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世峥 《天风》2009,(4):6-8
结束逾越节的晚宴之后,耶稣随即来到客西马尼园……如果我们真能认识客西马尼园中的耶稣时,一定能从中收获更多的信心和力量。  相似文献   
42.
敬畏生命,远离自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世峥 《天风》2009,(11):36-36
[中国新闻网9月10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过去50年,全球自杀率蹿升60%,目前每年有100万人自杀,平均每天3000人、每小时125人、每分钟2人自杀。世卫组织估计,未来全球自杀率可能还会升高。同一日,中国广播网报道:我国是高自杀率国家,我国自杀率为22.23/10万,自杀已经成为我国人群第五大死因,每年大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而且每年大约有200万人自杀未遂。  相似文献   
43.
李世峥 《天风》2016,(9):54-55
正旧约中的《雅歌》,是一首长篇爱情叙事诗。诗歌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书拉密的美丽村姑,全诗以细腻的笔法和真实的情感,叙述了书拉密与其恋人从相识到恋爱再到结婚的曲折历程。近日再读《雅歌》,我被1章5节至6节的一段宣言所吸引:"耶路撒冷的众女子啊,我虽然黑,却是秀美,如同基达的帐棚,好像所罗门的幔子。不要因日头把我晒黑了,就轻看我。"特别是"我同母的弟兄向我发怒,他们使我看守葡萄园;我自己的葡萄  相似文献   
44.
李世峥 《天风》2009,(3):59-60
陕西省三原县东关油坊道,坐落着一座别具一格的基督教堂,中西合璧,气势恢弘,系陕西境内最早建立的教堂之一,亦是最为著名的教堂之一.  相似文献   
45.
李世峥 《天风》2013,(1):54-55
《传道书》说:“事情的终局强如事情的起头;存心忍耐的,胜过居心骄傲的。”(传7:8)这是圣灵感动所罗门写下的劝世良言。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西谚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所罗门认为,“终局”比“起头”更为重要,这不是信口开河的无稽之谈,而是现身说法的肺腑之言。所罗门出身皇室,养尊处优;  相似文献   
46.
李世峥 《天风》2006,(15):32-35
解决当前存在的婚姻问题,当务之急是构建新型的婚姻伦理,以提高人们的道德观念。作为基督徒,笔者认为基督教在这方面大有所为,也应当有所作为,因为基督教固有的教义中具有丰富的婚姻伦理思想,有待进一步挖掘。当基督教界的有识之士在这样的时期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认真思考,反复论证,建立起一套既符合基督教教义,又有益于时代发展的婚姻伦理,一定能为基督作出美好的见证,也一定能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有用的贡献。  相似文献   
47.
近日再读诗篇23篇时,我的心经历了强烈的震撼,特别是第5节——“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福杯满溢”。这句话让我大得安慰,也让我惭愧不已。这句话是作者大卫的心灵独白,是他在困苦当中发出的感恩与赞美。他承  相似文献   
48.
李世峥 《天风》2011,(11):59-60
从我国目前的整体发展水平来看,东南地区在各个方面都明显优于中西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有一个不容否认的因素,就是东南地区以其独特的用人机制,吸引了大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能促进了东南地区的快速发展。当这种良好的用人环境形成之后,便自然能够更加有效地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于是,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很多中西部地区的优秀人才,离开故土,直奔东南,人们在为此惋惜的同时,将这个现象调侃为“孔雀东南飞”。  相似文献   
49.
李世峥 《天风》2011,(10):9-11
耶稣所到之处,总会引来众人的关注,他们蜂拥而至,为要聆听他那与众不同的教诲。这一天的加利利海滨,又“有许多人到他那里聚集”,“耶稣就用比喻教训他们许多道理”(参可4:1—2)。结束之后,耶稣连稍事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当天晚上”,又要与门徒渡到海的对岸,  相似文献   
50.
李世峥 《天风》2014,(9):40-41
《提摩太后书》是使徒保罗晚年时期的作品。滕慕理(Merrill C.Tenney)指出:"《提摩太后书》是保罗离世前,给他的助手和朋友的最后一个音讯。"这样看来,这本关于牧养的书可以称作保罗的"封笔之作"。本书涉及的内容很多、很广,其中一项就是如何应对牧养中可能遇到的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