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采用G×E交互作用的研究范式,以295名学前儿童(M=4.49)和其母亲、父亲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母亲和父亲的教养方式与MAOA基因rs6323多态性对学前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母亲、父亲教养方式和MAOA基因多态性对学前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预测男孩外化问题行为时,母亲和父亲教养方式的主效应显著,与MAOA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在预测女孩外化问题行为时,父亲教养方式的主效应显著,母亲教养方式与MAOA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显著,显著性区域分析发现,携带T等位基因的女孩更容易受到母亲消极教养的不利影响而产生更多外化问题行为,也更容易受到其积极教养的有利影响而减少外化问题行为,这一结果支持差别易感性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52.
口头言语整饰的信息加工假说刘霞,潘晓良(湖北大学行政管理系)1引言1.1口头言语整饰的概念在口头言语交往过程中,有意识地、精心地选择自己认为对当时当地特定受话者而言是最适当的语言,以迎合、感化、说服、暗示受话者,有意识地控制受话者并引导其做出符合说话...  相似文献   
53.
刘霞 《应用心理学》2005,11(1):90-94
本文从心理学关于学习的概念,关于行为、认知与信息加工的行为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以及行为绩效的心理学原理角度,阐述了我们所提出的公共组织学习的概念框架的心理学理论基础。认为从心理学角度透视公共组织学习,其实质是经验习得与信息加工的过程。这充分体现了心理学基本理论原理在公共组织学习理论建构中所具有的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歧视知觉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歧视研究领域中的"强势心理学"现象开始减弱,研究者们逐渐重视弱势群体自身对于歧视现象的知觉与反应.本文在整合歧视知觉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就歧视知觉的概念内涵、测量进行阐述;继而从"风险"与"弹性"两个方面,分别探讨歧视知觉的消极影响效应与间接性的积极影响效应;最后从整合的视角,对歧视知觉影响效应的内在机制——拒绝认同理论进行讨论.未来歧视知觉领域的研究将会进一步细化群体成员资格;重视考察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的作用差异;加强探讨个体水平的中介变量的作用;更多关注儿童群体的歧视知觉问题.  相似文献   
55.
公共决策关涉价值,且负荷优先性价值。在思想史的维度上,众多学者认同公平是公共决策的优先性价值。在学理层面上,公共决策的公共性和政府的服务性决定公平是公共决策的优先性价值。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必须以公共决策的优先性价值为基础正确把握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56.
抑郁逐渐低龄化使得青少年抑郁备受关注。快感缺失,作为抑郁的一种核心临床症状,已成为抑郁最具前景的内表型之一。然而,青少年抑郁的快感缺失的神经机制迄今仍不清楚。本研究首先汇总两种神经机制模型即三元模型和社会挫折模型;其次,在多种奖励加工如金钱奖励、努力动机奖励、未来奖励和社会奖励条件下,概述青少年抑郁的快感缺失的神经机制前沿进展。未来可以深入探索努力动机奖励和未来奖励在预测青少年抑郁中的作用,加强研究青春期阶段与性别是如何交互影响早期抑郁快感缺失,将无创伤电磁刺激应用于青少年抑郁干预中,进一步澄清青少年抑郁的快感缺失的神经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57.
纵观门静脉高压症 (PHT)的外科治疗史 ,如果说本世纪中叶以前是以技术创新为主 ,那么后半世纪在手术技术方面已渐趋成熟 ,而且自 2 0世纪 80年代开始 ,西方国家已进入了肝移植时代 ,特别是非手术治疗领域的不断拓宽 ,PHT的治疗已不仅仅是手术方式多样化和积累病例 ,而是观念和策略的更新和转变。1 从分断之争到个体化选择的转变国外自Whipple等 194 5年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倡导门腔静脉分流手术治疗PHT以来 ,其观念和方法被普遍认同和接受 ,一度认为PHT问题似乎已经基本得到解决。追溯历史 ,我国PHT的外科治疗 ,不少是借鉴国外的…  相似文献   
58.
自伤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对于自伤行为的探讨已深入到基因及神经系统层面,基因-脑-行为的综合视角为客观揭示自伤产生机制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分子遗传学和神经生物学的最新成果,对自伤候选基因多态性及其可能的脑机制进行系统阐述,并提出今后应在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及其脑机制、积极环境下自伤行为研究、自伤青少年的追踪研究以及自伤行为的系统性探讨等方面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59.
本研究通过对贵州四所学校的581名初一学生进行历时2年的3次追踪测查,采用交叉滞后模型和潜变量增长模型考察了青少年抑郁和自伤行为的时序效应以及二者的发展轨迹及其关系,同时探究了社会支持在其间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1)青少年抑郁能够显著预测其后续的自伤行为,但自伤行为对后续抑郁的预测作用不显著;(2)抑郁和自伤行为在青少年早期并非稳定不变,而是呈线性增长趋势;(3)抑郁的初始水平和增长均能正向预测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增长;(4)社会支持能够显著调节抑郁增长对青少年自伤行为增长的影响,具体而言,抑郁增长对青少年自伤行为增长的影响在低社会支持水平下更强,而在高社会支持水平下有所减弱,说明高社会支持在其中发挥了保护作用。该结果揭示了青少年抑郁和自伤行为的动态发展关系及其保护性因素,对于制定科学的预防及干预方案、帮助青少年减少自伤行为等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0.
“第二届中国医学伦理学中欧跨学科讨论会”结束前夕,本刊常务主编杜治政教授、编辑部主任刘霞副主任医师、编辑王德顺采访了德国汉堡亚洲事务研究中心的德林欧乐(oledring)先生。以下是这次访问的对话。本刊编辑部(以下简称编):今天我们编辑部一行三人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