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结构研究     
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对结构范畴作了广泛的探讨,现综述其中三个问题。一什么是结构大体有六种意见:1、结构是事物中的要素和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如“社会道德风尚结构,就是构成社会主体道德的各种因素和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种意见是把事物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都包容于结构范畴之中。2、结构是事物内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形式及其事物内部诸因素和外部环境诸因素的关系形式。如“所谓高等教育结构,就是指高等教育系统的各单元、各要素相互关联的方式和相互作用的形式,及其高等教育内部诸因素和外部环境诸因素的关系形式,即高等教育系统的  相似文献   
12.
“四有”的整体性、非均衡性和层次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实现“培育‘四有’新人”的任务 ,需要综合把握“四有”的整体性、非均衡性和层次性。“四有”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 ,对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有所忽视。但“四有”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平列的关系 ,我们应该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时时把握住“四有”教育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关键环节。“四有”在公众中会有高低不同的梯次性的表现 ,对先进分子和一般群众 ,在具体要求上也不能整齐划一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这说明,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在正视矛盾存在的普遍性、肯定矛盾运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之重要意义的同时,已经把“化解矛盾”视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处理社会矛盾的一种主要方式。由此,究竟什么是“化解矛盾”,为什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把“化解矛盾”作为处理社会矛盾的一种主…  相似文献   
14.
做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学习邓小平关于纪律的论述张景荣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纪律问题,将加强纪律、严守纪律视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5.
信息论问世以来,信息的本质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哲学界就此继续进行了探讨,不同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下面三个问题上:一、信息与相互作用黎鸣认为,信息的本质“是物质世界普遍存在的相互作用”。他给信息下的定义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它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任何其它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刘长林认为,“信息的实质应是反映出来的事物属性,是物质固有的一种特殊的运  相似文献   
16.
本文拟对系统规律研究中的两个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并把它们放到哲学现代化的进程中去考虑,期望得到同志们的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7.
1、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中所发生的对立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它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动的、内在的关系,是一个由其生成、展开到解决的各个环节所组成的过程。 2、矛盾存在形态是指矛盾在其形成、展开和解决的过程中由其两极的时空分布而呈现出来的感性形态。矛盾作为事物的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关系,隐藏在现象的背后,但又必然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矛盾存在形态就是矛盾在现象层次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系统规律,是指一般系统论把对象作为系统来认识和处理时,所达到的一系列规律性的认识。我国哲学界近几年来对一般系统论的探讨中,这个问题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1984年下半年以来,接连有几篇文章力图对此作出全面的阐述,彼此之间虽然有许多相近之处,但也存在着若干明显的分歧。王旭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指出各种具体系统整体运动的共同规律主要反映在系统的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