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两种认识躯体化的方式值得关注:一是继发于精神痛苦的现象;一是以医学无法解释的症状为特征的基本现象.躯体化概念受到争议的根本原因,即其基于西方心身二元论的特征.本土背景下,躯体化应理解成一种普遍且正当的求医理由与症状诉说方式,应该更多倾向于临床评估与治疗.  相似文献   

2.
躯体化现象给社会和医疗保障制度带来巨大压力。克莱曼博士的研究较好地对躯体化进行了文化阐释,强调了躯体化问题的重要性。他对躯体化进行临床分类,更具体地讨论躯体化中社会与心理、生理之间的关系,并且基于米坎尼克和帕克的研究成果来分析躯体化的原因,理解躯体化的社会功用,从而更好地认识躯体化以及如何对待躯体化。文化是影响精神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情境下,躯体化都会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习得的社会生活中。  相似文献   

3.
世俗化是西方社会的一种社会现象和宗教现象。当代西欧社会的宗教正经历着世俗化的发展。宗教的多元化也是当代西方社会的一种现象。本文对西欧社会的这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4.
疼痛表达与中国人表达的躯体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研究者认为中国人习惯用躯体化方式表达心理不适,不能区分身体疼痛和心理痛苦。通过回顾中文文本,认为在传统中国的语境中,身心互应的哲学观念使个体能够以一种隐性但自明的方式来表达自身情感。但在社会变迁的环境中,原有的社会关联多数都已崩解,个体开始使用躯体化以及疼痛作为索引,从而提供自我的某种参照。  相似文献   

5.
吕小康  汪新建 《心理学报》2012,44(2):276-284
意象思维是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 它通过观物取象和取象比类的方式认知世界、推演联系。这种思维模式塑造了中国人特有的身心不分而非两分的身体观、疾病观和治疗观。在中国人的观念中, 身体不仅仅是一具生理躯体, 还具有气、阴阳、五行等本土概念所体现的弥合物质与精神、联结生理与心理的模糊性与开放性。人们在表达疾病感觉时通常不分生理与心理, 任何一方面出现不适感觉即可认为自己生病, 在面对心理医生时也倾向于同时报告躯体状况与心理感觉, 从而使得临床报告出现较高的躯体化报告率。这正是文化心理影响疾病表达的体现。这也使得疾病不仅是一种医学现象,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医学不仅需要生理知识, 也需要人文知识。  相似文献   

6.
综合性医院中抑郁症患者述情障碍与躯体化症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前言  综合性医院就诊者中心理障碍患者占 2 4 % ,其中抑郁症为 1 0 4 %。一部分抑郁症患者具有明显的躯体化症状 ,多以躯体病就诊 ;一部分抑郁症患者不具有明显的躯体化症状 ,以情绪障碍症状为主诉。国内已对心身疾病、神经症、物质依赖的抑郁症患者述情障碍进行研究 ,我们进一步研究抑郁症患者述情障碍与躯体化症状之间的关系。述情障碍 (alexithymia)主要表现为对情绪状态描述困难 ,少幻想和实用性思维方法 ,人际关系僵化。述情障碍者难以区别情绪状态和躯体感觉 ,描述躯体不适较多 ,因为他们常过分关注自己的躯体感受 …  相似文献   

7.
西方萨满教研究大体经历了魔鬼化、骗子化、精神病理学化、普遍化、理想化、多样化等几个发展阶段,文章分析了这几个阶段的主要表现,并对西方萨满教历史研究特点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8.
神经症躯体化倾向的绘画诊断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侃  申荷永 《心理科学》2004,27(5):1236-1238
通过问卷、绘画测验和回归分析,7项绘画特征被验证能够有效反映神经症躯体化倾向。根据这些绘画特征建立的回归方程经检验具有中等的解释效果。同时,评分者一致性程度较高。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树人绘画测验”,能够建立对神经症躯体化倾向进行有效测量的临床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9.
胡塞尔的交互主体性现象学常常被认为必然会陷入唯我论,从而是一项失败的计划,其中的一个典型症候就是所谓的"躯体化疑难"。解决"躯体化疑难"的关键在于找到引发陌生经验的动机,在这一方向上的一项重要努力,是将胡塞尔仅限于触觉领域的"双重感觉"现象扩展至一切感知领域,然而,这一扩展的合法性建立在承认一个前主体的匿名维度的基础上,而这已经超出了现象学的领域。本文尝试对胡塞尔《笛卡尔式的沉思》"第五沉思"做出一种新的解读,围绕"替代"概念,表明陌生经验的动机引发基础是完备的自然化的欲望。  相似文献   

