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岳宗伟 《学海》2005,(5):202-204
学术史研究,过去基本上是沿循"因书求学"(章学诚<校雠通义·互著>)和"因人求学"两条路径.从刘歆<七略>到章学诚<校雠通义>,属于前者,侧重于从文献的传衍揭示学术的脉络,也可以说是文献学的进路;从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到黄宗羲<明儒学案>到如今大大小小的学术史、思想史、文化史的著作,如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之类属于后者,重视个案研究,强调学术在学人之间的传承,基本上是列传式、学案体的模式(当然又可细分为史学和哲学两条路向).而我们目前所耳濡目染、俯拾皆是的,就是这种列传式、学案体的学术史著作.  相似文献   

2.
陈胜与秦代的官爵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胜与秦代的官爵秩于敬民丛鲁江一陈胜起义前的身份,汉代有如下几种说法:司马迁一方面认为陈胜是“戍卒”(《史记·始皇本纪》、《李斯列传》),又称陈胜为“匹夫”(《史记·儒林列传》)。徐乐称陈胜为“布衣穷处之士”(《史记·主父偃列传》)。贾谊说“陈涉,瓮...  相似文献   

3.
《韩非子》,古题韩非撰。韩非是战国末期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是先秦法家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现存古籍中,记载有韩非生平事迹的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秦始皇本纪》、《韩世家》、《六国表》、《战国策·秦策》、《论衡·祸虚篇》、《论衡·案书篇》。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谓:“韩非者,韩(战国时诸侯国名,位于今河南中、西部和山西东南部)之诸公子也。喜刑(通形)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善蒋书,“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有人传其书到秦国,秦始皇很欣赏韩非的书,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与韩非都曾是荀子的学生,李斯  相似文献   

4.
我国史学家大都承认,《管子》一书,并不是管仲所作,而是我国战国以迄秦、汉以来的一部诸子集成。据张守节《史记·正义》引刘向、刘歆父子所著的《七略》说:“《管子》十八篇,在法家”;而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却把它列入道家,共八十六篇;现在通行本《管子》卷首的刘向《校录序》说,他校雠了关于《管子》的书有五百六十四篇之多,除去重复的四百八十四篇,定为八十六篇(数目并不相符)。《校录序》的说法虽然和《汉志》的篇数相  相似文献   

5.
总论交融与会通:哲学研究的创新趋向———“全国首届哲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述要(解丽霞·1·60)由“学习”到“养成”———评新编教材《哲学素质培养》(曹鹏飞·1·70)论证与解释———关于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杨国荣·5·3)寻求哲学繁荣之路———《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简介(饶涛·7·71)探索哲学教育的新路子———武汉大学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本科教学的探索(郝长墀郭齐勇·11·70)“通力合作、锐意进取”———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成立暨哲学学术创新研讨会综述(朱慧玲·12·57)政治哲学从政治正义到社会和谐———以罗尔斯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6.
研究《管子》古代版本,不可忽略书前刘向所写的《管子叙录》。《叙录》乃刘向给汉成帝所上奏书,写道:“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大臣向言:所校雠中管子书三百八十九篇,太中大夫卜圭书二十七篇,臣富参书四十一篇,射声校尉立书十一篇,太史书九十六篇,凡中、外书五百六十四,以校除复重四百八十四篇,定著八十六篇,杀青而书可缮写也。……”(按:其下概述《史记·管晏列传》中的管仲传,不再引。)  相似文献   

7.
《汉书·地理志》对齐的地理范围有明确记述:“齐地,虚、危之分野也,东有甾川、东莱、琅邪、高密、胶东,南有泰山、城阳,北有千乘、清河以南,勃海之高乐、高城、重、信阳,西有济南、平原,皆齐分也。”包括今山东莒南、平邑、泰山以北以东整个山东半岛及河北西南边侧地带,大体是先秦齐国的统治领域。尽管汉代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户异政,人殊服”(《汉书·王吉传》、《风俗通义·序言》)的流行谚语,在齐这块方圆千余里的地盘内,从饮食起居到婚丧嫁娶等具体方面,风俗习惯不会整齐划一,但与其  相似文献   

8.
<正> 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下引《论语》只注篇名)一语,因不同的句读而有不同的解释,成为古今一大疑案。概括起来,对这句话的句读和理解,主要有四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与“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史记·滑稽列传》所载西门豹之言,《商君列传》作“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意思大致相同(杨伯峻:《论语译注》)。具体解释为:对于老百姓只可以使他们顺从,却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著《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指出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可惜语焉不详。直至今日,学界对这一线索仍莫明究竟。对此,笔者曾做过一番探赜索隐的工作,现将基本思路整理成文,以就教于专家。  相似文献   

10.
任重 《管子学刊》2003,(2):89-90
《国策·秦三》与《史记·范睢列传》都记述了范睢入秦游说昭王一事:范睢冒着极大风险,对昭王力陈秦廷中“四贵”专权乱政的事实,分析其危害性,使昭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痛下决心铲除了“四贵”集团,改用范睢为相,最终成就了帝业。  相似文献   

11.
“连”的词性归属问题语法学界尚没有统一的意见。大体上说有两种看法:一、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张志公主编的《汉语知识》、北大中文系编的《现代汉语虚词例释》、王自强编著的《虚词用法小词典》等主张“连”属于介词。二、张静在《论汉语副词的范围》一文则把“连”划归连词。我们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有值得商榷(?)地方。“连”究竟是不是介词?回答是否定的。我们基本上同意玛丽·克劳德·帕里斯  相似文献   

