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9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一、“卧尔兹”的概念及作用“卧尔兹”是阿拉伯语的音译 ,是伊斯兰教宣教的一种方式。含有“劝导”、“训诫”、“教诲”、“讲道”等意。《古兰经》云 :“你应凭智慧和善言而劝人遵循主道 ,你应当以最优美的态度与人辩论 ,你的主的确知道谁是背离他的正道的 ,他的确知道谁是遵循他的正道的” ( 16∶12 5)。“关于使者们的消息 ,我把它告诉你 ,用来安定你的心。在这些消息中 ,真理以及对信士们的训诫和记念已降临你了” ( 11∶12 0 )。伊斯兰教传教的主要方式是用口头语言宣讲教义和用书面文字宣讲教义 ,旨在劝导人们从迷误中醒悟 ,归信安…  相似文献   
72.
中西动物保护伦理比较论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与动物的关系 ,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集中表现。人对动物的态度问题是环境伦理的一个试金石。在我国关于环境伦理的讨论中 ,动物保护伦理似乎仍是一个盲点。这既不利于我国的环境伦理学研究的深化 ,也不利于我国的动物保护事业。本文分析和比较了中西动物保护伦理的异同 ,说明了动物保护伦理给我们提出的挑战。  相似文献   
73.
气质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会昌  张越波 《心理科学》2000,23(2):214-218
1 凯根的理论及其实验研究   80年代以后 ,儿童气质研究在方法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其代表人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杰罗姆·凯根 (JeromeKagan) ,在他领导下进行的关于儿童对不熟悉情境的行为抑制性—非抑制性的实验室追踪研究 ,无论在研究技术上还是在理论上 ,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凯根注意到 ,巴甫洛夫在描述狗的气质特征时 ,使用了兴奋性和抑制性这一对术语。这一特征在人身上是如何表现的呢 ?他经过长期观察和思考 ,发现当人面对一个不熟悉的或出乎意料的人、物体、感觉或情境时 ,其行为反应、尤其是巴甫洛夫所说的抑制行为能…  相似文献   
74.
两岁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类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研究采用实验室观察法,考察122名21-27个月龄的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类型,实验室程序包括儿童的自由活动、与陌生人的交往、在多种压力情境下的行为表现,与母亲的分离-重聚等.结果发现(1)本研究中使用的实验室观察程序能够有效地测查两岁儿童对母亲的依恋行为.(2)中国两岁儿童对母亲的依恋有四种类型淡漠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缠人型依恋、混乱型依恋,分布比例分别为11%,73%,7%,9%.其中安全型和混乱型依恋的表现与国外研究者描述的美国、日本等国家儿童的行为大体相同,但淡漠型和缠人型依恋为我国儿童所特有,其表现特点与国外研究者描述的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及焦虑-矛盾型不安全依恋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75.
农村温饱型地区父母的教育观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左右,从现有的资料看,对农村家庭教育的研究却是一片空白。因此探讨农村父母的教育观念及其特点显得不仅必要而且急迫。本研究的目的是查明农村父母的教育观念及其特点,为提高农村父母教育水平、改善农村人口素质提供资料。为了克服问卷和量表测查的研究效度较低的缺点,力求反映自然状态下农村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所关心的问题,查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子女的观念和行为,我们采用了半结构访谈法,对属于温饱地区的河南省商水县某村的66名父母进行了访谈,他们的子女年龄分别为7岁、9岁和11岁。  相似文献   
76.
前瞻记忆是指现在对将来某一段时间要做的行为的记忆。采用情绪图片作为诱发材料,研究了在情绪刺激下前瞻记忆任务以及前瞻记忆TAP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情绪效价主效应显著,正性情绪组成绩显著高于中性情绪组和负性情绪组; 前瞻记忆TAP效应在正性情绪和中性情绪下显著,负性情绪下部分显著; 在不同情绪效价影响下,语义—语义组、语义—知觉组、知觉—知觉组以及知觉—语义组的前瞻记忆成绩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7.
大学美术的创新教学,是教学改革的趋势,也是大学课堂培养人才的需要,更是大学生发展的必要。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大学教学中,美术教学要符合人的发展规律,要以学习创造为基本,更要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高校美术教学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科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大学美术课堂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在教法上与时俱进,实现现代化教学,也要因材施教,对待不同的学生分析其不同的特点,讲究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文章将从大学美术课堂的现状出发,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旨在呼吁美术教育工作者在美术教学课堂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78.
采用价值取向滑块测验、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和普遍信任量表,对329名在校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检验了大一新生的价值取向、观点采择、同情关注与普遍信任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价值取向、观点采择、同情关注和普遍信任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价值取向、观点采择和同情关注均可正向预测普遍信任;观点采择和同情关注在价值取向和普遍信任之间起多重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为大一新生群体中价值取向、观点采择、同情关注和普遍信任之间的动态关系提供了初步有效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9.
物质主义指的是一种强调拥有物质财富对于个人生活重要性的价值观念。过往研究多强调其消极效应,但此观点日益面临挑战。实证研究表明物质主义在某些条件下能提升幸福感,也可以作为不安全感的补偿策略。在概念层面,有研究者基于动机的视角指出工具性物质主义是无害的,并且物质主义作为一种身份目标追求,能够建构和维持自我身份。未来研究需进一步为动机取向的物质主义概念提供实证研究的支持、评估物质主义补偿不安全感和提升幸福感的效果、基于认知和动机的整合视角考察物质主义对幸福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0.
<正>五台山作为中国佛教名山之首,世界佛教文殊信仰中心,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充满着精神灵韵和思想蕴涵,汇集和凝聚着极为深邃而厚重的精神形态和文化遗存。五台山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具体化体现,是中华文明的独特风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