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5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信息加工的阶段及其年龄差异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7—19岁的被试140名,对四种不同任务进行操作。结果表明,相同图形的空间调整过程速度除7岁年龄段以外,其余年龄段变化较小;不同图形调整过程速度、不同字母转换过程速度和不同字母的转换差异速度到了11岁以后,基本保持不变,而且,图形调整速度和字母转换速度基本相同;指数函数能较好地描述选择和反应过程速度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特性,不能较好地描述字母转换过程速度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特性,直线方程则不能很好地描述不同任务加工速度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特性;最后,本研究对信息加工阶段及其年龄差异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2.
教师解决结构不良问题策略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人期个体解决结构不良问题的有关认知加工理论为框架,运用多因素设计的方法,对90名不同年龄的教师在解决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常见的三种冲突情景下使用策略的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教师在解决结构不良问题时,从总体上说不存在年龄差异,但在处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等较为复杂的冲突问题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更趋向于使用元认知和认识论认知策略。该研究对教师培训中如何根据不同年龄特点来进行教育机智训练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3.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与其教育观念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从北京市和浙江省瑞安市小学教师中选取的436名语、数教师为被试,探讨了教师教学监控能力与其教育观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教师教学监控能力与其自我知觉、教学效能感和其对教学成败的努力归因等教育观念因素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研究还发现在教师的教育观念中,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努力知觉与其教学监控能力之间存在直接的线性关系,其它的观念成份均通过它们影响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54.
汶川地震8.5年后,对地震极重灾区的2291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抑郁、创伤后成长(PTG)和生活满意度等身心反应的现状及其共存形态。结果发现:(1)地震发生8.5年后4.75%的青少年有明显的PTSD症状,29.98%的青少年有明显的抑郁症状,其中女生、少数民族学生、高年级学生的症状水平更高;46.13%的青少年报告其出现了明显的PTG,其中女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PTG水平更高;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较低,其中初一年级显著高于其他年级,但性别和民族差异不显著;(2)青少年的PTSD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PTG相关不显著,抑郁与PTG和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PTG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3)青少年的PTSD、抑郁、PTG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具有共存的形态,具体表现为成长组(32.6%)、低症状组(39.4%)、症状-成长共存组(5.8%)、中等症状共病组(17.8%)和高度症状共病组(4.4%)等5种类别。  相似文献   
55.
羊群行为是消费市场上的一种典型现象,它是指在不确定情境中,消费者模仿他人进行消费决策的行为。本研究通过模拟消费情境对消费者羊群行为的心理机制进行研究。研究1通过操纵观点的强弱研究消费者的信息加工方式。结果发现,消费者的羊群行为是消费者采用一致性启发式或能力启发式的结果。研究2进一步通过操纵群体内部的一致性程度考察两种启发式的作用条件。结果表明,在群体内部一致性程度高的情况下,消费者倾向于采用一致性启发式,与大众决策保持一致;在群体内部一致性低的情况下,消费者倾向于采用能力启发式,与专家的决策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56.
采用经济信心问卷、生涯自我效能感量表、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贝克焦虑和抑郁量表,对23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大学生经济信心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生涯自我效能感在两者之间可能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经济信心与生涯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抑郁显著负相关,生涯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与焦虑、抑郁显著负相关。大学生经济信心对其主观幸福感和抑郁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在经济信心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其在经济信心和抑郁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此外,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传递了经济信心对焦虑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57.
外表真实区别、表征变化和错误信念的任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理论”已成为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和最活跃、最多产的领域。为了分析和比较“心理理论”的实验任务,该研究以济南市3所幼儿园中的233名3—6岁儿童为有效被试。进行了“意外转移。和“欺骗外表”两种心理理论实验任务。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意外转移任务中内隐错误信念显著难于标准错误信念,易化错误信念与标准错误信念的难度不存在显著差异。(2)欺骗外表任务中外表真实区别难度显著低于表征变化和错误信念。(3)意外转移任务的错误信念显著难于欺骗外表任务的错误信念。  相似文献   
58.
小学儿童社交问题解决策略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周宗奎  林崇德 《心理学报》1998,31(3):274-280
该研究采用该谈法了不同年级,不同社交地位小学生儿童对社会交往问题的解决策略4及其发展特点,该谈涉及三类假设的社会情境:发动交往,维持交往和解决冲突。  相似文献   
59.
教师素质的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从心理学角度对教师素质中的工作积极性、教育机制、教师的自我概念等成分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也进行了提高中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1)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其心理水平、工作条件、环境因素等有显着的相关.(2)教师解决人际冲突的教育机制,依据其认知发展水平和解决问题采取的策略,可以划分为水平不同的四种类型.(3)改变教师的自我概念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0.
中学生成就动机的发展特点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研究用量表法对652名中学生的成就动机从四个角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级的上升,成就归因、自主性动机、自我效能、成就目标基本保持平稳的发展趋势,但在不同的维度上,其发展变化趋势和水平各有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自我效能与掌握目标是中学生的主要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