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以初中一年级学生为被试,从小学语文六年制课本中选取高熟悉度、高表象性的成语为实验材料,采用三因素混合设计探讨表象对不同透明度成语理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初中一年级学生能据所呈现的成语形成表象,并报告出较高的表象清晰度,但表象清晰度与成语理解成绩之间的相关不显著。高透明度成语比低透明度成语更容易被理解。通过有意表象的学习,成语理解成绩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尤其是高透明度成语。  相似文献   
42.
刘鸣 《美与时代》2006,(9):34-35
“张力”,在文学活动中,可以增强文学叙事作品的戏剧性和抒情作品的趣味性,引发动人心魄的艺术效应与强大的艺术冲击力。就其实质而言,文学的艺术张力根本上是个借用异质同构的原理实现“陌生化”的艺术过程。  相似文献   
43.
关联效应中对情绪诱词的错误再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DRM范式,考察了在汉字单字词语音关联和形声关联条件下对具有情绪色彩的关键诱词的错误再认情况,结果表明:(1)汉字中存在着语音和字形关联,但是语音关联下的对诱词的错误再认率很低。(2)语音关联、形声关联条件下,尽管学习阶段没有出现带有情绪色彩的词,被试仍然对情绪诱词都产生了显著的错误再认。(3)形声关联下对关键诱词的错误再认近于语音关联的两倍,可见概括性的强度影响错误记忆的大小。  相似文献   
44.
汉字属表意文字,形、音、义三位一体,其中尤以字形的认知学习最为繁难,长期以来,有关汉字的心理学研究亦多集中于字形方面。教育心理学及有关学习理论将汉字字形的学习看作言语学习中图形、符号类的学习活动,(1)认为学习者的感知、记忆和思维活动是汉字字形学习的基本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45.
通过混合实验设计探讨表象对成语记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据成语形成图厕形式的表象能提高图画命名中外显记忆的成绩,显著提高内隐记忆的成绩,尤其是低透明度成语的内隐记忆成绩;但在成语补全中,对两种记忆均没有显著影响.可见.表象同时具有概念加工和知觉加工的性质,表象作用对所形成的表象的形式与测试任务的一致性程度敏感.  相似文献   
46.
考察表象编码方式对错误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整合表象编码比,个别表象编码能够促进项目的特异性加工,使项目更有区分性,阻止(或减弱)诱饵词的内隐表象激活,有利于个体获取表象的激活路径,减少错误记忆发生,说明表象编码方式对错误记忆具有重要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表象激活混淆假设,认为个体虽然可以使用表象作为信息表征方式,却无法直接获取与之联系的激活路径。当个体推测表象激活的来源时,容易混淆表象激活的来源,错误记忆就发生了。表象激活混淆假设为视觉表象引发错误记忆的心理机制提供了说明。  相似文献   
47.
关于心理表象训练新程序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鸣 《心理科学》2001,24(2):132-134
本论文对日本新近开发的心理表象训练程序(简称MITP)进行了概要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了有关表象训练的理论问题,认为动觉表象、视觉表象和想象表象的有机结合运用是提高心理训练效果的良好途径,但如何提高练习者的表象机能水平(如表象的清晰准确性、鲜明生动性以及对表象的操作控制能力等)则是表象训练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相似文献   
48.
汉字空间表象操作与字形学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鸣 《心理科学》1993,16(4):226-230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影响汉字字形学习的汉字形体特征和心理特征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汉字空间视觉表象的操作速度和准确性与字形学习水平具有密切关系。据此,应当注重采用汉字空书法或言语表述法来培养学习者汉字空间视觉表象的操作能力,从而改善和提高汉字教学与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49.
个体差异下的错误记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着重从单词和事件两方面对错误记忆的个体差异的研究进行了论述。个体差异如认知方式、人格特征、临床以及暗示、催眠、想像等是诱发错误记忆的重要因素。文章对此进行了比较,认为两种不同的错误记忆可能具有不同的认知加工机制,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错误记忆的本质和特征,并为人们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0.
文章总结了近十年来音乐表象研究中神经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主要探讨了实际表演和想象表演两种条件下业余音乐爱好者和专业音乐家不同的激活地图,结果表明:(1)音乐表象和实际的音乐表演的相似本质;(2)音乐表象的多通道性;(3)音乐表象可能包含某些语言加工和情绪加工的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