读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18.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缺陷本质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近些年, 有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假设——噪音抑制缺陷假设, 并得到了许多研究证据的支持。这种缺陷在视觉和听觉通道中均存在, 说明阅读障碍具有多感觉/一般性噪音抑制缺陷。但也有研究者指出知觉噪音抑制本质上反映了注意的功能, 因而这种缺陷可能是由注意缺陷导致的。目前还缺乏直接证据支持汉语阅读障碍存在噪音抑制缺陷。最后本文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研究选取三年级、五年级和七年级学生,采用两个汉字命名实验,考察主观声旁家族对汉字命名的影响。实验一操纵主观声旁家族大小,发现三年级儿童没有表现出家族效应;五年级儿童表现出边缘显著的家族抑制效应,即对大家族的字命名更慢;七年级儿童表现出显著的家族抑制效应。实验二操纵了目标字是否有高频家族成员字(higher frequency neighbors,HFNs)这个变量,发现儿童普遍都表现出HFNs抑制效应,即对有高频家族成员字的目标字命名更慢。以上结果表明随着年级增长,主观声旁家族对儿童命名的影响逐渐增强,且高年级儿童已表现出家族抑制效应,这一表现与普遍出现的HFNs抑制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4—6岁幼儿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毕鸿燕  方格 《心理学报》2001,34(3):47-52
该研究旨在探查4、5、6岁幼儿空间上下和前后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及不同实验条件(一致、模糊、冲突)下儿童的传递性推理能力。为了尽量降低记忆对推理的影响,要求幼儿在前提呈现的条件下按前提方位关系进行传递性推理操作。被试为幼儿园4、5、6岁组儿童各24人,其中男女各半。主要结果表明:4岁幼儿开始萌发空间前后和上下方位的传递性推理能力;从4岁到6岁,“上下”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优于“前后”方位;4—6岁幼儿还不能完全摆脱知觉干扰因素的影响,形成稳定的传递性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