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采用EyelinkⅡ眼动记录仪,探讨17-38岁的被试在有外部参考框架时,心理旋转中的眼动特征.结果表明:(1)外部刺激和外部参考框架同时呈现时,内部参考框架可以随着外部参考框架的方向的变化而修正,心理旋转通过框架旋转完成;(2)外部参考框架对于旋转角度远离直立方向的心理旋转作用小于旋转角度接近直立方向的;(3)有外部参考框架时,以直立方向为准,顺时针的心理旋转与逆时针的心理旋转没有差异,旋转遵循"最短加工路径"原则.  相似文献   
82.
字词语义的加工是否受其它加工过程或操纵手段的控制一直是自动化研究的热点,以往针对英文字词的研究结果不尽一致。本研究以在该类研究中比英文单词更具优越性的汉字为材料,采用部件搜索任务,通过操纵控制水平的强弱探讨汉字的语义加工是否受控制这一问题。实验一考察汉字的语义是否受浅水平加工和无意识操纵的控制(低控制水平);实验二探讨增强了的控制水平是否能够控制语义的加工。结果在实验一中发现了语义负启动效应;实验二出现了正启动和负启动效应。该结果表明,控制机制并不能阻止汉字语义加工本身的发生,仅能对已经产生激活的语义进行调控,提示汉字的语义加工是不可控的。  相似文献   
83.
心理应激与DNA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应激不仅能使人的行为特征发生变化,而且也能使人的生理状况发生改变,因此,被认为是某些身心疾病的诱因。在此过程中,DNA损害是心理应激造成的最终结果之一。有关DNA损害,虽然以往的研究者以人或动物为对象进行了一系列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的实验研究,但是,心理应激是如何造成DNA损害的过程还不清楚,具体的生理心理机制还未阐明。该文利用健康心理学提出的理论模型对此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心理应激与DNA损害之间联系的可能的机制,强调了氧化应激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为临床制订预防疾病的干预措施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4.
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知情同意原则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发展,患者的知情同意成为临床心理学实践的一个基本伦理观念和原则。首先提出心理咨询和治疗实践中的知情同意问题,介绍心理咨询和治疗知情同意的要素、过程、内容、意义和影响因素,并附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给患者的知情同意问卷,旨在引起从业者的注意和重视,并在临床实践中自觉地遵守。  相似文献   
85.
许静  梁宁建 《心理科学》2007,30(2):297-300,288
本研究尝试通过22名被试在阅读自我成败句子及他/她成败句子时的眼动数据来探讨内隐自尊,结果发现阅读主语人称为“我”的句子时.自我成功句子与自我失败句子的第二次注视时间及瞳孔大小存在差异,这提示内隐自尊存在,个体会无意识地对自我积极信息进行深度加工。  相似文献   
86.
本文考察了巴哈伊教律法与原则的形成、构成、表现与功能,指出巴哈伊教的制度体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巴哈伊教律法系统,另一个是巴哈伊教原则系统。两个系统都体现于巴哈伊教的各种文献中,并且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巴哈伊教原则与律法关系密切,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就所规定的内容来说,前者是宏观的,后者更为具体化;二者都遵循循序渐进的实施原则。  相似文献   
87.
88.
在心理咨询实践中,每年到了春夏之交,在我接待的来访者,就中考高考前来咨询的中学生陡然增多。这几乎成了一个规律。许多同学这样诉说:面临大考,自己感到不能再保持平静,心里很紧张,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说是患了考试焦虑症。可是经过咨询  相似文献   
89.
“安乐死”一词来自西方,原意为“无痛苦的、快乐的死亡”或“尊严的死亡”。现代医学对“安乐死”的实施分为“主动安乐死”和“被动安乐死”。“主动安乐死”,也称“积极安乐死”,是指医务人员或其他人在无法挽救病人生命的情况下采取措施主动结束病人的生命或加速病人的死亡的过程。“被动安乐死”,也称“消极安乐死”,是指终止维持病人生命的一切治疗措施,任其自然死亡。在一些西方国家,如:荷兰、瑞士已通过立法成为一种合法选择。在我国,虽然从1988年到现在关于“安乐死”议案一再有人提出,但一直未曾得到回应。当陕西第三印染厂职工、中国安乐死第一案当事人,同时也是安乐死第一人夏素文的儿子王明成于2003年8月3日去世,一场十几年来一直未曾停止过的话题——“安乐死”再掀波澜!我国穆斯林同样对此话题比较敏感,有反对的,也有支持的。现将“伊斯兰在线”阿语网站上(http://www.islamonline.net)刊登的、由著名学者穆罕默德·本·迈赫穆德·海瓦里撰写的一篇《穆斯林教法学家对于“安乐死”的看法》作简要地编译,便于我国穆斯林能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理解伊斯兰教的伟大所在。  相似文献   
90.
郑筱筠:近几年来风云突变的中东局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东局势震荡全球市场"的新闻报道甚至以最大的字体出现在新闻媒体中。《利比亚战局令国际油价受压》等等文章一再显示中东动荡对国际政治、经济体系、金融体系的冲击和影响。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中东板块对于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由于中东地区在世界板块中是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的宗教信仰板块,那么如何评价中东变局的性质?如何看待中东变局后面的宗教因素?中东地区地缘政治与宗教的"教缘政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