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青年马克思经济学研究中的哲学转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从前苏东学界到我们自己的学术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三个组成部分的边界被过分硬化了。以笔者近期对马克思一系列哲学、政治经济学文本重新解读所形成的看法,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从我们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理解来说,如果不深入地了解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与科学建构的内在逻辑和历史进程,就根本不可能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无论是青年马克思哲学的早期流变过程(1843-1844年),还是科学方法论的形成(1845-1846年),特别是他在对资本主义生产…  相似文献   
22.
所谓实践功能度,是指人类社会主体总行为结构在特定历史情境中的功能运转机制,具体地说,是指人们在一定历史时期实践活动的特定有序性,即在什么程度上能动地改变、支配对象和自己的能力标定点。实践功能度是实践唯物主义功能特质的关键质点,它是我们建构哲学新框架的极重要的逻辑规定。首先,实践功能度是一种客观的主体创造能力的尺度。它是社会实践历史能力发展的客观标尺,具有客观性,它又是人的创造力的历史尺度、通道和透镜。  相似文献   
23.
张一兵 《哲学研究》2016,(4):68-77,129
索恩-雷特尔第一次明确提出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式重新解读康德的"认识论革命",在他这里,康德的认识论构架本身是商品生产中发生的特定历史结果,知识的形式能够先验于感性世界,恰恰因之于脑力劳动从体力劳动中的历史性挣脱和分离。这种分离遮蔽了劳动创造性关系在商品交换活动的现实抽象所生成的一种构序社会存在的客观的社会先验性,而这种社会先验才是康德-黑格尔先验观念的真正根据。索恩-雷特尔第一次指认了商品交换中发生的现实抽象并不仅仅是主观思维的活动机制,作为概念生成的真正劳作工地是发生于社会存在中的一种客观抽象,恰恰是这种现实抽象建构了先验的社会生活形式,并由此规制了思维形式的主观抽象活动以生成思维形式。  相似文献   
24.
鲍德里亚的《生产之镜》一书自发表以来,据说有着很大的学术影响。其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鲍德里亚作为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门内逆子,并没有像许多马克思的外部敌人,只是简单化地攻击马克思思想的不同历史派生形态,而是准确地直接爆破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大厦内部最重要的支撑性结构———物质生产基始论和历史现象学批判逻辑①。这是一个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的重大理论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生死存亡。在此,我主要来讨论一下鲍德里亚该书中提出的诸多问题和反命题。一、鲍德里亚要反对什么?“一个幽灵,一个生产的幽灵在革命…  相似文献   
25.
戈德曼是20世纪法国重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所提出的发生结构主义和科学人学观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本文主要讨论了他试图调和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逻辑断裂的理论努力,即总体类型学的观点。在这里,戈德曼想用皮亚杰的发生学的科学结构主义观念为基础,并以主体与结构的接合关系形成他面对世界的全部哲学理念。  相似文献   
26.
大写他者的发生学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一兵 《学海》2004,(4):43-49
本文主要讨论了西方思想史上出现的他者 (他人 )学说的历史线索。作者认为 ,他者思想最早发端于一种存在论上的逻辑辨识 ,而后转隐为一种更深的神学指认和伦理学中的善恶双重他者。接着 ,文章分析了存在主义哲学 ,特别是海德格尔和萨特的他人理论 ,以及勒维纳斯笔下那种由无脸他人的面貌构成的大写他者理论。  相似文献   
27.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必须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围绕"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等主题,学界已经为这一研究的深化提供了丰富的学术储备和开阔的理论视角.在此过程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理解史的研究被摆上了台前案头.具体说来,应当重视和加强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历史生成、第二国际时期经典资本主义理论向帝国主义理论的过渡、苏俄(联)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理解,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西方左派经济哲学视域中的和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与激进话语中的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28.
马克思在自己后期经济学研究中形成的关于“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理论,是他晚年在历史辩证法话语的特定主体向度中,对科学历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进行统一理解的一个重要观点。可是长期以来,在我们的传统哲学解释框架里,这一重要的理论只是在抽象的“未来人类解放”这一逻辑质点上被简单诠释。依我所见,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转换的理论确证,内含着极为深刻的哲学命意,而科学地深入理解马克思这一重要论点的本真含义,对于我们今天对传统哲学解释框架的否证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29.
试论商品经济对我国现代婚姻的影响一、商品经济的发展规定着我国现阶段婚姻型态的存在和衍变1.以爱情为基础的理想型婚姻有所上升。据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对北京、天津等五城市抽样调查的妇女结婚年代与结合途径的交互分析,包办婚姻越来越少:在40年代占31.77/...  相似文献   
30.
实践不仅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而且也是全部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自然物质不是社会的实体,社会实体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自然——人——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存在体。以自然为基础的人类的社会实践,在人类历史范围内具有本原的性质。实践的本质是物质的,它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形式,是物质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现实。所以实践本体论对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不但不构成分离与对立,而且是关于它的最深刻、最具体、最彻底的表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