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8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顿悟与问题表征的转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阐述了解决残缺棋盘问题的顿悟过程。该实验的结果证明,顿悟过程中需要发现一种正确的问题表征,即对等性问题空间,为了发现这一表征,被试必须使问题表征从“铺试问题空间”转变为“元水平的问题空间”.被试在这两个空间中进行搜索时,必须有很强的限制,使搜索成为有高度选择性的搜索,才能最终在元水平问题空间中发现正确的表征。本研究还发现,被试的搜索并不总是知觉驱动的,有时是概念驱动的,而且后者的迁移性更高。  相似文献   
52.
小学生表征应用题的元认知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四种不同形式的应用题对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了应用题表征的元认知监控测试,结果证明,优中差学生之间元认知监控能力有显着差异,加强元认知监控训练是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应用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3.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近年来提出,人有三种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①抽象思维是线性的,形象思维是二维的,灵感思维是三维的。灵感是形象思维从显意识扩大到潜意识,是从更广泛的范围或是三维的范围来进行形象维思。他说:“我要强调的是直感是显意识,而灵感是潜意识”。至于对灵感机制的研究,他认为,“现在我们只好耐心,突破口在形象思维,如果形象思维  相似文献   
54.
以最后报价谈判问题为实验材料,考察了混合动机冲突情境中决策权力和社会角色的影响。结果表明:(1)决策权力对决策者的决定有显著影响。拥有分配权的决策者倾向于采取竞争策略,拥有要求权的决策者倾向于采取平均分配策略,拥有否决权的决策者倾向于采取合作策略。(2)社会角色对决策者的决定有显著影响。与陌生人角色相比,担任好朋友角色的决策者决定得到的点数明显地更低。  相似文献   
55.
本文主要介绍了策略发现的元认知机制和联结机制的三种交互作用理论,包括两种表征翻译理论和新近发展的竞争性谈判理论,并对这三种理论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6.
类比迁移发生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张庆林  王永明 《心理科学》1999,22(2):141-143
本研究包含两个实验,探讨类比迁移发生的机制。实验一主要探索类比迁移中的图式归纳是一种自动加工还是控制加工。实验二主要探索类比迁移中的图式归纳是保留性的还是排除性的。本实验结果表明,类比迁移中的图式归纳主要是控制加工,是一种保留性的归纳。  相似文献   
57.
汉语字谜原型激活中的情绪促进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丽  张庆林  严霞  张颖  廖祥慧  陈谊 《心理学报》2008,40(2):127-135
采用先学习原型字谜、接着进行正负情绪诱导、然后再进行靶字谜测验的三阶段实验设计,探讨了不同诱发情绪状态对汉语字谜原型激活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本实验条件下:难度高的靶字谜的测试中没有发现正负诱发情绪状态对汉语字谜原型激活的不同影响;但是,在难度中等的靶字谜的测试中,诱发的正面情绪状态对汉语字谜原型激活有显著促进作用,而诱发的负面情绪状态与控制组相比对汉语字谜原型激活没有显著影响。性别变量在两种实验条件下都没有显著主效应  相似文献   
58.
杨群  邱江  张庆林 《心理学探新》2007,27(1):30-33,69
视角效应是指在四卡问题解决中,当被试从不同的角度来对条件规则进行检验时,其选择偏向会在卡片P,-Q和-P,Q之间发生稳定变化的现象。到目前为止,义务和非义务推理中都发现了该效应的存在,不同的推理理论都试图对此作出解释,却一直存在分歧,其焦点在于视角效应的形成机制是领域特殊性的还是领域一般性的。该文评述了不同的演绎推理理论对视角效应发生机制作出的解释,并且最后总结了该领域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争论。  相似文献   
59.
学习判断是元认知判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对未来回忆成绩的预测。重复学习判断中的低自信效应是一个有趣而反常的现象,指在重复学习测验中,学习判断往往低估了回忆成绩的增加,出现低自信的一种现象。目前,大部分实验证据支持重复学习判断中的低自信效应是普遍存在的,但也有一些实验结果表明该效应是受一定条件限制的。对于这种低自信效应的作用机制,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模型(如,锚定调整假说、记忆偏向消除理论、过去测验记忆的启发式假说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文章还指出了此领域现有研究的局限和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0.
向玲  王宝玺  张庆林 《心理科学》2007,30(1):253-255
采用三因素完全随机实验探究主观概率判断是否满足次可加性规律,结果表明:(1)分解方式、分解数量和分解事例的典型性等三个因素对主观概率判断均有显著的影响。(2)次可加性不是一种普遍现象,主观概率判断中也会出现可加性和超可加性:把事件隐分为非典型事例时会出现超可加性,把事件隐分为典型或者典型加非典型性的事例时会出现可加性,而把事件显分时会一致出现次可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