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一、西方传统的自我和儒家传统的自我在西方,传统上所持有的以及今天仍高度评价的自我概念是什么呢?尽管有各种各样的理解,但《牛津英语词典》给出了自我的最重要含义的解释,即:“在一个人中真实地、内在地是“他”的东西(与偶然的相对);我(通常与灵魂或心灵相等同而与身体相对立);一个处于连续变化的意识状态的永恒主体。”在《哲学百科全书》中,“个人的同一性”的作者作了这样的解释:“‘自我’一词有时被用于表示一个人所有的内在精神状态,有时,从更严格意义上讲,它指的是精神性的实体,而这种实体是哲学研究的根本。”…  相似文献   
92.
消费者的决策心理与购买行为会受到周边环境暴露的死亡信息的影响发生变化。本文从意义维持模型出发,通过4个实验探讨了死亡凸显对消费者体验性消费选择偏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死亡凸显情境下消费者更倾向选择体验性消费。进一步分析发现,死亡凸显通过降低消费者的生命意义感提高了其对体验性消费的选择偏好。同时,社会支持对此间接效应起到了缓冲作用。研究结果初步揭示,补偿生命意义感的缺失是死亡凸显增加体验性消费选择的潜在机制,这也为新冠疫情背景下的消费者决策行为干预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3.
科学地估量当代的疾病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疾病结构,亦称疾病谱,是依据疾病发生的频率和对人群袭击的广度而进行的排序.一般地说,疾病谱通常是指对发生较多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前十位疾病顺序的排列.对疾病结构的科学估量,也即科学的疾病谱,对疾病的防治和医学科学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疾病谱预示人类当前主要受哪些疾病的折磨,告知人们防治疾病的主要方向和应对的正确策略,帮助医疗卫生部门科学组织和部署医疗力量,指导防病治病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投向.  相似文献   
94.
切不可轻视精神和心理性疾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许多证据表明,精神和心理性疾病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健康主题;相应的精神和心理治疗、康复将成为继外科手术和抗菌素之后的又一次医学革命.  相似文献   
95.
"上个世纪后期,在追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过程中,西方和东方似乎犯了同样的错误:卫生资源过多地投放到疾病的治疗而不是预防上,从而忽略了公共卫生系统、人力资源以及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是这个错误带来的后果,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显得更为突出和严重."这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今年6月上旬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首次亚太地区健康高峰会议传来的信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这样一个地区性的高峰组织专门研究健康问题,着实令人关注;它对中国卫生政策在维护健康过程中忽略了公共卫生的批评,也令人震惊.  相似文献   
96.
调节变量是近年来情绪劳动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实证研究显示,反映员工个体特征、工作情境特征的多组变量以及文化情境对情绪劳动效应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权变视角下的情绪劳动研究发现:(1)展现规则在组织、行业、文化三个不同水平影响个体在工作场所的情绪表达;(2)表层扮演潜在的消极效应可以借助个体内在的保护机制或通过组织管理干预被削弱、消除,甚至是转化为积极的力量;(3)深层扮演的积极效应具有较高的跨人群、跨情境稳定性;(4)文化情境对情绪劳动作用过程具有重要的约束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情绪劳动要求、情绪劳动行为都可以成为有益于员工的组织生活要素。  相似文献   
97.
对361名大一新生进行为期3个月的追踪测量,以考察羞怯、自尊与网络依赖的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发现:(1)大一新生的羞怯、自尊和网络依赖的水平具有一定程度的横向稳定性。(2)羞怯与网络依赖正相关,自尊与网络依赖负相关。(3)T1的网络依赖正向预测T2的羞怯,T2的羞怯正向预测T3的网络依赖;T1和T2的网络依赖分别负向预测T2和T3的自尊。结论:羞怯与网络依赖之间存在恶性循环,并且网络依赖会导致自尊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98.
正注意上凯风,不是在篮球场。是他左手上的护腕。戴护腕并没什么稀奇,篮球场上,举眼便能看到戴护腕的男生。凯风是体育能手,长跑、短跑、跳高、跳远、单杠、双杠样样拿手,但他从不打篮球。因为有一次篮球比赛,凯风跑进场去,捡拾他的小皮球,被硕大的篮球砰地砸到了头。凯风狼嚎了一整晌,从此,见了篮球,就像见了狼。那年,凯风七岁。  相似文献   
99.
终末期肾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导致劳动力丧失的疾病,在我国主要靠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等替代治疗,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分布致使只有部分患者能得以治疗,长期的替代治疗给患者的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使患者对医护人员家庭成员等产生强烈的依赖感,从而使其处于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状态,影响家庭与社会的稳定。针对这些社会和心理问题制定相关的行业规范是必需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0.
针对波普尔关于归纳概率的0值理论,本文首先论证在为归纳概率所提供的理论中,积空间上独立性测度并无优先地位。同时表明如果强调某种测度作为先验的原则,这与波普尔可错主义的立场是冲突的,而主观贝叶斯主义却是与可错主义立场相容的。然后,论证概率并非等同于置信度,与演绎逻辑的形式类比表明,主观概率(除了概率演算的限制外)并非需要确定的指派规则,这一点是合理的。因此,归纳逻辑应该提供的只是如何从初始的分布达及后验分布的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