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循证医学证据的哲学蕴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证医学的核心理念是开发利用最佳证据用以指导临床医疗实践。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其证据的本质仍然是通过以病人为研究对象的临床医学研究所获得的知识信息,但却是经过分层滤过、系统综合和翻译转化的知识信息,是可以用于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即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可运用的知识信息。  相似文献   
22.
环境中的风险认知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清源  谢晓非 《心理科学》2006,29(2):362-365,357
采用多维度的心理测量范式,研究公众在“影响程度”、“可控性”、“了解程度”、“影响的持续性”、“发生的可能性”、“结果的严重性”六个维度上对39个环境条目的风险认知特征。研究结果验证了“风险程度指标”,并将环境风险划分为“生态环境”“疾病与灾害”“生活环境”三个大类并探讨其风险认知特征。结果显示,由“客观认识”和“主动作用”两维度形成的认知地图可有效地指导风险沟通。  相似文献   
23.
老年人恶性肿瘤诊疗中的决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而且其发生率还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如何处理好老年医学和肿瘤学的交叉问题,对老年人恶性肿瘤患者选择适当的诊疗方法,对减轻老年患者的痛苦,延长老年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心理健康素养概念的研究及其测量的演进。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新概念框架。新概念将心理健康素养定义为个体在促进自身及他人心理健康,应对自身及他人心理疾病方面所养成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习惯。新概念框架包含“心理疾病应对——心理健康促进”和“自我——他人”两个维度;在内容上包含知识、态度和行为习惯三个方面。文章还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5.
转折(短剧)     
  相似文献   
26.
27.
中国哲学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哲学会,1936年4月在北平召开第二届哲学讨论会上成立的,会刊是《哲学评论》。该会成立后,开展了广泛的学术活动,从各个方面研究中国哲学,翻译介绍西方哲学。1949年夏,“中国新哲学会”成立后,原中国哲学会自然地解散了,其会员大多参加了“中国新哲学会”。  相似文献   
28.
论有效的心理咨询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理咨询作为一种以个体工作为主的助人职业,对实践者的素质和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若要成为一名有效的心理咨询者,必须接受严格的专业教育与训练,必须对心理咨询理论有准确的理解和深刻的认识,并能根据咨询的实际需要作出恰当的选择;在人格特征方面,他们还应具备职业行为所需要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29.
(一)前言在人机系统中,操纵者和机械之间的一个重要联系是视觉信息的传递。人机系统可以是开放的,如在监视任务中,这时信息仍处在视觉子系统中,仅有的运动动作是眼球运动。在视野方面,眼睛可从接收10亿比特/秒的信息,而神经每秒只能传递几百万比特。至于中枢神经系统每秒仅可处理几十比特的信息(1970年Mc Cormic)。由于直接监视相关的大脑区域尚不可能,因此,只能从眼球运动记录中研究所寻求的信息有多少,所寻求  相似文献   
30.
嗅觉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有气味物质的作用,这种感受性还受机体本身状况及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近来,随着社会结构(社会交往)的复杂化,心因性疾病及伪装病者的感知觉障碍,亦有增加,嗅觉障碍亦不例外。过去,标准的嗅觉检查法,是以主观的应答为指标。因此,不十分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