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决策的期望效用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国梅  傅小兰 《心理科学》2001,24(2):219-220
von.Neunlan和Morgenstern(1944)的期望效用(Expected utility.EU)理论关于不确定性决策的规范理论。EU理论认为,假如决策者选择风险决策备择方案的过程符合效用公理.那么他一定是选择期望效用值最大的那项备择方案。期望效用是备择方案x的结果发生的概率p与该备择方案的效用u的函数。在EU理论的基础上,Savage(1954)提出主  相似文献   
52.
中国心理学会第十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11年10月21日下午在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科学会堂举行.中国心理学会第十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共计298人,出席本次代表大会的会员代表204人,超过总人数的三分之二,符合章程规定.会员代表大会由傅小兰秘书长主持,并通过了大会议程.  相似文献   
53.
傅小兰  叶浩生  李扬  黄端 《心理学报》2013,45(3):377-378
中国心理学会第十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12年11月30日下午在广州大学举行本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共计295人,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共201人,人数超过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二,符合章程有关规定。大会由傅小兰秘书长主持在通过了大会议程后,全体与会代表首先听取了杨玉芳理事长作"学会三年工作报告"。随后,会议进行了学会新任侯任理事长的选举。今年4月下旬,学会启动了提名和选举产生新一任候任理事长的工作,经过提名、提名委员会审  相似文献   
54.
不同ISI下异同判断的同反应启动效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改变刺激对中的第一个刺激消失到第二个刺激出现之间的间隔 (interstimulusinterval,简称ISI) ,并控制呈现的刺激前后试验不重复 ,分别进行不同形状白色图形的异同判断实验和不同颜色圆形的异同判断实验 ,系统地考察不同ISI下异同判断的同反应启动效应 ,研究异同判断的加工机制。两个实验均采用 2 (前次试验类型 :异、同 )× 2 (当前试验类型 :异、同 )× 6(ISI :1 0 0ms、2 0 0ms、30 0ms、40 0ms、50 0ms、60 0ms)重复测量设计。被试为2 1名大学本科生 ,其中男生 1 0名 ,女生 1 1名。结果发现 ,在两实验中的每一种ISI条件下 ,同反应后的试验的反应时均显著短于异反应后的试验的反应时 ,即表现出显著的同反应启动效应。实验的结果支持异同判断的双过程模型 ,并表明双加工机制可能是序列工作的  相似文献   
55.
傅小兰   《心理科学进展》1992,10(1):57-62
专家技能的计算机模拟是认知心理学研究专家技能的重要现代方法之一,它要再现的正是专家所特有的加工信息的方法,其基础是对专家问题解决过程进行实验性的分析,程序编制所根据的是专家解决问题时的客观口语记录。专家技能的计算机模拟由五个阶段组成:1,专家技能的实验研究;2,建立专家策略的认知模型;3,专家技能的进一步实验研究;4,建立更高层次的元策略模型;5,验证元策略模型,它包括计算机程序模拟验证和教学实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56.
主动控制感是主动动作过程中产生的控制自身动作, 进而控制外部环境的主观体验。构成动作主动控制感的核心要素是主观意图与结果反馈。本研究试图通过操控这两个核心要素的不同属性, 借助脑磁图等技术, 探寻主动控制感在大脑额-顶为主的脑网络中前-后馈的作用方式及时空特异性标记, 并建构新的认知神经理论模型。这将有利于理解人类动作的产生及后效、为相关精神类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客观的参照标准。  相似文献   
57.
知识类别和特点对内隐序列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序列学习中的反应时和错误个数间接测量被试的内隐知识,用再认成绩和预测成绩直接测量被试的外显知识,通过倒转不同的规则探讨了知识类别和特点对内隐序列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1)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可能分别依赖于两个独立的学习系统,且互不干扰;(2)当内隐序列学习既包含运动知识又包含概念知识时,知识类别和特点影响被试对序列知识的获得,被试较易获得运动知识;(3)在内隐序列学习中练习的数量也影响被试对序列知识的获得,序列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58.
刺激的情绪信息通常可帮助人类快速地做出相应的趋近或回避反应。实验室情境下研究者对趋避的操作性定义不尽相同, 但以往绝大部分研究证实了趋利避害的相容效应:正性情绪引起趋近反应, 负性情绪引起回避反应。动机定向理论认为, 这种促进作用是自动的, 而事件编码理论认为, 这种促进作用依赖于外显的效价判断。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明确界定趋近和回避的操作性定义, 采用更敏感的实验范式解决两种理论的纷争, 以深入阐释相容效应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59.
60.
本文通过4个实验考察羞耻情绪对欺骗行为的影响, 并进一步探讨这一影响存在的条件及其机制。实验1考察羞耻情绪对欺骗的影响, 结果发现羞耻组的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显著低于控制组。实验2将羞耻分为道德失范和能力不足两种情景, 考察羞耻对欺骗产生影响的条件, 结果发现, 道德失范羞耻组的欺骗行为显著低于能力不足羞耻组和控制组。实验3a考察道德失范所引发的羞耻对自我控制资源的影响, 结果发现, 羞耻情绪诱发组的自我控制任务成绩显著高于未诱发组。实验3b考察自我控制资源在羞耻情绪影响欺骗行为中的作用, 结果发现, 自我控制资源在羞耻情绪影响欺骗的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当个体的羞耻情绪由道德失范而诱发时, 会遏制其欺骗行为的产生; 羞耻情绪对欺骗行为的影响机制可能是: 感受到羞耻的个体, 为恢复和保护受损的道德自我, 通过调集更多自我控制资源的方法影响欺骗行为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