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责任的二重性及责任意识的培养——基于心理学的视野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责任就是做好分内应做之事,既包括职务客观要求的“应做之事”,也包括个体主观认同的“分内之事”,体现出客观与主观二重性。这一特性决定了责任意识包含对应做之事进行客观认识的“责任认知”与对分内之事进行主观认同的“责任情感”二个方面。培养责任认知可以按照传统的教育方法,但责任情感的培养却需另辟蹊径。该文基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从责任分散效应、责任归因理论与角色扮演理论等出发提出了培养责任意识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22.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是一种可能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成瘾现象。以往的心理学研究大都采用量化研究,在理论层面对成瘾的生理机制、致瘾动机及人格特征等进行实证研究,一般难以直接指导实践者的具体实践。新近心理学中兴起的质化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式。文章分别介绍了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现状、困境及质化研究的概念、特征,并于文后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治疗网络游戏成瘾的质化研究案例。  相似文献   
23.
文章从笛卡尔的身心交感论开始,探讨了松果体在身心交互中的重要地位,并分心理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三个阶段,描述了心理学回答"心灵如何被感知"的两条途径:心灵内省与行为反映。最后,文章特别描述了新近发现的镜像神经元,认为它可能是当代心理学体系内的"笛卡尔式松果体",是沟通身体活动与心理状态、自我与他人心理状态的桥梁。未来,镜像神经元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可能与松果体在笛卡尔体系内的地位一样重要。  相似文献   
24.
心理治疗中的循证实践是指治疗者根据个体已有的临床技能与经验,利用最佳的研究证据,在考虑病人人格、文化及偏好等因素的情况下进行的心理治疗实践。通过描述心理治疗中循证实践运动发展的两个阶段,考察其哲学基础及存在的问题,对其发展趋势及对整个心理学发展的意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5.
对于身体的不同理解促使认知心理学形成了不同研究取向。经典认知心理学视身体为不同于心智的生物物理实体。认知表征则成为沟通心智与包括身体在内的外在世界之间联系的"桥梁"。在经典认知心理学那里,心智是一种运算,运算的内容则是认知表征。认知表征是符号性的、抽象的,与身体的构造和感觉—运动通道无关。身体似乎仅仅是认知表征的"载体"或"容器"。具身认知则强调了身体在认知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具身认知中的"温和派"视身体为心智中的身体,认知在其根本上是一种身体经验。因此,认知表征不是抽象的,而是身体格式的,是身体特定感觉–运动通道提供的具体身体体验。心智是一种运算,但运算的内容不是抽象符号,而是具体的身体经验。具身认知中的"激进派"则主张彻底抛弃"运算"和"表征"。在激进派那里,认知是被身体作用于世界的活动塑造出来的。认知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形成认知表征。基本的心智不涉及内容,换言之,基本心智过程不涉及认知表征。认知在本质上是一种具身的行动。  相似文献   
26.
采用ERP技术考察海洛因成瘾者相关线索下的用药行为的性质和神经机制, 在此基础上结合虚拟现实技术(VR)和途径偏向矫正训练(AAT), 探究基于“相关线索-习惯性用药”联结的自动化用药行为的动作消退、替代训练的有效性。研究发现, (1)相比对照线索, 成瘾者在相关线索下的反应时更长, N1波幅更小, N1潜伏期更短; 相比对照组被试, 成瘾者在相关线索下的行为任务的正确率更低, 反应时更长, N1波幅更小; N1波幅的组间组内差异和潜伏期的组内差异主要集中在中央区。(2)结合VR技术的途径偏向矫正训练后, 训练组被试的生理指标和途径偏向系数显著降低, 且显著低于对照组被试; 追踪测试中, 训练组被试的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表明相关线索下成瘾者的用药行为具有自动化、无意识的性质, 感觉运动区N1的异常活动是其神经机制之一。VR提取用药动作记忆-AAT消退替代训练, 可以有效削弱或消退成瘾者的成瘾动作倾向, 而且训练效果持续性较好, 可达到减少或停止现实情境中的用药和复吸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7.
如何针对病人及其病症选择合适的心理治疗方法,是治疗师进行临床决策时面临的重要问题。该问题涉及到治疗方法是否存在优劣、有何评价标准、为何有效以及如何获取等四个基本问题。文章从"潜在有害治疗VS善意治疗VS实证支持治疗"、"共同要素VS特殊成分"、"疗效VS实效VS效率"、"治疗手册VS治疗指南"等四组概念出发,分别对上述四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回答。  相似文献   
28.
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于4月20日-22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办,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承办,来自20多个省市的高校、科研及出版单位共计130余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参会人数为历届年会之最。  相似文献   
29.
具身心理治疗是以身体心理治疗、舞动治疗为代表的,理论上契合具身认知观点、实践中注重身体作用的一种当代心理治疗取向。它将“身体”与“躯体”区分开来,赋予身体解剖学的、感觉运动的、认知的与嵌入环境等不同层面的意义。当前,已有不少研究证实身体有助于改善治疗关系,促进来访者认知、情绪的改变,并发展出一系列注重身体内外感知、姿势或运动的非言语治疗技术。具身心理治疗重构了身体在治疗过程中的概念与角色,发展了新的技术,是传统心理治疗的有益补充; 但也存在实证证据不足、理论框架尚未完全整合、容易过分强调身体作用等问题。今后需自觉整合其他治疗流派、开发独特的核心技术,推进循证的具身心理治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