12.
钱穆学术思想史方法论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穆(1895年~1990年),现代史学家、思想史家、教育家。他建立了以通史、思想史、文化史为主干的庞大史学体系,尤其是学术思想史在其史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仅从学术思想史方法论角度来租论一下先生对学术思想史研究所做的贡献。一、不争门户与学有宗主的统一章学诚在论及《浙东学术》时曾有一句名言:“学者不可无宗主,而必不可争门户。”(《文史通义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9页)这句话可以用来概括钱先生一生治学精神。所谓“必不可有门户”,就是不争门户,为学贵在求通。所谓“学者不可无宗主”,是指学问…  相似文献   

13.
总  论“2 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苑秀丽·2·32 )关于哲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彭富春·5·4 )哲学是一门通学———叶秀山教授哲学治学答问录 (余治平·7·3)全球化时代价值交往的合理路向———评韩璞庚等著《全球化与价值冲突》(焦文峰·11·31)“对话”与哲学的沟通———哲学随笔 (王树人·11·34)伊斯坦布尔的盛会———第 2 1届世界哲学大会侧记 (景 崇·11·36 )世界哲学大会简介 (沈亚生等·11·4 2 )融会三大哲学资源 ,创建当代中国哲学———全球化语境中的文明冲突与哲学对话 :中哲、西哲、马哲专家论坛综述 (…  相似文献   

14.
管仲不仅在政治上、经济上卓有建树,而且在军事上运用权谋也最为成功,“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史记·管晏列传》)他之所以能够辅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在军事上审时度势,率先重视权谋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史记·管晏列传》  相似文献   

15.
普遍伦理学的出发点:自由个体还是关系角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①见朱熹集注本《孟子·万章章句上》。 ①《圣经·马太福音》10:35-37。 ②《圣经·马太福音》22:37-40 ①《论语·子路》,朱熹《论语集注》卷七 ②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80年修订本,第一册,第132页 ③有学者认为,“如果从深度伦理学上来看,……孔子的直德亦有其根据。”也就是说,有一种深度伦理学,从这种深度伦理学出发,不管父子干什么罪恶勾当,他们互隐都是合理的。(参见《也谈“子为父隐”与孟子论舜》,载《哲学研究》2002年第10期。)普遍伦理学的出发点:自由个体还是关系角色?@黄裕生$中国社…  相似文献   

16.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民族英雄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中一句千古绝唱。它成为后人忠于祖国、取义成仁、视死如归的座右铭。据《宋史·列传第二十七·文天祥》记载,文天祥被俘后,当面对元世祖忽必烈有“求才南官”之意时,也并非没有出现过“生还”机会和产生过“求生”的想法,只不过他的想法因与其他南宋降元官吏的想法不同,而不能得到当时投降派的支持才最终没能实现罢了。请看下面这段《宋史》中的记载:  相似文献   

17.
冠子其人 ,《汉书·艺文志》注云 :“楚人 ,居深山 ,以为冠。”应劭《风俗通义》佚文 :“冠氏 ,楚贤人 ,以为冠 ,因氏焉。冠子著书”① 。《隋书·经籍志》曰 :“楚之隐人。”可见 ,冠子应是战国时代楚国的一位隐士。《冠子》一书 ,历来是很少人接触的一部子书。唐柳宗元作《辩冠子》一文 ,认为此书“尽鄙浅言也 ,吾意好事者伪为其书。”后世学者多认可此说 ,伪作之说似成定论 ② 。然吕思勉先生曾指出 :“此书义精文古 ,决非后世所能伪为 ,全书多道、法二家论 ,与《管子》最相似。”③1973年 ,马王堆汉墓出土大量帛书 ,有…  相似文献   

18.
文题按栏目分类编排,作者后面括号中的阿拉伯数字 为文章发表的期数、页码。热烈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一本刊编辑部(3 .2)经书典摘《古兰经》的伦理道德思想(续) ·“‘”.””.”一“.“·”一,“~怒马译(1.9)阿布都拉·优素福.阿里英译 《古兰经》导言:.“一“一…欧麦尔译(1.13)《古兰经》的雄辩玄机”·“·”一马恩信译(2.8)圣训概述一“”.”…”·~”··”…阎九步译(3.18)《天方诗经》漫话“·“·”·”·“··”…纳国昌(4 .12) 教义、教法研究礼拜常识简介补述“·”.·””·“·”一陈广元从伊斯兰教义观点看计划生育问题 “…  相似文献   

19.
新华社华沙1987年2月25日电波兰电视台今晚播映了题为《波兰的马可·波罗》的专题节目,介绍17世纪中叶在中国活动的波兰传教士米海尔·博埃姆的事迹。电视荧屏上出现了中国的荔枝、香蕉、柿子等水果的注有汉字和拉丁文的彩色图象,这是博埃姆1656年著的《中国植物志》的插图。还播映了他著的《中国词典》《中国地图》《中国医学》等的若干页的画面,包括用汉字和拉丁文注释的人体经络  相似文献   

20.
对《晏子春秋》的再认识——兼谈古书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晏子春秋》是记录春秋时期齐国名相晏婴言行的一部著作。最早记载该书的是司马迁的《史记》,他在《管晏列传》中云:“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确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史记正义》引《七略》云:“《晏子春秋》七篇,在儒家。”未著录撰书人姓名。班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称“《晏子》八篇”,仍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