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儿童绘画与儿童语言的关系,是儿童绘画心理及符号认知发展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文章在简要回顾儿童绘画心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从绘画与语言都是符号、二者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相似性以及二者心理发展阶段的一致性等方面介绍了儿童绘画与语言相互关系的研究。这些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符号系统之间联系的焦点在于意义,意义是沟通两个符号系统的纽带。儿童绘画与语言的关系随着儿童的发展而变化。文章还分析了这些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62.
重读在口语语篇理解加工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玉芳  李晓庆 《心理学报》2004,36(4):393-399
用三个实验探索了重读在口语语篇理解加工中的作用。其中实验1利用以句子为单位的口语动窗法,考察了重读如何影响语篇的临场加工速度。实验2和实验3利用词汇再认任务,考察了重读对语篇临场加工效果(即信息在语篇表征中的激活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控制条件相比,一致性重读加快语篇的临场加工,不一致性重读减慢语篇的理解加工;与控制条件相比,一致性重读提高了新信息在语篇表征中的激活水平;不一致性重读虽然促进了所标示的旧信息的激活,但是对于相对重要的新信息的激活具有抑制作用。从而说明一致性重读对语篇理解具有促进作用,而不一致性重读阻碍语篇理解。这一促进和抑制作用不仅体现于语篇的临场加工过程中,而且表现在即时的语篇加工效果中。  相似文献   
63.
在心理语言学领域,情绪信息加工是语篇理解的重要方面,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的研究表明,读者在语篇阅读中可以在线地、自动地推测出语篇情绪信息,追踪情绪信息的变化,并对其进行更新。语篇理解相关的模型及一些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实证研究表明语篇情绪理解至少包括两个重要的加工过程:一是对语篇情绪信息的实时监控,二是对当前情绪信息的评估与更新。相关的功能磁共振(f MRI)的研究表明语篇情绪理解除了需要经典的情绪加工网络,还需要多个脑区网络的参与,如,语篇理解网络、心理理论(To M)网络。未来研究还需更加深入地、更加细致地探讨语篇情绪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成果也可以为情感计算领域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4.
杨玉芳  韩布新 《心理科学》2002,25(1):122-123
中国心理学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八届全体理事会于 2 0 0 1年 11月 4日在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举行。会议期间进行了学会的换届改选 ;召开了中国心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 ,研究了学会下一步的工作。中国心理学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共 2 0 6人 ,由全国 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心理学会选派。出席代表大会的代表 15 1人。代表大会上对 85名经学会按照中国科协的有关规定和学会章程的规定 ,采取通讯投票的方式进行差额选举的方法产生出的理事候选人 ,进行了投票选举 ,选出新一届理事…  相似文献   
65.
不一致性重读对口语语篇加工中信息激活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晓庆  杨玉芳 《心理学报》2005,37(3):285-290
利用跨通道词汇再认任务,探索了口语临场加工过程中,不一致性重读对新信息以及它所标示的旧信息在语篇表征中激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控制条件相比,不一致性重读虽然提高了旧信息在语篇表征中的激活水平,但是同时抑制了新信息的激活;这一促进和抑制作用在关键词汇后的500 ms就已出现。从而说明,对于相对重要的新信息,不一致性重读会阻碍语篇的理解,并且会影响到语篇的临场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66.
高兵  杨玉芳 《心理学报》2008,40(4):381-388
通过眼动实验,考察了语篇理解中整体语境和局部语境对代词理解的影响。实验一是预备实验,发现名词与动词词组之间关系的典型性不同,整合的速度也不一样。实验二发现,代词的理解不是一次完成的,代词理解的初期受整体语境的语义偏向影响,而不受局部语境的影响。在第二阶段主要受到局部语境的影响。代词的理解过程比较符合Cook(2004)所提出的两阶段模型  相似文献   
67.
韵律对指代歧义的解歧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波  王蓓  杨玉芳 《心理学报》2002,34(6):15-20
研究了韵律特征对指代歧义的解歧作用及其机制。所选的指代歧义句先由 33名被试确定其主要意思和次要意思。歧义句由 8名发音人朗读 ,经专家和普通听者评定后选出 1人的语料为实验材料。各有 12名在校大学生参加了重音听辨实验和名词互换语义判断实验。实验 1请被试比较歧义句中切分出来的所指名词与非所指名词的重读程度。实验 2中将不同的名词组合嵌入到主要意思与次要意思的句子框架中 ,请被试判断合成句表达的是主要意思还是次要意思。实验 3对 4名发音人的语料进行了声学分析 ,测量并比较了歧义句中的所指名词和非所指名词的音高、时长和音强。结果表明 ,韵律信息对于指代歧义有较好的解歧效果 ,消解指代歧义的基本手段是在所指名词上设置重音 ,其主要的声学表现是所指名词时长的延长。  相似文献   
68.
言语产生中的韵律生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描述了韵律生成的相关模型。然后以研究的问题为着眼点,回顾了言语产生中韵律生成的相关研究。发现大多数研究结果都证明,在单词产生过程中,存在一个独立于音段内容的抽象韵律结构,其中包含了词的重音模式和音节数量等信息;在短语和句子产生过程中,韵律结构和停顿模式都不是完全决定于句法结构,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句子韵律产生的最佳单位是韵律词。语言学韵律产生的脑区激活呈左侧化趋势。  相似文献   
69.
语句中协同发音对音节知觉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音节相似度听辨实验,以大学生为被试,对音节间协同发音现象所引起的音节知觉差异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音节之间的协同发音影响音节音段内容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主要取决于相邻前音节末尾韵母部分的差异,以及相邻后音节首辅音发音部位的差异;对于发音相同、语境不同的音节,音节在超音段内容变化所引起的知觉效应明显大于协同发音引起的知觉效应  相似文献   
70.
中国心理学的未来发展——中国心理学会会士论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5月12日晚8:00~11:00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了中国心理学会会士论坛.会前散发了1985年<心理学报>2期的文章"心理学家的期望--心理学家迎春座谈会纪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