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1.
张林 《美与时代》2003,(11):41-42
构图同构思和形象刻划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构图对一幅作品的成败起着决定的作用。所以,构思确定后,除了考虑构图形式和诸元素如何组织外,更重要的是构图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2.
张林  曹华英 《心理科学》2011,34(5):1163-1166
社会计量器理论提出自尊是个体对社交接纳或拒绝的主观计量器,它监控和调节着人们的人际关系质量。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从社交反馈的角度探讨了社交接纳与人际评价对状态自尊的影响;另一方面从社交行为的角度探讨了特质自尊对社交意愿和社交决策的影响。未来的研究需要对影响自尊的社交情境进行具体区分,并就社交反馈、心理变化与社交行为的关系,任务特性的认知过程对自尊的影响进行综合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运用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周国韬  张林  付桂芳 《心理科学》2001,24(5):612-613,619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引起西方教育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者们的关注。Zimmerman等人(1986,1989,1990,1992)的研究详细论述了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内容与结构。并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他们发现自我调节学习者能主动去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不依赖教师、家长或其它教育机构。自我词节学习强词学习者为达到学习目标,能依据自我效能感灵活地运用某些特殊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去促进学习。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陌生面孔吸引力的知觉加工过程,采用"学习-评价"任务考察晕轮效应和泛化效应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陌生面孔吸引力的加工有两条路径:(1)熟悉面孔的积极特质先发生晕轮效应进而出现泛化,即相比于具有消极特质的熟悉面孔,具有积极特质的熟悉面孔更有吸引力,与其相似的陌生面孔也更有吸引力;(2)熟悉面孔的积极特质先发生泛化进而出现晕轮效应,即相比于那些消极的熟悉面孔,与积极熟悉面孔相似的陌生面孔特质评价更为积极,且其吸引力评价也更高。这表明晕轮效应和泛化效应在陌生面孔吸引力评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考察初中生依恋风格与欺凌保护行为的关系,同时探讨社会支持和欺凌应对效能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问卷法对56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依恋焦虑与欺凌保护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依恋回避与欺凌保护行为呈显著负相关;(2)社会支持和欺凌应对效能在依恋回避与欺凌保护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若要增加依恋回避初中生的欺凌保护行为,应注重为其提供社会支持,提升欺凌应对效能。  相似文献   
16.
相关研究表明,由于青少年在网络社交中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可与支持,网络社交对网络成瘾具有显著的影响。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认为自我价值是人们行为的终极理由,其中他人的认可与接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都是自我价值的重要支撑。当青少年生活在高社会经济地位环境中,其自我价值可能越高,网络社交使用频率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可能会减弱。我们从全国7个省收集了1216份青少年自评的网络社交使用频率、网络成瘾倾向以及父母自评的社会经济地位等指标的数据。结果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调节着网络社交使用频率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中,青少年的网络社交使用频率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不显著,而在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中,青少年的网络社交使用频率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极其显著。结果支持了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相似文献   
17.
以631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攻击行为的关系,同时探讨越轨同伴交往的中介作用,以及该作用是否受自我控制的调节。结果发现:(1)消极父母教养方式对越轨同伴交往、攻击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越轨同伴交往在消极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攻击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我控制可以调节越轨同伴交往对初中生攻击行为的作用,对于低自我控制个体,越轨同伴交往起部分中介作用;对于高自我控制个体,越轨同伴交往的中介效应不显著,消极父母教养方式对攻击行为仅有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成年期残疾个体对不同类型社交线索的注意偏向,以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通过两个实验,分别采用情绪Stroop任务和同中选异任务考察了成年期残疾个体对社交反馈言语线索和社交反馈情绪线索的注意偏向。研究发现:(1)残疾人对社交拒绝词的颜色命名显著快于正常人,即残疾人对消极社交反馈言语线索存在注意偏向;(2)残疾人对愤怒面孔的检测显著快于正常人,正常人对快乐面孔的检测显著快于残疾人,即残疾人对消极社交反馈情绪线索更加敏感,而正常人则对积极社交反馈情绪线索更加敏感;(3)残疾人不存在对消极社交反馈情绪线索的注意解脱困难。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83,自引:0,他引:83  
张林  车文博  黎兵 《心理科学》2005,28(1):36-41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闯卷,考察了全国各地2007名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结果表明:(1)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和预测能力,内部一致性和测量稳定性理想;(2)大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总体上以心理调节机制为主,自我防御和外部疏导机制使用较少;(3)在压力的应对方式上,大一学生以外部求助、压抑、幻想和调整情绪方式为主,大二、大三学生以自我防御方式和总结经验为主,大四学生则较多采用心理调节机制的方式;(4)女生的应对方式比男生更积极,农村来源的大学生倾向于压抑自己和总结经验,城市来源的学生更喜欢宣泄压力,独生子女的应对方式以消极防御机制居多。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面孔情绪探测任务, 通过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筛选出高、低特质性焦虑被试, 考察场景对不同情绪效价以及不同情绪强度的面部表情加工的影响, 并探讨特质性焦虑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发现:(1)对于不同情绪效价的面部表情, 场景对其情绪探测的影响存在差异:对于快乐面部表情, 在100%、80%和20%三个情绪层级上, 在场景与面孔情绪性一致情况下, 被试对面孔情绪探测的正确率显著高于不一致情况; 对于恐惧面部表情, 在80%、60%、40%和20%四个情绪层级上, 均发现一致条件比不一致条件有着更高的情绪探测正确率。(2)对于高特质性焦虑组, 一致条件和不一致条件中的面孔情绪探测正确率并没有显著差异, 即高特质性焦虑组并未表现出显著的场景效应; 而低特质性焦虑组则差异显著, 即出现显著的场景效应。该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情绪强度较低的面部表情, 快乐与恐惧面孔情绪探测都更容易受到场景的影响。(2)相比于中等强度快乐面孔, 场景更容易影响中等强度恐惧面孔情绪的探测。(3)特质性焦虑的个体因素在场景对面孔情绪探测的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 高特质性焦虑者在情绪识别中较少受到场景信息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