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1.
体验幸福是指基于体验效用的时刻评价方式获得的多重情感体验的整合结果。体验幸福的概念主要源于Kahneman等人对体验效应的重新发现与诠释。基于时刻评价的体验效用以及时刻效用的测量假设是测量体验幸福的理论依据。体验幸福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体验取样法与日重现法。基于这两种方法的国民幸福账户与国民时间账户更加直接地分析了人们如何在各种日常活动中分配时间和进行情感体验。同时, 体验幸福的概念及其测量为公共政策的评价与制定提供了更加真实具体的、可供参考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申传刚  马红宇  杨璟  刘腾飞 《心理学报》2012,44(12):1677-1686
本研究从下属反馈管理行为的视角来探索领导与下属的社会交换过程.具体为探讨下属的反馈寻求行为在上司不当督导与下属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下属的学习目标定向对上述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通过问卷法获得306名下属与上司的对偶数据,基于层级回归和Bootstrap分析的结果表明:上司不当督导不仅直接影响下属的绩效,还能通过抑制下属的反馈寻求行为间接地影响员工的绩效;下属的学习目标定向调节着上司不当督导与下属的反馈寻求行为的关系,当下属的学习目标定向越低,上司不当督导对反馈寻求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科技的发展增加了人机互动中任务中断现象的发生,任务中断管理(Task Interruption Management, TIM)成为工作取得成功日益重要的部分。任务中断管理研究主要采用中断消极影响减少和中断价值评估两种范式,基于记忆的理论、多重资源管理理论和中断管理模型为任务中断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发展出基于用户和基于环境的中断管理方法。未来研究需从关注中断的积极影响、内部中断、人的因素尤其是情感性和社会性因素入手加强任务中断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模糊规避是指在相同奖赏的情况下,决策者会偏好有精确概率的事件而不是从主观上判断具有相同模糊概率的事件。自从Ellsberg提出模糊规避的概念以来,模糊规避已在行为决策研究的多个领域得到广泛验证。本文梳理了近五十年来关于模糊规避的研究文献,系统分析了模糊规避的研究范式、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同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5.
安于现状偏差是指个体在决策时,倾向于不作为、维持当前或者以前的决策的一种现象。安于现状偏差包括内源的安于现状偏差与外源的安于现状偏差。目前研究者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主要有两种:损失规避与后悔理论。安于现状偏差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备择项的数目、决策者的情绪以及认知与动机特征等。安于现状偏差有利于认识日常决策行为,而且在销售、管理与公共政策等实践领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未来的研究则需要从安于现状偏差与其他决策现象之间的关系,安于现状偏差的产生根源及其应用研究的拓展等方面来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借鉴行为经济学家开创的应用行为决策于贫困研究的新范式, 选取我国“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者为研究对象。首先建构“认知和动机双视角的行为贫困陷阱”的立论模型; 然后通过“贫困所致认知后果影响后继决策行为的心理机制和神经机制”, 以及“贫困所致认知和动机后果共同影响后继决策行为的作用机制”来探索贫困所致心理后果与后继决策行为间的因果效应; 最后进行“贫困所致认知功能改变影响后继决策行为的随机控制实验”和“贫困所致自我认同改变影响后继决策行为的现场干预研究”, 旨在通过“扶志和扶智”达到“授人以渔”, 并从中提炼出可供扶贫政策参考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模糊规避是指在相同奖赏的情况下,决策者会力图规避从主观上判断具有模糊概率的事件而偏好具有相同精确概率的事件。本研究使用同时评价、单独评价的研究范式从随机事件和自然事件两个领域来探讨模糊规避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当风险事件和模糊事件同时评价时,个体倾向于模糊规避;当风险事件和模糊事件单独评价时,模糊规避会消失。  相似文献   
18.
心理账户是指个体对经济行为进行编辑、分类、预算以及评估的过程。心理账户中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享乐主义编辑、非替代性和局部账户。这些特征又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如享乐主义编辑受事件框架和个体差异的影响, 非替代性和预算控制受模糊性的影响, 局部账户受价值原始水平、语义联系程度和评价方法的影响。未来对心理账户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心理账户特征的普遍性、心理账户的机制及其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了考察群体身份对替代性排斥中旁观者惩罚行为的影响,并考察旁观者社会责任感的调节作用,采用数量估计任务对58名不同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创设群体身份,观看网络掷球游戏形成群际替代性排斥,随后评估游戏中各玩家的愤怒情绪,并采用第三方惩罚来表达对各玩家表现的愤怒。结果发现高社会责任旁观者对替代性排斥体验到更强愤怒情绪,并对排斥者施加更高惩罚;高社会责任感个体对排斥组内成员的组外排斥者惩罚强度高于组内排斥者,而低社会责任感个体对排斥组外成员的组外排斥者惩罚强度显著高于组内排斥者。结果表明旁观者社会责任感调节其在群际替代性排斥中的第三方惩罚。  相似文献   
20.
赢者诅咒是指在拍卖情境中, 竞价者为了获得拍卖品会过高估计其价值, 竞价成功以后当他发现其价值和自己之前的期望不一致时所产生的一种“诅咒”心理。赢者诅咒现象普遍存在于企业的资产拍卖、兼并重组、博彩游戏、投资决策等领域。损失规避和过度自信理论是赢者诅咒的主要心理机制, 而其影响因素主要有竞拍商品价值的不确定性、竞价人数、信息因素和竞价经验等。赢者诅咒的应对策略主要包括联合竞标、信息共享和学习。未来对赢者诅咒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赢者诅咒的心理机制、研究范式及本土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