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正>"学历越高,找对象越难吗?"在大部分人看来,有时学历能给人造成压力,这在女性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网络上甚至有人这样调侃:"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一种是男人,一种是女人,还有一种是女博士。"高学历为何成了婚恋的负担?硕士生、博士生的婚恋窘境如何破解?1.四成以上研究生找对象难社会上高学历的"剩男剩女"越来越多,这一点已引起公众关注。2013年,中国科技大学博士李龙科等人发布其对本校465名在校研究生分性别进行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12.
近代道书《清静经原旨》以"援儒释道"的方式注解道教经典《清静经》,通过援引经文中原本并不存在的人道纲常及理学思想,将儒家修身学说与道教的性命炼养思想相比附,寻求二者理论逻辑的共同点,并强调求道不离日用伦常、存天理以澄心遣欲的思想主张。儒家学说尤其是宋明理学的援入,进一步丰富了道教性命炼养理论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3.
以班级为单位选取1-6年级23个班级的小学生,通过最好朋友提名法,得到有互选朋友有效被试700人,采用同伴提名法、小学生友谊质量问卷、小学生人格发展教师评定问卷,运用多层线性模型(HLM)考察个体和班级两个水平上的同伴接纳、友谊质量对人格的影响,并在两个水平上检验友谊质量在同伴接纳对人格的影响上的多层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班级水平:班级平均友谊质量对外倾性、亲社会性、认真自控、情绪稳定性有预测作用;班级平均同伴接纳对情绪稳定性有预测作用。(2)个体水平:同伴接纳对人格5个维度均有直接影响;除情绪稳定性,友谊质量分别在同伴接纳对智能特征、外倾性、亲社会性、认真自控影响上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4.
针对创作语境下的虚构名字用法,我们拥有两个方面的直觉,即"无所指称"直觉和"有所指称"直觉,这导致虚构名字指称难题。针对该难题,空指称论者认为,创作语境下的虚构名字没有指称;全指称论者则认为,创作语境下的虚构名字同外部语境下的虚构名字一样,直接指称虚构对象。空指称论者尊重了"无所指称"直觉,但未能尊重"有所指称"直觉。全指称论者尊重了"有所指称"直觉,但未能尊重"无所指称"直觉。笔者提出接续主义指称观,据此,创作语境下的虚构名字通过指称时间部分完成对虚构对象整体的指称,虚构名字既"指称"了虚构对象,又"没有指称"虚构对象。笔者通过回应可能的质疑,完成对接续主义指称观的辩护。  相似文献   
15.
关于虚构对象的作者创造主义是创造主义的主要形式,而作者创造主义信条隐含个体创造主义信条。本文论证个体创造主义者面临判定难题,并提出一种新型的创造主义观点,即合取创造主义,并论证合取创造主义者不面临判定难题,最后为合取创造主义做进一步辩护,说明合取创造主义是一种更有前途的创造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学术研究和讨论中,中国哲学史是一个相当活跃的领域。新出版的许多中国哲学史著作中,张岱年同志的《中国哲学发微》(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是受读者注意的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17.
徐敏 《哲学研究》2012,(7):50-57,128,129
<正>虚构对象是小说、神话、传说中虚构地进行描写的对象,如福尔摩斯、哈姆雷特、孙悟空。关于虚构对象的形而上学主要研究两个基本问题:(1)我们的本体论是否应该包含虚构对象;(2)假如应该包含虚构对象,虚构对象属于什么范畴。针对问题(1),不同回答导致关于虚构对象的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争论。在对问题(1)做肯定回答的基础上,对问题(2)的不同回答导致不同的虚构对象理论。虚构对象理论可分为亚里士多德主义和柏拉图主义。亚里士多德主义者认为,虚构对象并非  相似文献   
18.
由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主办的“第五届(国际)逻辑与认知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5月29~30日在中山大学隆重召开,前来参加这次会议的国内外学者近50名。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逻辑与语言,报告的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逻辑学、语言学以及两者的交叉领域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从而使我们对逻辑与语言领域的国际前沿动态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一、语言逻辑波兰亚当·密茨凯维支大学计算理论系主任沃依切赫·布茨科夫斯基(Wojciech Busz-kowski)教授做了题为“范畴语法和子结构逻辑”的报告。他首先阐述了兰贝克演算的由来,及其形式化系统和根岑…  相似文献   
19.
徐敏 《中国道教》2011,(4):53-56
李昌仁为清末著名养生家,生卒年不详,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自幼有出尘之志,常于释道二门寻师访道,觅玄寻理,后得遇真师指示真诀大略,再加以勤参苦悟,密修至道,八载功成。李昌仁有感于真道难闻、玄理幽深,于是将自己所悟所得整理成册,成《玄妙镜》一书,以期能为后学指迷解惑。该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名为"入道真诠",详解天地生人、人能成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考察社会比较对大学生公平感知的影响,并探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控制社会比较的方向、不公平程度及有无代价等因素,结果发现,社会比较会影响大学生的公平感知,在向上社会比较条件下,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平等选项;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能够调节社会比较对大学生公平感知的影响,低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大学生在向下社会比较时更愿意选择平等选项。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公平感知,关注自身利益是否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