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信息结构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语言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从焦点和背景这一维度对信息结构的研究最多。通常情况下,人们会重读焦点信息。本研究使用ERP技术,通过对话语篇考察了不同位置对比焦点和重读的一致性对口语语篇理解的影响。研究发现,对比焦点不受位置影响,稳定诱发中后部分布正波,且小句末尾焦点诱发的正效应早于小句内部。此外,重读相对于不重读在小句内部和末尾都诱发了正效应,并且出现在较晚的时间窗口。尽管焦点不重读相对于一致性重读没有诱发任何脑电效应,但背景重读相对背景不重读在小句末尾诱发了一个早期负效应。本研究表明,听者按照不同的方式、即时使用不同位置的对比焦点和重读信息建构语篇表征。  相似文献   
12.
刘文理  杨玉芳 《心理科学》2010,33(5):1038-1041
以汉语中存在语音意识困难的儿童为被试调查了语音意识缺陷和言语知觉缺陷间的关系。言语知觉测试采用范畴知觉任务。结果发现语音意识困难儿童是否表现出言语知觉缺陷依赖刺激的自然度;个体分析表明语音意识困难儿童仅一个子组表现出言语知觉缺陷。  相似文献   
13.
李卫君  杨玉芳 《心理学报》2010,42(11):1021-1032
语言理解过程中, 句子内部的韵律短语边界会诱发反映韵律短语终止的特异性脑电成分终止正漂移 (CPS, closure positive shift), 而句末语调短语边界则会诱发反映句法终止和完整语言单元结束的脑电效应P3。研究采用汉语特有的语篇绝句, 考察了听者加工绝句中各句末语调短语边界的认知过程及其诱发的脑电效应。结果发现五言绝句内部各语调短语边界分别诱发了时间进程、头皮分布和波幅均相同的CPS, 表明语篇内部韵律边界加工不受其所处语篇位置的影响; 五言和七言绝句末的韵律边界则分别诱发了一个P3, 并且前者诱发的P3波幅小于后者, 而二者在时间进程和头皮分布上不存在差异。本研究表明, 句末语调短语边界诱发何种脑电效应与其承担的功能有关, 既表示前面信息终止又预期后面信息出现的句末边界会诱发CPS, 而只表示信息终止的句末边界则会诱发P3。  相似文献   
14.
音高是音乐和言语领域中一个重要维度。失歌症是一种对音乐音高加工的障碍。探讨失歌症者对音乐和言语音高的加工有助于揭示音乐和言语音高加工是否共享特定的认知和神经机制。已有研究结果表明, 失歌症者对音乐音高加工存在障碍, 这种音高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言语音高加工。同时, 声调语言背景无法弥补失歌症者的音高障碍。这些研究结果支持了资源-共享框架(resource-sharing framework), 即音乐和语言共享特定的认知和神经机制(Patel, 2003, 2008, in press), 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失语症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语义整合是把当前阅读中新出现的词语与之前的语境进行语义联结以形成连贯表征的过程。在语篇理解中, 很多理论都确定了整合这一过程的重要性, 语义整合是达成语篇连贯的一个关键步骤, 探究其神经机制及影响因素对理解语篇有重要意义。已有的ERP研究表明语篇理解中的语义整合是即时发生的; 已有的fMRI研究和神经震荡的分析提供了参与这一过程的具体脑区和神经网络的证据。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语篇内因素、非言语因素和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中国心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于2007年11月8日至11日在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举行.本次学术大会是中国心理学会首次在中西部地区举办,对我国中西部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两个眼动实验考察了在代词歧义消解中人们如何根据语境并利用语用知识理解隐含意义.实验一以24个语篇为实验材料,采用单因素两水平重复测量设计.结果表明间接方式下关键句阅读时间较长.实验二采用同样的实验设计,结果表明脱离语篇语境的关键句在不同条件下阅读时间相当.实验结果支持隐含意义的理解在句子加工的早期就已开始的联结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8.
世界知识在句子理解中的整合时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agoort等(2004)应用背离范式发现世界知识和单词意义在句末的整合是同时进行的。本研究将背离信息提前到句首短语中,旨在探讨世界知识在句子阅读过程中被整合的时程特征。实验采用四词句子为材料,其中第二个词(目标词)含有单词意义或世界知识背离信息,记录并比较被试在阅读后三个词时诱发的脑电变化。结果发现:与正确句子比较,无论是单词意义背离还是世界知识背离,背离目标词均引发出经典的N400,二者在峰值时间和始潜时上无显著差异,但世界知识背离信息诱发的N400波幅值相对较小。句中的后继单词不再诱发类似的N400;但到句子结尾,两类含有背离信息句子的句末正常单词又诱发出类似N400的一个负波。结果提示,在句子理解过程中,世界知识的整合与单词意义的整合相似,可能是随着句子理解过程即时进行的,整合的结果不影响后继信息的加工;但到了句末,读者在对整个句子内容作真实性判断时会对先前进行过的整合再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9.
语义启动模型以及启动范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启动效应一般分为两种——知觉启动和语义启动(概念启动)。语义启动的范式逐渐成为研究语义知识在大脑中是如何存储的主要研究手段。该文针对语义启动发生的3种机制:激活扩散模型,复合线索模型和分布式记忆模型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并且重点介绍了分布式记忆模型。同时对启动效应可以激活语义知识的范围作了一个简要的概括。  相似文献   
20.
杨玉芳  韩布新 《心理学报》2002,34(2):110-113
中国心理学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八届全体理事会 于 2 0 0 1年 11月 4日在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举行。会议期间进行了学会的换届改选 ;召开了中国心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 ,研究了学会下一步的工作。中国心理学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共 2 0 6人 ,由全国 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心理学会选派。出席代表大会的代表 15 1人。代表大会上对 85名经学会按照中国科协的有关规定和学会章程的规定 ,采取通讯投票的方式进行差额选举的方法产生出的理事候选人 ,进行了投票选举 ;选出新一届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