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管子》经济思想探析李英华管仲是我国古代春秋前期一位治国能手,杰出的经济人才,还是一个大胆而又勇于创新的改革家。由于长期的经商活动,使他积累了丰富的商业知识和经商经验,因而在辅佐齐桓公治理齐国时,使他的才干和经验得以充分的发挥和体现。他的思想在治理管...  相似文献   
12.
李英华 《中国道教》2007,3(2):25-26
关于《道德经》的注疏,历代不绝。白玉蟾对《道德经》的注释颇具特色。他的注本叫《道德宝章》,被元代大书法家赵孟瞓以楷体抄录,清时收入《四库全书》。《道德宝章》的突出特点是以心性学说解释老子之道,反映了儒道佛三教合流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13.
杨雄《法言》中的易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雄《法言》中的易学思想李英华《汉书·杨雄传》记载:“(杨雄)实好古而乐道,其意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传莫大于《论语》,作《法言》。”据此,有些学者在研究和讨论杨雄关于易学方面的思想时,往往只是埋头于《太玄》,而不注重...  相似文献   
14.
“第二部《论语》”——《法言》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了《法言》的基本思想:(1)关于扬雄“广评诸子,归宗孔门”的思想宗旨及其对先秦诸子的评价;(2)关于扬雄“性善恶混,修身为本”的人性论及其伦理思想;(3)关于扬雄“礼法宜中,道有因革”的政治思想及其历史观;(4)关于扬雄“天道无为,生死自然”的自然观及其对神秘主义的批判;(5)关于扬雄“礼义立世、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学。本文认为,《法言》作为一部模仿《论语》而写成的著作,一方面有其一定的学术价值;另方面,它与《论语》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的意义和影响,又是不可同日而语。其中缘故值得深思玩味!  相似文献   
15.
一、老子之道是否实际的存在?老子之道究竟是实际的存在,或者只是概念上的存在?这个问题是由陈鼓应先生提出来的。他自己回答说:“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直截了当地说,‘道’只是概念上存在而已。‘道’所具有的一切特性的描写,都是老子所预设的。”(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6页)这个回答恐怕并不符合老子作为一位中国古代先哲的思维特性。按这种说法,老子关于“道”的一切特性的描写,就仿佛一位数学家在随意构造、推导关于纯数学方面的定理,而不受任何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若是如此,这个“道”不仅“可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