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藏品是博物馆一切业务活动的基础,藏品研究是博物馆学科研究的重点内容,是博物馆物陈列的物质保障。作为表现地方化、突出地域化个性的贵州酒化专题博物馆,对与酒有关联的民族物藏品的研究更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52.
《论语》"宰我问三年之丧"章中安字出现五次,可分为两组:"女安"之安、"居处不安"之安。解释史上有两说:一、两组安字都指"心安";二、女安之安指"心安",居处不安之安指"身安"。但它们都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考虑的是第三种解释:两组安字都指"身安",且这是涵盖心安的整个人之安、身心一体之安。而"不安"有两层含义:不会"安"(未安)、会"不安"(不忍安、耻于安)。从身心一体之"身安"角度,可使对此章所说的"仁—礼"关系有一新的认知。  相似文献   
53.
2008年3月11日上午,中国无神论学会邀请部分在京专家和出版社编辑就组织翻译出版世界无神论著作的问题进行了座谈。 会议首先介绍了翻译世界无神论著作的学术背景和主要动因。认为:当前社会种种迹象表明,西方宗教渗透开始进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等领域,对我国的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构成威胁。尤其是大学里传教问题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54.
黑格尔发现他的声音:《精神现象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现象学》作为后康德计划,证明不存在“给定的”对象,意识已涉及自我意识,而理性的现代性权威导致精神危机;生命过去的那些表现方式削弱了它们关于价值和忠诚的主张;碎片化世界表明“优美的灵魂”成了“道德世界观”的沉默的代言人。因此藉着新发现的哲学见解,黑格尔赋予他最早关注的应认作现代宗教的东西完美的声音。“绝对知识”在于历史化的自我理解,自我理解体现在《精神现象学》将现代性看作人类自己历史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5.
长久以来.许多人相信在人和动物之间存在着包括超感知觉(ESP extrasensory perception)等特别的联系,他们引用轶事、有争议的研究数据以及所谓的心理学家的声明等证据证明这些的存  相似文献   
56.
经济理论中纯然竞争的市场是一种虚构。在这种市场中经济代理人是消息灵通和完全理性的。在现实经济世界中这种市场并不存在,也没有相近地存在。然而这种虚构在现代政治理论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理想市场的诱惑力在于它能够精致而又不令人怀疑地建立解决复杂问题的模型。比如我们能够懂得经济人的不协调的活动如何能在社会中产生值得向往的事态。同样,理想市场之进入规范的政治哲学,部分是因为它被认为是阐明了重要的价值观念。市场的辩护士们宣称,通过对它的研究,我们对个人自由、推动互惠互利和商品中的效率会知道得更多。  相似文献   
57.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胰岛素抵抗.近年来研究表明内质网应激可诱导胰岛素抵抗的形成,并使与改善胰岛素受体敏感性相关的内质网应激标志物分子氧调节蛋白150和转录因子X盒结合蛋白-1表达增强,表明内质网应激对细胞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诱导胰岛素抵抗,另一方面激发对应激的适应反应.  相似文献   
58.
科学与宗教能融合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与宗教能否融合呢?大爆炸理论、人择原理或者是智能设计论的观点是否证明了有神论者的声明是正确的呢?科学质询的调查者们对此持否定态度。笔者认为看待科学和宗教的关系需要首先明确区别宗教和科学研究、和道德文化、和国家政治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宗教体系中所倡导的观点和信仰是人类创造性想象力的产物.其主要功能是,在人们面对困难、逆境等无法说明的变化和虚弱等情况时,用以克服绝望和失望的情绪的一种希望。未来科学工作者们将受无垠的真理之美的召唤.客观认识地球的作用和力量,有勇气来追求未知真理的神妙,并决心充实的生活,享受生命,追求科学和思考,爱与被爱,分享梦想与希望,建立一个更美好的全球性的社会,并为人类繁荣和欢跃.包括面对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59.
一位科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坚强者能在命运的风暴中奋斗”。马守信正是这样的人。他独创了一所在全国都少见的阿拉伯语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阿语专业人才,其中有些还被选送去中东几个国家工作。因此北京一些颇有名望的阿语专家教授感叹道:“想不到山西省长治市竟有如此众多阿语人才,达到这样高的水平,真不简单。”1988年12月24日,长治市总工会。  相似文献   
60.
供养人礼赞     
自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创立佛教以后,在汉土、日本、朝鲜、东南亚多国及欧美,全球传入佛教的国家,不知有多少供养人,为佛教的弘法大业——不管世人对他们如何看法,如何对待,坚持心中的信念,默默地、无私地奉献着。因为他们的奉献是为了心中的大愿。原本就没有什么欲望,或什么祈求,让后人对他们的所做所为歌功颂德。若说他们有所欲,就是欲娑婆世界受苦受难的众生,学佛修道,脱离苦海,到达彼岸。歌佛之功,颂法之德。不然石窟造像题记,经卷经文结尾功德芳名中,怎么会出现“无名氏”的记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