10.
从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DSM-Ⅲ)的躯体形式障碍,到甚至更早的诊断名称为DSM-5的躯体症状障碍,这类疾病的名称一直在变化;学界对躯体化症状的分类和定义也一直存在争议.进行分类和诊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治疗.本文从躯体症状障碍相关概念的变迁及本质特点入手,分析、总结躯体症状障碍的心理行为特点及接诊和治疗原则,以期对广大临床工作者治疗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大众审美文化出现审美流失现象,认为这种审美流失的原因并非是文化产业化、市场利益化等非审美因素造成的,而是中国古典空间抒情审美文化和西方自古以来的时间叙事审美文化的冲突。中国空间审美文化重体验美感,而西方空间叙事审美文化重情节整一、矛盾冲突。近代以来时间文化对空间文化的冲击造成了传统经典文化的审美流失,要使文化景观健康向上的发展,就需提倡时空文化的转向与回归,建构时空一体的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引进西方美学一开始,就存在着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美学会冲、结合的问题,可以说,引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中西美学的会冲、结合的过程。所以,引进的时候,就有选择、评价、比较,也有融合。从184O一1949年间,大体上说,二十年代以前是对西方美学的摸索和开始吸收的时期;二十年代是较广泛地汲取并力图进行评判的时期;三十年代是引进的黄金时期,多方位地大量引进,并进行评判、比较、融和,力图重建,量虽少,但有了质的变化,即开始将马克思主义美学进行中国化的尝试。同时还应该看到,近现代中国中西美学在会冲和结合的过程中也产生了重…  相似文献   

13.
惊恐障碍作为一种精神科疾病,由于伴有明显的躯体化症状,使大多患者首诊于综合医院非精神科,极易引起该病的误诊误治,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卫生资源。针对这一情况,本期“临床决策研究”栏目中熊新英撰写的“从惊恐障碍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于惊恐障碍就诊于综合医院误诊率高的原因及高误诊率导致的后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作者认为,惊恐障碍属于精神医学范畴,但由于此病患者多突然出现躯体化症状,使患者多到综合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化:我国心理学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现代主流心理学的源头主要是西方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近代科学 ,其学科危机亦主要是由于盲目借鉴西方近代科学的人性观以及方法论所致。我国心理学要想摆脱这样的困境 ,就必须加强文化分析的方法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有价值的思想 ,开辟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即心理学的中国化之路。这样 ,我国的心理学便能在东西方两大文化的浇灌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范畴化是心理词典研究中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该文综述了这一现象的主要理论模型和相关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文章对该研究领域的各种争论及各种理论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并简要分析了范畴化现象的神经解剖学(脑结构基础及其功能)和神经生理学(事件相关电位的各种成分及其时间进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身体承载着人生物、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全部,亦是感知、行动的工具。概述了西方身体现象学研究取向的基本特点,深入分析了五种不同处境下,人对身体的不同知觉方式,剖析了患者和医生对身体知觉和理解的不同方式,阐述了西方身体现象学和身体知觉方式的研究可能对临床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呼吁医护人员要高度关注患者躯体体验的表达和意义问题,引导患者可以通过改变身体知觉叙述的策略减轻病患带来的痛苦,为医患沟通架起平等对话的桥梁,改善临床医学中的非人性化和医患沟通不良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它诞生后便很快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并影响到了世界文化的发展。随着西方的这种“后现代”观念的引入和商品社会消费主义的滋长,以及现代传媒所引发的大众文化的泛滥,在中国影视文化领域中,出现了与主流文化、正统审美维度相对照的对大众审美的游戏化追逐,使得中国电影的“游戏化”特征已成为不能无视、且渐趋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西方心理学对禅定的功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禅定是一种精神训练的方法。近年来,禅定越来越成为西方心理学中的热点课题,尤其是对禅定的功效研究。本文总结了近十年西方心理学对于禅定功效的研究成果。认为西方心理学对于禅定的功效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心理功效、生理功效,以及临床功效的检验。大量的研究表明,禅定是一种有意义的科学现象,而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宗教现象。禅定在西方心理学的未来发展中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并成为心理治疗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陈明 《美与时代》2006,(4):26-29
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对西方艺术家中精神病和自杀现象进行分析,指出西方文化中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价值指向、分析的思维方式、艺术形态等都有深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中医西传与翻译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世纪的后半叶 ,中国传统医学不但在接受西方医学的挑战之后存活了下来 ,甚至还获致了相当的振兴与发展。尤其近 30年来针灸引起了国际医学研究界的注意 ,不但受到西方国家的医疗体系广为采用 ,更造成了研究的风潮。最近二三十年来 ,在西方科学化的医学达到史无前列的伟绩之际 ,中国传统医学与其他多样的“另类疗法”却还能在西方各国逐渐受到欢迎 ,是一种值得探讨的现象。不过就实际而言 ,西方人对中医的兴趣仍然只是一种边缘性的社会现象 ,中医医疗在大部分国家并未能获得国家或私人保险的给付 ,至于中医教育的施行 ,也仍以非大学级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