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采用理论分析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等方法提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基本结构并编制了问卷初始条目。先以259名大学生为被试,对自编初始问卷进行预测,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大学生道德情感包括3个因素:爱国感、责任感和正直感。再对622名大学生进行正式施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结果显示,总问卷α系数为0.77,重测信度0.72。验证性因素分析各项拟合指标较为理想,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因此,编制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是测量大学生道德情感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42.
张卫 《学海》2004,(6):88-90
我国具有时代特色的社区建设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它是新时期民政工作新的开拓,是社区服务深化发展的产物,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我国社区建设在促进城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扩大基层民主、巩固基层政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3.
采用问卷法对3056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考察了学校氛围对青少年病理性网络游戏使用(Pathological online game use, POGU)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学校参与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该过程是否受到父子关系或母子关系的调节.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父母受教育水平、亲子关系、家庭收入和冲动性后,学校氛围对POGU仍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学校氛围不仅可以直接负向预测POGU,还可以通过影响学校参与进而间接预测青少年POGU;(3)母子关系显著调节学校氛围对学校参与的影响,而父子关系显著调节学校参与对青少年POGU的作用.总之,在学校氛围影响青少年POGU的过程中,既存在中介效应,又存在调节效应.实际干预时,可以通过提高学校参与降低青少年POGU,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可以进一步调节该过程.  相似文献   
44.
本研究采用交叉滞后设计探讨越轨同伴交往与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之间的双向关系。通过越轨同伴交往、问题性网络使用诊断工具对广东省某地区886名青少年(44.0%男生; M = 15.55)进行为期一学年的追踪研究。在控制性别后发现:(1)学年初始的越轨同伴交往可以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学年末的问题性网络使用(b1 = .05, SE = .03, p < .05),即青少年在学年初始越轨同伴交往越多,学年末则表现出更多的问题性网络使用;(2)学年初始的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其学年末的越轨同伴交往(b2 = .08, SE = .03, p < .05)。(3)越轨同伴交往与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双向关系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5.
采用问卷法对462名初中生进行调查,考察了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感知校园氛围与网络游戏成瘾(Internet gaming disorder, IGD)关系间的中介效应,以及父母学业卷入对这一中介过程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家庭月收入和父母受教育水平后,感知校园氛围显著负向预测初中生IGD;(2)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感知校园氛围与IGD关系间起着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3)父母学业卷入对中介路径"感知校园氛围→学业自我效能感→IGD"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即相对于父母学业卷入水平低的初中生而言,这一间接效应对于父母学业卷入水平高的初中生更强。实践干预时,可以通过提高青少年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或调整父母学业卷入程度来预防和控制青少年IGD。  相似文献   
46.
采用问卷法对1401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考察了同伴侵害对青少年问题性网络游戏使用(Problematic online game use,POGU)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该过程是否受到父母知情的调节。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后,同伴侵害仍可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POGU;(2)同伴侵害不仅可以直接正向预测青少年POGU,还可以通过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进而间接预测青少年POGU;(3)父母知情显著调节同伴侵害影响青少年POGU的直接效应,较高的父母知情可以缓冲同伴侵害的负面效应;(4)父母知情显著调节中介模型的后半段(学业自我效能感→POGU),即低水平的父母知情放大了低学业自我效能感对青少年POGU的风险效应。  相似文献   
47.
本研究采用交叉滞后设计探讨越轨同伴交往与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之间的双向关系。通过越轨同伴交往、问题性网络使用诊断工具对广东省某地区886名青少年(44.0%男生; M = 15.55)进行为期一学年的追踪研究。在控制性别后发现:(1)学年初始的越轨同伴交往可以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学年末的问题性网络使用(b1 = .05, SE = .03, p < .05),即青少年在学年初始越轨同伴交往越多,学年末则表现出更多的问题性网络使用;(2)学年初始的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其学年末的越轨同伴交往(b2 = .08, SE = .03, p < .05)。(3)越轨同伴交往与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双向关系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8.
序列长度和统计结构对序列位置内隐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卫 《心理科学》2002,25(4):486-487,485
除人工语法之外,序列反应时任务也是内隐学习研究最常用的程式之一。在使用序列反应时任务进行内隐学习研究时,有研究者发现,类似于外显学习,序列位置内隐学习中序列规则的长度越长,学习成绩越差;而Stlader则在研究中发现,序列位置内隐学习中所学序列的统计结构会极大地影响被试内隐学习成绩,统计结构越高学习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49.
5-13岁儿童父母权威认知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假设的问题情景和两难故事,对我国儿童对父母权威的认知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儿童服从父母的主要因素随年龄增长有所变化,在不同的生活领域,儿童对父母权威的评价及服从强制性有所不同;而在公正-父母权威冲突判断中,年幼儿童不能分辨公平与权威,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展为追求公平和考虑其它因素的服从。  相似文献   
50.
聂衍刚  张卫  彭以松  丁莉 《心理科学》2007,30(2):411-414
研究者认为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诸方面的认识、体验和调节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功能系统;并参考国内外相关的自我意识理论和量表,以城市中学生为被试,经过三个步骤,采用《青少年自我意识量表》,对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心理结构进行了探索性和验证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功能结构基本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八个因素(即体貌评价、能力评价、品德评价、自尊感、自信感、自觉性、情绪自控、自制力与坚持性);自编《青少年自我意识量表》包括个人因子共38个项目;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分半信度比较高,也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