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在前一个研究中,发現小学低年級儿童在解答算术加減法应用題时,常常根据題目中个别文字,如“多”或“少”来做加或减;对某种类型的題目稍加变化就不会解答。針对这些現象,我們曾采用加強可逆对比的教学实驗,以提高儿童思維的灵活性。关于加強可逆对比教学能否提高思維的灵活性,这不仅具有理論意义,而且还有实践意义,因为它涉及到算术教材教法的問題。在算术概念中有着成对相反的概念,对这些概念采取同时可逆  相似文献   
13.
数位概念是儿童学习数学中的一个难点.我们采用了行为矫正法对一年级成绩不良的学生学习百以内进、退位加减法进行了初步的尝试研究。我们编制了20以内超十加减;百以内不进不退位加减;百以内进、退位加减三个有联系的模式试题,逐一对差生进行个别教学.通过试验,发现差生对百以内进退位的数位概念的掌握进步很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合了对我国十个地区959名7—12岁儿童的协作研究结果。探讨了儿童在认数、数序和系列、数的组成、运算和应用等四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并对儿童数学概念和运算能力发展中知识学习与数概念发展的关系、发展的过程、环境的影响、发展的阶段性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也谈到了协作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5.
吕静  卢琬君 《心理学报》1981,14(3):20-26
皮亚杰认为对类包含关系的理解,是判断儿童思惟是否达到守恒的一个标志。他认为学前儿童不能理解类包含概念,我们拟通过实验措施,观察启发教育对幼儿掌握类包含关系的作用。 我们还认为皮亚杰的类包含实验容易使儿童从数量上考虑,没有强调类与子类在性质上的从属关系,为此,我们另外设计了类包含实验及分类实验,以资和皮亚杰的结果作比较。  相似文献   
16.
激情犯和累惯犯暴力态度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采用《FMMU变态人格危险性评估问卷》和内隐联想测验分别测量激情犯和累惯犯的外显和内隐暴力态度, 探讨激情犯和累惯犯外显和内隐暴力态度特点及预测特征。研究发现, 激情犯和累惯犯的外显态度有显著差异, 但是内隐态度未见显著差异。由于部分罪犯在内隐态度中出现反转效应, 将激情犯和累惯犯分为激情犯未反转组和反转组, 累惯犯未反转组和反转组, 这四个组都产生了显著的IAT效应, 并且每个组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都发生了分离。从结果可见即使是同一犯罪类型, 犯罪时都实施了暴力行为, 但暴力态度却有差异。在测量外显暴力态度的基础上, 结合内隐暴力态度的测量, 将细化犯罪人分类, 为不同特点的犯罪人实施不同的改造和处遇方案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几何知识是从空间关系上阐明事物的内部规律,是儿童掌握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皮亚杰曾对儿童面积概念的发展做过较多工作,国内也有人验证或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但目前尚未见到有关儿童面积等分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面积等分概念是几何知识的一部分,它包含面积与等分两个方面,儿童掌握面积等分概念,包括形与数两个方面。他们必须从面积概念、等分数、等分面积等的形和数的知识关系上来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儿童已经获得了一些面积等分的常识,但是,达到真正掌握科学的  相似文献   
18.
《儿童认知能力诊断量表》(简称DSCAC)是编制来鉴别和诊断学习不良儿童的一个认知能力测验。它由三个分测验和八个项目组成。我们在1986年建立了DSCAC的杭州市一、二年级的年级常模。结果表明;1)本量表能反映出年级间认知能力发展的趋势;2)量表的重测信度一、二年级均在0.81以上,说明量表是可靠且稳定的;3)通过因素分析,量表内部一致性分析和DSCAC与WISC—R相关分析来评价本量表的效度。结果发现,DSCAC具有较好的构思效度和内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吕静  汪文鋆 《心理学报》1963,8(2):43-51
近年来,我国心理学界对小学生掌握应用題过程中的一般阶段性問題进行了研究。这里,我們就儿童只根据应用題的表面現象来解題的思惟特点作进一步探討。我們看到,低年級儿童在解答应用題时。往往不是从分析題意,了解題中条件和問題間的因果关系着手,而是从个别文字的表面现象进行演算。我們认为,儿童之所以能掌握应用題概念,在  相似文献   
20.
吕静 《美与时代》2005,(10):31-32
学生在素描的学习训练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阶段性的问题,而且每一位学生由于基础与天性的差异,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不尽相同.笔者在素描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到解决好基础技能、个性化和创造性三个问题,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