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本研究运用课堂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法,以184名初-初三学生为被试,考察了不同性别初中生自我概念尤其是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1.总的说来,初中生学业成绩与学业自我概念有显的相关,学业成绩与非学业自我概念之间相关不显。其中,语自我概念与语成绩之间、数学自我概念与数学成绩之间为显的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语自我概念对语成绩的影响、数学自我概念对数学成绩的影响均达到显性水平;2.初中女生的数学成绩和语成绩均优于或相当于男生,但其数学自我概念却显低于男生,并随着年级增高出现快于男生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教师描述的幼儿个性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杨丽珠  张野  刘文 《心理科学》2004,27(3):575-579
该文以自然语言的方式,采用开放式问卷(n=1347)、理论分析等方法编制幼儿个性发展教师评定问卷,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n=715)、验证性因素分析(n=927)得出,教师评价的幼儿个性结构由智能特征、认真自控、情绪性、亲社会性四个维度11个特质构成。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冲动性特质量表、青少年遭受校园排斥问卷、生命意义感量表、自杀意念量表对633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冲动性特质对高中生自杀意念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校园排斥在冲动性特质与高中生自杀意念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冲动性特质经由校园排斥影响高中生自杀意念的中介作用受生命意义感的调节,随着生命意义感的增加,校园排斥对自杀意念的效应逐步减弱。冲动性特质可以通过校园排斥增加高中生自杀意念强度,而生命意义感能有效降低校园排斥对自杀意念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探讨了校园排斥和初中生内外化问题的关系,结合资源保存理论,进一步考察同伴关系(条件性资源)与核心自我评价(人格特质资源)对该效应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青少年校园现实受排斥量表、同伴关系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焦虑抑郁量表和外化行为倾向量表,对辽宁省2所中学54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校园排斥对于初中生的内化及外化问题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2)同伴关系、核心自我评价在校园排斥与内化问题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校园排斥与外化问题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具体而言,校园排斥通过三条路径影响内外化问题:一是同伴关系的单独中介作用;二是核心自我评价的单独中介作用;三是同伴关系—核心自我评价的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学习倦怠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19名师范生进行施测,考察未来时间洞察力、学习倦怠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及三者的关系。结果表明:(1)远目标定向、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存在显著差异;(2)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学习倦怠对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学习倦怠分别对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未来时间洞察力在学习倦怠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师范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学习倦怠对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研究采用问卷法对955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校园排斥对抑郁的影响,以及反刍思维和特质正念的作用。结果表明:(1)校园排斥正向预测初中生抑郁,反刍思维在校园排斥与抑郁间具有中介作用;(2)校园排斥对抑郁的直接效应受到特质正念的调节,直接效应对低特质正念初中生更为显著;(3)特质正念还调节了反刍思维对校园排斥与初中生抑郁中介过程的后半段路径,高特质正念初中生的抑郁水平更低。研究以校园排斥、反刍思维和特质正念为切入点构建了青少年抑郁的影响机制模型,为预防和干预青少年抑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西方儿童个性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野  杨丽珠 《心理学探新》2003,23(2):12-14,19
近年来,在儿童个性结构研究领域,基于成人研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五因素受到一定的挑战,此外该研究领域在研究方法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该文从新近西方儿童的个性结构理论研究、儿童个性结构研究采用的同伴提名法、以及个性结构问卷的跨文化应用等几方面来探讨西方儿童个性结构研究领域的进展,并提出未来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人格测评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杨丽珠  张野 《心理科学》2006,29(4):933-936
该文以自然语言的方式,采用大范围开放式问卷(n=1885)、理论分析等方法编制小学生人格发展教师评定问卷,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n=628)、验证性因素分析(n=1316)得出小学生人格测评结构包括认真自控、智能特征、情绪性、亲社会性四个维度11个特质。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9.
实验1采用打破习惯范式任务和单词搜索任务考察自我觉知对自我损耗的克服作用。实验2采用社会排斥情境任务考察自我觉知在社会排斥中对自我损耗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自我损耗条件下,自我觉知启动组被试Stroop任务成绩显著好于无启动组;(2)在社会排斥情境下,接受组和控制组被试Stroop任务成绩显著好于排斥组。在自我觉知启动条件下,排斥组、接受组和控制组被试的Stroop任务成绩无显著差异。结果证实了自我觉知在社会排斥中对自我损耗的克服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人格类型及发展特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野  杨丽珠 《心理科学》2007,30(1):205-208
该文在以往中国儿童人格结构研究基础上,以问卷调查(N=1316)方式,将层次聚类和迭代聚类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同时采用理论分析等方法最终确定我国小学生的人格类型包括认可型、矛盾型、拒绝型及中间型四类。其中认可型属积极人格类型,矛盾型和拒绝型属消极人格类型。研究表明,认可型女孩的人数比重明显高于男孩,而拒绝型男孩的人数比重明显高于女孩。此外,矛盾型女孩的人数比重较明显地高于男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